软件工程师在进行一项较大型的软件项目开发前,需要从以下几点去思考软件的整体架构,正所谓“谋定而后动”,很多问题想在前面,才不至于以后遇到困难时狼狈不堪。
首先是软件的健壮性,健壮性意味着软件在各种条件下运行良好,而不出重大错误。软件的重大错误一般在内存泄漏,数组或列表下标越界,线程死锁等方面。在开发前应巧妙设计一套机制去处理内存的分配,线程的管理,以及避免数组越界方法。这些机制和技巧都来自于平时写代码时的思考。
其次是软件的可维护性,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意味着后期的更改会比较多。差的软件架构往往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千头万绪如一团乱麻。程序员以后的维护工作将会变得异常的辛苦,却“有苦劳没功劳”。在软件开发前,应该对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牢牢把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降低模块间的联系。同时熟练而巧妙的运用封装,继承,多态的三大特性进行各模块结构设计。这些原则说起来简单,用起来很难。一个软件功能,不同水平的程序员也许都可以实现,但是实现的好坏,差距很大。这尤其体现在后期的功能修改,Bug定位等方面,水平高下立判。
第三是问题的可追踪性,好的程序设计,一出Bug(不管异常退出或卡死,必现或偶然),往往能精确定位到问题的原因所在。程序员在动手写代码之前,一定要以“如果软件出错,能迅速进行问题定位”为指导思想。
牢牢把握上面的3大原则,进行软件架构的设计,一定可以写出一款优质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