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检 机器人 、装配机器人、打磨机器人……在广东不少企业的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标配,无人车间的监控和管理,是不少先进制造企业的日常。做到这些,广东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
从2015年开始大规模推动“机器换人”以来,广东迅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和中国机器人企业数量最多的制造业基地,广东工业机器人需求量2017年和2018年分别为3.08和4.5万台,平均增速26%,产量平均增速17%。
广东服务机器人迅速崛起,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占29.5%,培育了大疆、优必选、极飞等优秀企业。特种机器人在全国72家较有代表的企业中,20家来自广东,主要集中地深圳被誉为“安防之都”,巡逻巡检机器人发展势头强劲,领跑全国。
但正在召开的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第一财经记者获得的民建广东省委会提交的《关于推动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提案》指出,广东机器人产业也存在不少问题。
提案指出的问题包括: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应用人才供应不足,行业标准有待规范,专业展示平台缺乏,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
“去年我们去欧洲做了一次考察,总体感觉是我们的机器人在核心技术方面与他们还有不少距离。”广东某制造企业一位高层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针对目前广东机器人产业存在的以上问题,上述提案建议,广东在企业集群发展方面,要引导同一细分领域或新业态企业集聚发展。制定十四五规划时着力布局大的产业方向,大力推进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打造产学贸一体化的产业基地。布局工业、服务和特种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形成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生态体系,促进产业链集聚和联动发展。
与此同时,要利用大湾区各城市的资源和优势,支持机器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高度关注有发展前景的机器人中小企业,帮助细分领域有相当影响力的企业成长为龙头企业,引导和培育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生产的企业成长为行业的独角兽。
但光有这些还不够。提案还建议,广东还需要在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人才建设、金融支持、标准体系建设、重大平台建设等多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在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方面,提案建议,广东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重点提升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减速器等产业共性技术和解决瓶颈问题,同时要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建设研究院、研究中心等,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我觉得这个提案很好。”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广东机器人产业的整体水平在领先全国,但如果要做到像美国那样的水平,还有差距。但这几年,广东在机器人研发上的投入是比较多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以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都非常注重机器人产业。以广东现有的技术基础,未来可以快速缩小与国际先进的距离。
林江认为,广东应该进一步发挥对外开放的优势,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优势,加强与国际合作,从高标准、从国际一流的水平来构建机器人产业。
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正如火如荼,形成了从机器人上游关键技术、零部件研发、中游整机生产到下游系统应用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发展势头迅猛。
大湾区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最主要的市场,香港、澳门凭借其国际化和基础研究优势,有望为广东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技术、资金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撑。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在2020年,大湾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占全国人工智能整体产业规模的比重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