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过后,你该了解的小程序应用场景

高潮过后,你该了解的小程序应用场景_软件科技_Win系统专区

2017年1月9号,小程序如期而至。


今天我将从  产品的角度 ,带大家去解决以下问题:

网上已经有很多文章来描述小程序的形态和使用流程,本文将不再阐述。

目录

高潮过后,你该了解的小程序应用场景_软件科技_Win系统专区

1. ”小程序“是什么?

内置于微信的云端应用程序,不需要安装、下载,用完即走。

1.官方称为:小程序,可理解为”镶嵌在微信的App“

2.与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属于同级体系。由此,小程序、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形成了并行的微信生态四大体系。

2. 互联网从业者该如何对待小程序

通过上面的描述,你大概了解到小程序是什么了,那么:

请看下面分析:

 2.1 对于用户

 1)性能比WebApp好

微信为开发者提供基本SDK(组件、框架API以及开发者调试工具)同时开放后台服务器,这使得小程序的性能和流畅度远高于WebApp。

 但性能和流畅度还是不及原生App。

 2)使用成本更低

无需安装,不占内存,在微信内即搜即用,使用成本相对于安装App来说降低了很多。

 无缝连接微信的账号体系,你甚至不需要注册登录。

 2.2 对于开发者

 1)学习门槛低

微信小程序的底层技术支持和HTML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前端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来说无论是入门和学习门槛都较低。

 2)开发成本低

相比于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的App来说,在满足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的前提下,“小程序”基于其跨平台的属性,无疑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更加低。

 2.3 对于产品策划者

1)基于微信的  社交关系链  生态系统的产品矩阵 ,让产品形式的创新有了更进一步的想象空间。

 当然这取决于微信本身的开放程度。

2)基于小程序开发成本和性能体验的平衡特点,让产品策划者在设计产品解决方案时多了一种  极具性价比 的产品解决方案。

 特别是用于MVP试错、快速验证产品模式。

 2.4 对于产品运营者

绝大部分的App都会面临用户获取成本太高、活跃不足和留存难的问题,特别是现在用户需求基本被满足的时代,流量的获取和转化成本越来越高。

 由于微信对小程序的克制,小程序的获客成本和用户留存问题更加严重,根本没有提供流量红利,完全没有。

 1)获客成本

微信对小程序并不提供如同应用商店一样的营销推广支持,用户只能通过:

小程序的获客成本可能比APP更高。APP推广还有应用商店、移动广告平台之类的花钱渠道,小程序的获客,可能你有钱都不知道去哪儿花。

 2)关于留存

张小龙多次强调:小程序用完即走。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留存问题。用户想不起你,你根本无法触达用户,这意味着你无法对用户进行群Push或过多的营销动作,小程序只能发送客服信息和模板信息。

App还能Push、应用内调起等等。

 小程序留给产品运营者的空间真的非常小,如何做好用户获取和用户留存更是一大难点。

 2.5 总结

3. 小程序的应用场景

在了解其功能和特点后,那么,小程序适用于什么需求场景呢?请看下图,四象限需求层次图:

 横轴=需求刚性,纵轴=需求频次,象限=需求类别

高潮过后,你该了解的小程序应用场景_软件科技_Win系统专区

 3.1 象限1:高频、刚需

对于高频、刚需的使用场景,由于用户使用频次很高,对于产品形态要求:

小程序并不使用高频、刚需的使用场景,因为小程序:

 结论:小程序不适用于高频、刚需的需求场景,该场景下应采用原生App。

 3.2 象限2:高频、非刚需

对于高频、非刚需的使用场景,由于里面涉及的产品类型较多(内容型、工具型、社区型、游戏型),要试情况而定:  娱乐类需求(阅读、音乐、视频、游戏、社区)。

 1)阅读类的内容型产品

需要深度阅读环境和较高的交互、视觉体验,  建议使用原生App。

当然你也可以先用订阅号或服务号进行导流。

 2)偏工具的内容型产品(如音乐类和视频类)

功能和性能满足的前提下,基于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  建议采用小程序。

 3)社区类产品

鉴于微信拥有强大的关系链,建议  先用小程序进行快速试错 / 作为入口,待尝试成功后再将流量导入到原生App。

 4)游戏类产品

鉴于游戏要求很高的交互、视觉体验和沉浸感,  建议采用原生App。

当然小游戏类别的产品,采用小程序是非常不错的,因为微信有着天然的获客和传播能力。

 5)日常工具类产品

在功能和性能满足的前提下,基于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  建议采用小程序。

假如野心足够大,有足够的战略布局成为平台级产品的话,如美图秀秀,可以先做小程序,再导流到原生App。

 6)偏运营为主或带有媒体属性的产品

根据张小龙对小程序的定义:用完即走,可以预测微信对于小程序在推送消息、运营方面会非常克制,这有区别于  订阅号/服务号推送消息、App推送消息 ,所以,假如你的产品是  以运营为主  带有一定的媒体属性 产品,建议你还是优先采用订阅号或服务号(具备发送消息功能),甚至是原生App。

 特别提到:

 结论:

对于高频、非刚需的使用场景,采用的产品形态试情况而定,小程序主要适用于:

 3.3 象限3:低频、非刚需

对于低频、非刚需需求,基本是属于小众的需求,一般有两种情况:开发者自身兴趣 / 专业级产品,面向某领域专业用户。

  1. 对于第一种情况,就看开发者本身的能力,如果你是移动端开发者,那就开发原生App;如果你是前端,就开发小程序。

  2. 对于第二种情况,由于专业级产品一般对于性能和交互体验较高,所以优先采用原生App。

 3.4 象限4:低频、刚需

对于低频、刚需的需求场景,这里涵盖了  大量长尾的生活服务需求 ,比如说各种旅游需求、各种上门服务等等。这类长尾需求的现状是:

