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碎片化时代,如何克服学习焦虑,我总结出五个关键词来帮你

今天的话题我们先从一个词说起:“学习焦虑”。

“学习焦虑”每个人都有,但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它在不断地加深,在飞速的进化。这话怎么讲?

你看,我上中学那会儿也有学习焦虑,无非是怕这次考试没考好,将来大学考不取,我学到的这坨知识将来能换多少钱,又能够找到一个什么好工作。

所以,这个焦虑的本质是“谋生”,它跟过去那些穷人家把孩子送到铁匠铺去当学徒是一样一样的,是很低级的焦虑。

而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焦虑。我们这一代人如何学习?

04.jpg

所以下面我才谈今天我重点想谈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在这个碎片化、终身化、跨界化学习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学习?

我给大家五个建议,也就是五个关键词。


人格

第一个关键词是人格。

这牵扯到对知识的理解,我们过去往往以为阅读就约等于学习,其实不是,阅读是跟书学,但是我的体会是跟人学效率更高。

知识是啥?知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网络,它真实的存在场景是牛人的大脑里面,翻江倒海不断在迭代。

那为什么过去我们认为读书就是学习呢?没办法,人类在那个时代是印刷文化时代,想保存和传递知识,书本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学习工具。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机会重新回到人格这个学习对象。

就像现在网上,你会发现音频节目比读他写出来的书,就是多了一些人格特质,视频节目就又多了一些人格特质,如果能够亲身接触,那自然就更好。

06.jpg

就像我自己,我总有一些我佩服的读书人,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问他们,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漂亮的文章值得推荐?关于这个大家都在讨论的问题你有什么意见?拼命问这些人。


为啥?

因为这样学习的效率更高。牛人就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已经被他们像买菜一样买回来洗干净切好,已经搭配和融合好,跟他们学,当然更省时间。

和牛人在一起,这是最好的减轻知识的总体负担的方案。


概念

第二个关键词我称之为概念,就是通过不断地搜集新概念来高效地学习。

在这方面我特别佩服李笑来老师,他曾经也讲过,他在上初中的时候他妈就告诉他,每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教科书发下来,自己先预习,主要就是掌握那些关键概念,然后到了课堂上听课做作业就轻松的一塌糊涂。

比如说高中《物理》第一册,说白了不就是那些概念——什么是力?什么是运动?什么是牛顿的三大定律?什么是万有引力定律?什么是做功?什么是动能?

07.jpg

就这些东西,然后纲举目张,任何知识的碎片随便抓进来都能够安放到概念上,为什么有这个原理?

因为我们人类是一个超级模式化的动物,世界本身非常复杂,它怎么能变成知识呢?就是沉淀为一个一个的概念。


因为概念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为啥?

因为知识太多了,你拿进来你往哪放呢?如果摊成一地,那都是脏东西。

什么叫脏啊?它不是说这个东西天然就脏,是放错位置才脏,米饭它搁在饭盒里,那是干净的,搁在衣服上,它就是脏。

那怎么样让知识显得不脏?就是一定要有这个概念作为基础框架,所以在了解一门新学科的时候,先去了解概念就变得特别重要。

所以掌握知识本质上就是掌握概念。

08.jpg

缝合

第三个关键词,我称之为叫缝合,拿针缝一针把它合起来。

很多人都在感慨,说我读了这么多书,那些字就像流水一样从我脑子里飘过,读完之后,书一合上,啥也没记住,咋办?

你缺的就是这两个字——缝合。

因为知识是自己的事,是从自己的内心向外界盛开的一朵花,它一定是由内而外长大。外在的知识从你眼前飘过,那不是你的,你必须缝一针才是你的。


那怎么缝合?

