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如何补齐人才缺口

让记者没想到的是,一个研究高性能计算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竟然在一场职业教育论坛上“诉起了苦”。

“现在都在说互联网行业进入‘下半场’,主题变成了产业互联网。可是,能为传统行业赋能的‘码农’在哪里?谁培养?怎么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凝晖的思考,由一次院地合作引发。在那次合作中,他的研究团队试着对某地的拖拉机进行智能化改造,派了一堆博士去实地考察、写代码。“可传统行业薪资对这些博士并不具有吸引力,这种工作模式难以普及。”孙凝晖期待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能下沉到技能型人才培养里,“有这样的支撑,我们的产业互联网才靠谱”。

和孙凝晖有着同样焦虑的,还有中科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

“今天,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设计得出来、制造不出来的例子屡见不鲜,制造工艺核心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生产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在黄维看来,除了要为传统行业赋能,颠覆性成果制造人才也正面临巨大缺口,“技能人才能力水平和操作规范与颠覆性产品研制要求不匹配,技能人才结构老龄化,智能化产品生产高技术人才急缺。”

两位院士的焦虑,折射的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职业教育如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要朝着哪些人才缺口发力?解决哪些短板问题?在近日召开的中国职业教育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上,这些话题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焦点。

 报欠账:到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近3000万

缺的,不只是懂人工智能、能制造出尖端产品的技能人才。

近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显示,车工、焊工、机械设备安装工、汽车生产线操作工等制造业相关的技术类工种占据近三分之一榜单。而此前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则预测,2020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短缺将超过1900万,在2025年这个数字将近3000万。

“这不只是总量的缺口,还是结构性的缺口。”论坛上,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会长鲁昕指出,在关键技术领域仍然存在着许多“卡脖子”的问题:“目前我国急需四类人员:高端研究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转化成果行业应用人才、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性人才,而职业教育就承担了后两种人才的培养,占整个高等教育结构的70%。”

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院长王茤祥特别同意黄维对当前人才结构的判断:“你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有专业知识就够了,但要做到应用,实际上是需要多学科、多种知识的。现在的研究型大学很难把这类人才培养出来,职业教育应该在这些方面有所注重和加强。”

“过去我们产业结构升级往往聚焦于产业自身,而对人力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重视不够,所以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缺乏、技术缺乏问题比较突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一鸣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但同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同世界工业强国相比,我国产业基础能力依然薄弱,产业工人整体素质、技术、技能水平不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高质量发展对产业升级提出了由结构标准转向效率标准、由技术升级转向系统升级、由产业思维转向体系思维的新要求,因此职业教育要把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地衔接起来,真正建设教育、人才、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现代制造体系。”

 理家底:缺教学内容革新、缺双师型教师、缺职教科研人才

补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欠账,职业教育还存在哪些短板?

重新定位职业教育,树立、落实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理念,成为与会学者的共识。

论坛上,鲁昕梳理了7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五大重要经验,排在首位的就是“与国家发展阶段相契合”:“从1949年到1991年,我国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我们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依托国有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建立了技术和工程教育体系,很多本科院校、高职都是当年的老中专升格来的。此后,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方向明确,改革举措不断深化,我们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承接和建立了大量职业技术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培养能力。但到了今天,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引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我们必须重新定位职业教育,要契合国家发展阶段、要培养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技术人才。”

具体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内部,不少专家指出,目前职业教育教学存在滞后性问题日益突出。

“需要的人才我们供给不足,传统的职业技术人才供给又过剩。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常常照搬普通学校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脱离产业发展需要,这些问题都是职业教育发展路上的阻碍。”王一鸣说。

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看来,双师型教师供给也是一个严峻问题。

“全国现共有37所高校开设了本科阶段的职业技术师范专业,有49所高校招收硕士层次的职教师范生,这些加起来每年毕业生实际上不到两万人。部分职业技术师范专业被边缘化,甚至被减招、被停办等,亟待加强引导、加强支持、加强建设。”任友群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中职双师型教师目前有26.4万人,实际上只占中职所有教师的31.5%;高职双师型教师19.1万人,占高职所有教师39.7%。“如果这个不解决好会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教职改革良性运行的阻碍。”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扬南表示,职业教育供给能力不足,还体现在当下职业教育科研力量的匮乏上:“全国25个省市的统计数据显示,专门负责职业教育的科研人员仅有350人左右,在队伍建设上普遍存在着人员编制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提建议:踩着新技术节奏,培养新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要从生产力全要素维度定位。”鲁昕如此强调。

“我们在办学体制上部门联动乏力,在办学机制上市场活力不足,在办学主体上行业参与也不够,这些都是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还没有从教育内部认识到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而不是层次教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要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核心任务就是建设一个由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技术应用型本科构成的内部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目的就是要使职业教育从一种看似是低档次的教育,转换为对经济社会和各方面发展有调动功能的教育、一种有着广泛需求基础的教育。”

在这样的共识下,专家们纷纷建议,要踩着新技术节奏,培养新技术人才。

黄维建议,未来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该跟颠覆性技术发展紧密结合:“职业教育必须往高端攀升,而不是锢在传统产业里面做人才培养。现在产业体系变化非常快,如果不踩着现在技术的节奏培养人才,你培养人才再好出来也未必会有使用的市场。”

“怎样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职业教育要通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来改造教学内容,把产业的先进技术、优秀文化、发展需求融入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推进专业调整和学科建设,使专业教学对接产业发展的需要。”王一鸣建议,职业教育在专业体系建设方面要注意专业群结构的逻辑性和对接产业的吻合度,“要紧扣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与行业标杆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技术技能的传承和创新为纽带来推进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对接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从而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和专业设置,更好地服务国家制造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智能制造如何补齐人才缺口_设计制作_制造/封装
2
68
0
36

相关资讯

  1. 1、soul中怎么样可以连麦聊天?soul中连麦聊天的方法2536
  2. 2、更新完驱动总裁系统坏了怎么办?1283
  3. 3、中国工商银行app怎么设置指纹登陆?中国工商银行app设置指纹登陆的方法4376
  4. 4、Win7旗舰版宽带连接错误769怎么解决?857
  5. 5、优酷热键怎么修改?优酷电脑版热键修改教程4794
  6. 6、Win10如何卸载已安装补丁?Win10卸载已安装补丁的方法227
  7. 7、Win11更新错误代码0xc0000005怎么解决?683
  8. 8、Win7系统摄像头打不开是怎么回事?Win7系统摄像头打不开解决办法3884
  9. 9、为什么驱动总裁安装完驱动没反应?4719
  10. 10、光影魔术手怎么制作背景虚化效果图?制作背景虚化效果图的操作步骤3726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