是的,这类长尾需求的的解决方案正是  处于原生App和订阅号 / 服务号 进退两难的地步 ,而小程序是WebApp和原生App的一种中间产品形态:  在开发成本和性能体验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所以说,小程序正好是解决这样需求场景的解决方案。

 结论:小程序非常适用于低频、刚需的长尾生活服务需求。

 3.5 总结

小程序场景总结:(以按优先级排序)

 1.基本涵盖所有低频、刚需的长尾生活服务需求场景

具体看下图:

高潮过后,你该了解的小程序应用场景_软件科技_Win系统专区

我上面说得对吗?请看:

 1. 菜头的文章 :     微信小程序大全(建议收藏)  

 2. 网上整理的微信小程序首批发布名单(有点长):

高潮过后,你该了解的小程序应用场景_软件科技_Win系统专区

从上面可以看出,使用小程序的基本是工具类、低频的生活服务类需求的产品。

4. 小程序的初衷

同样作为产品人,我一直坚持做产品的信仰:勿忘初衷。对于腾讯、对于微信、对于张小龙我相信亦是一样:  连接一切。

微信作为腾讯的拳头产品,自然担任着这种重要任务,我们先来看下微信的发展历程:

 微信1.0

目的:连接人与人。

功能形式:即时通讯、摇一摇、朋友圈和附近的人。

 微信2.0

目的:连接人与信息。

功能形式:订阅号、朋友圈热文搜索。

 微信3.0

目的:连接人与服务。

功能形式:企业号、服务号。

显然,微信对于1.0时代和2.0时代的任务已经完成得无可挑剔,堪称现象级产品策略和操盘。

 但是,对于微信3.0 连接人与服务呢? 微信为搭建连接人与服务平台试过了微信服务号,微信企业号,然而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通过上面的四象限需求场景分析,你会发现,  服务号作为产品解决方案的需求场景基本被小程序所取代。

 所以,小程序颠覆的并不是原生App,而是服务号。

1.请你把上面把小程序的作为解决方案的需求场景换成服务号,你会相信便是现在市场现状

2.虽然原生App的应用场景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原生App的需求场景依旧无法被取代

 腾讯又一次颠覆了自己,就像当年微信颠覆QQ一样。

再加上日常增显的用户关于长尾生活服务的需求:

是的,这类长尾需求的的解决方案正是  处于原生App和订阅号 / 服务号 进退两难的地步 ,而小程序是WebApp和原生App的一种中间产品形态:  在开发成本和性能体验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所以说,小程序正好是解决这样需求场景的解决方案。

 于是,在我看来,微信开发小程序的初衷是:

 分析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什么场景下我该开发微信“小程序”,什么场景下该开发原生App。

5. 碎碎念

 5.1 App是不是不用活了?

 每当一种新技术的出现,人们往往会将其与之前技术对比,并采用”非此即彼“的做法。

一般出现上面这种言论的人,基本上是开发者:前端 Vs 移动端 。

我先问个问题:

民国年代,人们基本以自行车代步;之后,当汽车甚至是飞机面世后,请问,自行车这种出行方式还存在吗?

相信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任何撇开需求场景而空谈解决方案都是没有意义的,小程序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出现。

同时,从上面  四象限需求层次分析 可以看出:

小程序实际上是提供了一种新的产品解决方案,微信是在鼓励H5开发,但依旧开放了App的接口能力,这说明未来H5和App并不是“你死我活”的状态,应该是混合应用的趋势。

 对于开发者、产品/运营者,要做的应该是正确判断需求场景,然后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更好地去服务用户, 而不是一味叫喧  App将死  开发小程序就足够了 这些浮躁的言论。

 5.2 小程序会不会成功?

早在微信做小程序之前,这种基于H5的“轻应用”模式已经被国内几家巨头所尝试。

 但是,他们都失败了 。原因主要是:

“轻应用分发平台”、“网页应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  主产品的属性认知和使用场景

但是,对于微信来说:

所以说,微信一定会成功吗?我觉得倒不一定。

 但是,假设有一天,如果有一款产品能在“轻应用”领域上取得成功的,我相信一定是微信。

最后再唠叨几句:

  1. 先别高潮,静下心来想想小程序该用在哪。

  2. 对于用户来说,我建议你的手机清多几个G内存来迎接小程序的到来。

  3. 对于产品 / 运营者来说,要做的应该是正确判断需求场景,然后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更好地去服务用户。     跟风最可怕  

  4. 对于开发者来说,兴趣最重要。     跟风最可怕。  


38
24
0
12

相关资讯

  1. 1、《弹弹堂S》7月新副本首曝地图精彩奖励多3284
  2. 2、龙拳手游即将来袭经典卡牌动作化战斗230
  3. 3、《滴滴打人》虐猴啦猴年挑战窜天猴2379
  4. 4、格斗猎人新版本历史更新公告(持续更新ing)3928
  5. 5、《生死狙击》手游战队系统点燃灵魂的竞技之火1909
  6. 6、试衣不一定在优衣库好玩的手机换装游戏大盘点2458
  7. 7、爆屏击杀BOSS《众神风云》随心而动玩转卡牌2533
  8. 8、犹念古韵《宫廷计》手游时装初探2715
  9. 9、我的手在闪耀和咆哮《敢达争锋对决》G系列参战4027
  10. 10、游历十朝古都西安《地铁跑酷》周年庆版今日上线3666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