很简单,表达一次。

比如说我,我现在学知识,然后做节目表达出来,然后它就是我的。

那你可能会说我没有做脱口秀的能力,没关系,表达分很多种层次,比如说写一个读书笔记,它就是表达。

你说那太累,没关系,读书笔记可能就是一句,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习惯。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收藏,但这个收藏没有用,过了几天,你全忘了,你连收藏过它你都忘了。

这个时候应该干什么?就写一句话。看完之后说,这个知识我觉得哪儿很有趣,这就叫缝合,这就叫读书笔记,这就和你原来的知识体系长在一起了。

这个知识即使将来你全部忘了,没关系,你知道哪儿有,将来可以去查。

09.jpg

所以爱因斯坦讲过一句话;

什么是教育啊?就是把在学校里学到的所有东西全部忘光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叫教育。

这就是我讲的“缝合”这一针,那是你自己的东西。

现在资讯和互联网这么发达,什么东西都可以去查,但是知道什么东西在哪,这才是你自己的知识。


碎片

那第四个关键词,我认为是碎片。

这个争议就比较大,很多人都反对,说学习就应该体系化、系统化的学,你碎片化学习,最后一地鸡毛,什么也学不着,也搭建不起巍峨的知识大厦。

说这种话的人通常只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压根儿就不学习,他们不知道学习的真实场景和体验;

还有一种人就是知识特定领域的既得利益者。

比如说一个老教授,他开了一个学期的课,当然希望这个班的学生每堂课都点名报到,他写了一本书,当然希望读者从第一个字背到最后一个字,老夫这一身的本事才能完整地传授给你。


我不是说系统化学习不好,而是它不现实。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时间都在被剧烈的碎片化,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大堆碎片时间怎么办?不用于学习,难道用于打游戏才对吗?

所以,碎片化时间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练成一个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我们必须这样做。

上个世纪,营销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消费者他并不需要一台钻孔机,他只是需要墙上有几个孔。如果学习的结果就是碎片化,那碎片化学习有什么问题?

美国的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富兰克林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

我一生的知识积累的来源就是这样的,我在查找一方面资料的同时,意外地看到了另外的资料,这就是我的学习。

11.jpg

你看,这不就是碎片化的学习吗?

目标

第五点就更重要了,这一点弄通了,前面四点你才能融会贯通,这一点我称之为叫目标。

我活了接近二十二年多年,我现在观察人间就有两种人;

第一种人他的世界里是三个词,叫立场、感受和意见,

第二种人他的世界里也是三个词,叫目标、方法和行动。

我在头条上面写文章,其实就为完成一件事,把我的思维方式从第一种,就是立场、感受和意见切换到第二种,就是目标、方法和行动。


为什么?

这也跟学习有关。因为立场、意见和感受,我可以装一脑子,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价值观在我脑子里它是打架的,我不知道哪个对哪个错,一会儿觉得这个对,一会儿觉得那个对。

可是一旦切换到第二种人生,只有目标、方法和行动的时候,一切就被整合起来了,这就是我要在头条写作的根本原因。


总结

总结一下刚才我讲的。

我们这一代人有知识焦虑,怎么办?我总结出五个关键词。

第一,跟着人学,而不是跟着书本学,先降低我们的知识负担,它帮助我们筛选和归纳;

第二,概念,通过掌握一个一个的新概念,搭建起我们的知识框架,再进来新的信息,我们知道把它放在哪儿;

第三,缝合,信息走来过去,我们不见得都记得住,只有我们通过表达一次,无论是像我这样转述,还是写一则极其简短的读书笔记,在自己的生命和知识树当中把它缝合进来,即使这些信息将来我们忘光了,我们也知道到哪里去找它;

第四,碎片,这是我们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个时代几乎唯一的法门。

当然最重要的是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不断往前拱,我们才能把知识落实为我们行动的成果。

这就是我学习的基本方法。


0
0
0
0

来自【】

相关资讯

  1. 1、美国户外用品9月销售平淡鞋类市场未好转4725
  2. 2、亚马逊Macie:帮助企业保护云端敏感数据4853
  3. 3、马云资本棋局:借银泰对撼万达4119
  4. 4、淘宝社区新增发布标准:禁止宣扬邪教迷信1066
  5. 5、中百集团股权争夺战升级永辉成二股东4795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