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投资自成立起,经过十年的发展,探索出了一个“三位一体”模式即“一个基金+一个产业+一个园区”的投资运营模式。并结合光电产业的发展,海林投资于2011年发起中国光电与创新科技产业基金,该基金是国内最大的专注于泛半导体与创新领域的产业基金。主要投资于光电产业、创新科技产业、能源产业、资源产业、环保产业、商业投资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
北京海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兼总裁尹佳音介绍:“目前中国光电与创新科技产业基金已在全国范围内接连落地,以阜阳欣奕华为例,该公司孵化了两个项目:阜阳主攻OLED有机发光材料,该公司也是全国单体封闭式、产能最大的有机材料工厂;合肥公司主要发展自动化机器人项目,该项目自2013年设立,四年的时间已经完成了15亿左右的销售收入。”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光电产业直接总产值从1216亿元增长到1498亿元,产值五年间增长了23.2%。在光电产业不断向上发展的过程中,京东方、上达电子、东旭光电科技等企业逐渐被大家所熟知,而在这些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海林投资给予的帮助。
海林如何支持光电产业中的“芯屏器合”
随着近年来,物联网、中国智造业的崛起,使得硬件需求增大。而对于光电产业来说,我们需要的是芯、屏、器、合三方面的发展。“光电产业,主要是指芯、屏、器、合。芯就是半导体的芯片,屏就是TFT、OLED等屏的产业,器主要指物联网,装备制造,合就是指合在一起,主要包括电和光,光和电这样的领域”,尹佳音介绍:“前十年,屏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并落地。这是政府支持、资金支持加上资本结合的成果。但是,在材料和设备环节,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些后端。”
国内上游设备材料的发展滞后,大部分的配套服务仍靠国外厂商支持,上游设备材料不完备将制约着国内光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TFT设备为例,在TFT设备生产和研发方面,虽然大陆投入巨资开工建设了多条高世代面板线,但90%左右的固定投资资金花在了设备购买上,主要从日韩等国家进口市场设备。本土TFT设备厂商只能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后段产线上某些环节上的设备,但后段某些产线上的设备还是做不出来,而前段设备几乎处于一片空白。
整个产业链是共生互生的关系,只有每一个产业,芯、屏都发展,产业互相整合才可以在更好地促进终端应用。正因为如此,这些光电产业未来五到十年才会有很大的发展,哪一块成为短板都不行。所以,海林投资将目光投向光电产业中的上游的设备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海外并购需与国内技术整合,实现“1+1>N”收益
正如上文所述,只有芯屏器合了,才有利于光电产业链的发展。对此,海林投资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战略。一个中心就是围绕产业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一是专注,针对国内光电产业技术短板处,投资孵化器公司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第二是通过跨境并购,着重打造高端自动化装备与柔性半导体两大资产包,促进国外细分领域龙头与国内已有投资企业的有机整合,来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实现“1+1>N”的收益。
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的海外并购从来没有事小,可见半导体海外并购的难度。海林在处理海外并购时又是怎么做的呐?尹佳音表示::“第一,不要一味求大。第二,一定要跟国内企业进行整合。企业并不完全是一个商品,特别是一些世界排名靠前的企业,有大量的员工和社会责任,一方面是技术上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个企业能不能在投资方下发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海林投资一直强调资产包的模式,一定要跟国内合作,用1+1>N的这种方式去做整合。第三点,海林投资也尽量规避那些会被否掉的行业,现在我们现在集中并购的设备这些领域,目前还是备案制,有效规避了这个问题。”
光电产业如何健康地快速发展,除了资金的投入以外,光电企业还需要跟紧新技术的研发。并随着结构调整、行业融合,才能带动一批光电产业领域和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