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这个庚子鼠年变得异常特殊,整整120年前,大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下了庚子赔款,没想到世道轮回,中华民族再次面对严重天灾。
这次的疫情,让我想起一部13年前的好莱坞电影,片名叫做《我是传奇》,是威尔·史密斯的代表作品,2007年上映时引发的轰动效应,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
与传统意义上的末世丧尸片相比,《我是传奇》是一部非典型性灾难科幻片,没有大规模的丧尸追逐人类场面,没有血腥的丧尸咬死人镜头,有的只是威尔·史密斯扮演的奈维尔上校跟他的狗,每天游走在空无一人的曼哈顿街头。
故事的起因是人类研制出了对抗癌症的新型药物,可没想到这种新药使人体产生变异,人们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丧尸,而且具有超强的传染性。这次的新冠病毒是靠飞沫和接触传播,而电影里的病毒是真正的在空气中传播。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就是奈维尔正准备带他的妻女离开纽约,上一秒他还跟妻子在车内争论,结果下一秒车窗外一名感染病毒的丧尸被撞死在车前。这种好莱坞商业片管用的伎俩虽然不太新鲜,但我在看的时候还是心里一紧,就是那种明知导演在故意制造惊吓气氛,但还是不自觉的会被吓一个激灵的麻酥感。
就这样不到2天的时间,整个纽约就被攻陷,奈维尔在看着妻女即将坐直升机逃离这座城市的最后一刻,驾驶员被病毒感染,直升机跌落水中,他眼里的那种恐慌和悲痛,看着实在让人心疼。
之后就是他和自己的爱犬,每天流浪在空空如也的纽约城,他开着跑车疾驰在长满荒草的第5大道上,在搁浅的废弃航空母舰上打高尔夫,奈维尔弄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没有被感染,但作为一个病原体研究学者,他知道自己的血液里有抗病毒血清。
于是他尽可能的在白天捕获一些丧尸,带回到自己的家里进行研究,希望能靠一己之力战胜这种病毒。自由的活动只可能在白天,因为到了晚上,害怕阳光的丧尸们就会全体出动,在已经满目疮痍的城市里继续搜寻幸存的人类,以便他们蚕食。
影片的名字叫“我是传奇”,但实际上整个主题应该叫“一个人的城市”,不管是叙事风格,拍摄手法,还是人物刻画,电影无时无刻都在向我们传达着面对传染疫情时,表面的病毒好灭,但内心的孤独和恐慌情绪难处。
这部影片的整体叙事风格,非常像一部主人公的回忆录,虽然电影全篇都是奈维尔上校的独角戏,但整体节奏并不缓慢,间或出现的闪回,把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的很清楚。
影片一开头是奈维尔在杂草丛生的街头追逐一群梅花鹿,出现在镜头中的,是一座破败的纽约城,飞驰的跑车和荒凉的都市建筑,形成一种快慢交替的对比,烘托出一种末世氛围,并制造了足够的悬念。
当我们还在为奈维尔为什么要拼命追逐一群梅花鹿的原因冥思苦想的时候,导演紧接着给我们抛出第二个悬念:奈维尔正在犹豫要不要从狮子口中夺下梅花鹿时,他的手表突然响了起来,他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夕阳西下的余晖,然后转身走了。
开场短短的7分多钟,导演就用足够的悬念调动起观众的胃口。不管影片能达到多高的艺术成就,不管反映了多么深刻的主题,我始终认为一部好电影就是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观众带进影片的情节,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是传奇》的导演,他可以得满分。
片中有大量奈维尔的独角戏,他做晚餐,看电视,给狗洗澡,这个时候,影片的节奏是舒缓的,在开场经历了飙车和与狮子对峙的紧张后,观众们需要把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这样故事才好娓娓道来,这样的安排,显示出导演对影片节奏成熟的掌控,观众们的观影体验也很舒服。
悬念已经给出,影片的主要人物也全部登场(其实也就是男主角1个人),接下来观众们需要知道到底纽约城发生了什么,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如果用平铺直叙的方式,从头开始交代纽约城为什么会变成如此荒芜的模样,那会显得太笨拙,也太干涩。于是导演用几段恰到好处的闪回,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的清清楚楚,这种叙事手法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但想要用好,则不是件容易事。
《我是传奇》的导演不但善于运用各种叙事手法来丰富影片的内容,还很擅长埋各种伏笔,奈维尔设下陷阱抓获的那名女丧尸,就是导演埋下的最大伏笔。她是推动全片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观众在一开始不明白为什么丧尸首领疯狂的想要置奈维尔于死地。
