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个小时前,SpaceX 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在 Twitter 上发布了一条信息:「Whoa, it worked!」,这是他首条通过「星链」太空网络发布的推文。
借助大量位于近地轨道的卫星,建立起一个足以覆盖全球的互联网服务,看似十分科幻,但这件事已经有不少大公司在尝试。
Google 的热气球项目便是其中一个,虽然它用的不是卫星而是高空气球,但原理仍然是在空中建立起一个相互连接的卫星通信网。2017 年,这个系统就曾为受到飓风袭击的美国波多黎地区提供了应急网络服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也有一个名为「虹云工程」的项目,它计划发射 156 颗卫星,在距离地面 1000 公里的轨道上组网运行,构建出一个覆盖全球的互联网络。2018 年年底,第一颗试验卫星已经成功发射升空。
相较之下,SpaceX 的「星链」(Starlink)应该算是目前进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太空互联网项目了。
据 SpaceNews 报道称,SpaceX 公司正计划在 2020 年年中,正式向美国地区的用户提供太空宽带服务。该公司的首席运营官 Gwynne Shotwell 表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SpaceX 还需要完成 6-8 次的发射任务,每次会将 60 颗宽带卫星带到近地轨道上。
这些卫星将会在不同轨道平面上运行,并互相通信组成网络,最终目标是为全球任意地区的用户提供最高 1Gbps 带宽的网速。
今年 7 月,SpaceX 已经将第一批 60 颗卫星送上了太空,按照马斯克的说法,当卫星数量达到 400 颗以后,「星链」网络就能实现「较小」的覆盖范围,而「可用」状态则需要至少 800 颗卫星。
但目前,整个「星链」项目获批的卫星数已经达到了 12000 颗,远高于预期数字。就在上周,SpaceX 再次向国际通讯联盟提交了新申请,希望为额外的 30000 颗卫星取得通信许可。
如果它们都通过了申请,意味着未来将会有超过四万颗「星链」卫星在近地轨道上运行,远超人类目前发射的所有卫星数总和。
SpaceX 预计,到 2025 年,「星链」项目建立起的太空互联网服务能够为公司带来每年约 300 亿美元的营收,对于 SpaceX 本身的火箭发射业务也有不少助益。
这些扎根于近地轨道的商业项目,也催生出新的「太空经济」。「太空制造」公司的通讯经理 Austin Jordan 就曾表示,属于太空经济的「网景时刻」很快就会到来,这家公司正计划借助太空的微重力环境生产出质量更好的「超纯氟化物(ZBLAN)」光纤产品。
然而,数量如此庞大的卫星阵列,是否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专门从事星空保护的天文学家 TylerNordgren 在今年 6 月表示,这些卫星所配备的太阳能电板会在特定的角度将光线反射回地球,从而影响正常的天文研究和天体观察,目前天文学家还不知道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尤其是像「星链」这样规模庞大的计划,会使在轨卫星的数量暴增,再加上其他公司的项目,未来地球轨道可能会被大量卫星所覆盖,难免会引发对于卫星使用空域的矛盾。
但在此之前,SpaceX 首先要回答的是「星链」项目商业化的问题。据悉,为了能让地面用户成功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SpaceX 还需要开发专门的终端设备,具体的定价也暂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