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教师减负提出四方面共20条务实举措,今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为什么要减负、怎么来减负、重点减哪些负以及由谁来减负”进行了详细解读。
当前,由于一些历史的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额外工作负担过重,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多、频率高,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活动交叉重复、布置随意。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落实安全稳定、扫黑除恶、创优评先等工作时,经常向学校和教师摊派任务,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占用教师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
中国教育科学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 张布和:专门在东中西部9省18市区实地调研,对28个省份的250个县市、1430所学校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研,经过多次研讨、多轮修改、多方面征求意见才形成了今天的《若干意见》。
重点清理四类事项中与教育无关内容
《意见》既是积极回应基层一线教师热切期盼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教育事业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意见》要求,将重点聚焦、严格清理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相关报表填写工作、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等四类事项中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
督查检查考核至少减半 报表填写大幅压缩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四项重点要减的事务,此次《意见》中都有具体要求,其中,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明确将至少减少50%,各类报表填写工作也将会大幅压缩。
在精简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上,《意见》明确,除教育部门外,其他部门不得自行设置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确实需要开展的,要与教育部门协商按程序报批后才能实施。
在评价上,坚决克服重留痕轻实绩的形式主义做法。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任友群:不得以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程序)等上传工作场景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来代替实绩工作评价,不能工作刚安排就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将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对清理后保留的事项将实行清单管理制度。
在各类报表填写规范精简上,将统筹安排各类报表填写工作,避免教师重复报数据、多头填表格,并将提升数据采集信息化水平,健全各类教育信息数据库,努力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让信息多跑路、教师少跑腿。此外,还将规范教育统计和调研工作。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任友群:除国家统计局外,其他部门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统计工作须向同级政府统计机构报批备案;针对中小学教师开展的调研活动,须经教育部门同意并部署。
避免不必要外部活动 干扰正常教学
此次《意见》中,还对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两项事宜进行了明确规定,避免不必要的外部活动造成中小学教师负担,干扰正常教育教学。
《意见》对社会事务的统筹规范做出了明确规定,要减少社会事务进校园,将主要从扶贫任务、重大专项任务、对城市创优评先任务、街道社区事务、教育宣传活动、强制摊派无关事务等六大类入手。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任友群:比如说是我们已经有了类似的内容了,那你去重复地叠加的那是不行的,有的是一个区域的一个全面的工作,但是动不动就让我们的老师要停课、学生要停课,要去走出校门去参与,这个也是不妥当的。
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原则不超半年
《意见》要求,还要减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将严格规范借用行为,明确规定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等工作中存在着形式主义问题,有些培训走形式、走过场,内容脱离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浪费了教师大量时间。此次意见明确了除人社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的培训之外,其他的要认真研判,合理取消,同类合并,不得拉教师拼凑充数,把无关培训摊派给教师。另外,对培训要优化内容,培训考核方面,注重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个维度观测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一张卷子考所有人。
压实责任 督导减负出实效
教师减负工作涉及多部门多领域,《意见》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履行责任,并要求列出具体减负清单,确保减负工作落地见效。
《意见》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把审批和报备关口。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要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之中。对于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督导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任友群:省委省政府要把这个责担起来,因为最后一个省内的减负的清单是由省委省政府来定的,我觉得就是长牙齿了等于说是。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再来进行一定的督察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