影片的最后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名女丧尸,是丧尸首领的爱人,她不仅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还突出了影片想要传达的爱的主题。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人类世界最美好的爱,要用丧尸首领和女丧尸去展现,这就是导演的另类之处。
影片中对场景的选择,远景和特写的运用,以及环境对人物心理和情绪的衬托,都展现的相当到位。看得出导演对类型片有着高超的驾驭能力,同时对灾难过后人们的心理重建,也有着深入的研究。
一开场的几个大远景和长镜头,很好的营造了纽约城的末日氛围,空无一人的街道,荒草丛生的马路,我们明知道这都是特效,但那真实的画面感,尤其是灰暗的色调,让人们觉得好像纽约真的发生了一场浩劫。
主人公奈维尔孤独的游走在纽约的街头,背景是他用无线电广播向全世界发送的告知。我们听着那些幸存者声明的句子,看着奈维尔的身影,强烈的落寞和无助涌上心头,这种拍摄手法显得异常高级。
全片的第一个高潮,来自奈维尔的狗为了追逐梅花鹿,误入丧尸的老巢,奈维尔只能硬着头皮闯进黑漆漆的大楼。随着他急促的呼吸,黑暗深处梅花鹿的哀嚎声,观众们的心全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黑暗的环境,紧张的气氛,紧绷的神经,都为那随时出现的千钧一发做足了铺垫。当奈维尔纵身跳出窗外,我们像经历了一场洗礼,仿佛逃出生天的不是片中的主角,而是我们自己。
片中有一幕场景,是奈维尔早上起床后的日常,当看到他在坚持锻炼身体时露出的那一身健硕的肌肉,我脑子里突然产生出一个问题:如果全世界真的经历一场传染病浩劫,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死去,剩下的幸存者里,怎样的人能继续生活下去。
我觉得首先他们要有超强的自律精神,突如其来的意外无法打破他们的生活规律,其次要有一定的艺术修为,能用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填充精神的空虚,最后还要有一些幽默感,就像奈维尔在音像店跟塑料人形模特自言自语一样,像是身边还有其他人。
导演对奈维尔的刻画层次感十足,威尔·史密斯的表演更是细腻而饱满,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市只剩下自己一个幸存者,我们在奈维尔身上没有看到太多的孤独与无助,而是在一点一滴中感受到一个病理研究学者给我们传递出的强大力量,这种力量充满着现实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人看到生存的希望。
这样一个经历了妻女葬身在自己面前,整个城市的人在瞬间全部死去,只剩自己一人的幸存者,该如何展现。如果一味强调悲伤和孤寂,那未免太过俗套,威尔·史密斯用一点点活泼俏皮,消解这个人物身上的悲情色彩。
在音像店跟人形塑料模特的自我表演,透过威尔·史密斯会心一笑的小幽默,我们感觉到的是一丝丝酸楚,他的身边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但他相信这世上一定还有没被病毒感染的人活着,他只能用自我表演这种方式,保留着心中的那一点希望。
整部影片中威尔·史密斯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表演,要数他的狗被丧尸狗咬伤后被感染,他不得不亲手掐死爱犬的那场戏。
他的狗每天与自己朝夕相处,在所有人都离自己而去时对他不离不弃,在面对丧尸狗进攻时奋勇上前与之搏杀,他的狗是这场毁灭性疫情爆发后自己身边仅剩的伙伴,亲手掐死自己的伙伴,这种濒临崩溃的悲痛,成了压垮奈维尔心理防线的最后一颗稻草。
爱犬死之前,威尔·史密斯始终是收着演,毕竟导演是想通过奈维尔这个人物向观众表达浩劫幸存者的坚韧、乐观和理智,但是亲手掐死爱犬后,奈维尔的心态已经彻底崩溃,于是他自杀式的要找丧尸报仇,再之后就有了那段在港口与丧尸群的大决战。
影片在最后选择了双结局,一个是奈维尔选择牺牲自己,把可以治愈病毒的血清交给小姑娘,小姑娘带着血清来到安全区,人类最终战胜了疫情。这个结局符合大部分观众的心理预期,属于常规操作,导演要用这个结局来迎合市场。
另一个是奈维尔最终选择将女丧尸还给丧尸首领,丧尸首领没有选择杀死奈维尔,人类和丧尸达成了和解,这个结局象征着人类最终没有战胜疫情,但找到了与因感染而变异成丧尸的非人类物种之间的平衡。我相信第二个结局才是导演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但是太另类,注定不会被市场所认可。
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是传奇》更像是一部预言电影,一切的灾难终将过去,可灾后的恢复,尤其是民众恐慌心理的消除,或许将会是一件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奈维尔上校身上学习怎么面对自己,面对生活,让病毒被消灭的时刻,也能把我们的心魔一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