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虹市首富》的结尾,有点出乎预料。
观影经验有限,而且其中日影居多。这种“天降横财”或是“天降神力”的设置倒不是没看过,后期变成爱情片的套路也不新鲜。
不过最后基本啥损失没有,金钱爱情双丰收的结局,印象中着实不多。
虽说电影是造梦的机器,但是并不意味着在虚构的世界里就不管不顾的一路做梦到底。实际上绝大部分电影都不是脱离引力肆意的飞翔,至少它会兼顾一个原则:
平衡。
简单的说,回报都是有代价的。
智力有缺陷的人可以获得事业和名望,可终究没有得到爱情;
超级英雄得到了改变世界的力量,可面对的是亲人的离去,彻底的孤独;
普通人一夜之间获得了金钱,经历重重磨难又收获爱情后,经常“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又莫名地原地返贫,只剩佳人相伴。
看电影的人自然不会一笔一笔地记下主人公的具体得失,可还是会随着进程不自觉地在天平的两端不断地加码。
到了最后总会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太过于悲惨的人物总能找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理由,而终有收获的人生赢家,要么就是经历过足够的苦难,要么就是失去的足够多。
所以当我们审视《西虹市首富》这架天平时,一端的收获似乎分量太过招摇:300亿的遗产,以及年下美娇娘。
而另一端的砝码如何评估,便成了争议的关键所在。
天平上最明显的首先便是高潮处主人公王多鱼的选择,放弃继承拿钱赎人成功让他通过了“终极考验”,也让小会计的芳心暗许变成了死心塌地,这份善良也直接为他换来了完美的结局。
电影中对王多鱼的美德的渲染不止于此,为了表现得更加“够格”,还赋予了他坚守底线,追求梦想,不忘初心……这些隐藏的光辉属性。
然而无论累积多少美好的品质,在天平这端能加上的砝码也只有一个:
美德的褒奖。
在其他宣扬正能量中的作品中,美德当然也会受到褒奖,但是大概还是具体的事迹对应目标的棒棒糖,深受现实摧残的人们能看到“努力就有收获”就已然认为是在造梦,而美德的价值虽然不好衡量,可是300亿的福报,确实会让很多人觉得荒诞了。
本来嘛,这就是个荒诞的喜剧。
不过即便是在这样的喜剧之中,除了美德之外,王多鱼也必须拿出更多的表现,才能更加够得上他最后的收获,同时撑起电影。
比如“放弃的勇气”,放弃稳当的1000万可以说是开启整个游戏的前提,但在电影中只被简化成了一幕,干净利落的处理让观众很容易忽视这个举动背后的魄力,也使得这个荒诞的游戏更加的轻佻。
比如“解题的能力”,作为前半部分的主体,这个“一个月内花光10亿”的设定才是电影中最大的噱头,和吸引人走入影院的核心问题。
然而就如同前一阵子的《寂静之地》一样,把一个吸引人的概念转化为一部电影其实是件知易行难的苦差事,在阐释的过程中要设立或者破除诸多的限制,同时绝大多数灵机一动的概念和脑洞都填不满100分钟的电影剧情,最后的出路还是要回归到传统的家庭和爱情片的套路上来。
不过与《寂静之地》“不能出声,出声就死”这种玄而又玄的概念还是不同,“一个月花光10亿”的设想还是相当的直观和有代入感,所以电影的前半部分也列出了各种花钱大法,让屏幕前的观众也跟着爽快了一把。
但是从结果上而言“花钱”算得上是一种修行,然而这种修行的过程却是相当的愉悦,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最后没有拿到300亿,主角也是享受了一个月十亿的奢华人生。
所以这个砝码几乎没有重量,电影中的处理也是将“花光10亿”的问题转化成了“最终考验”,让影片从对付金钱中抽出来,显得正能量一些。
但是金钱却是《西虹市首富》绕不开的命题,而王多鱼和他最后的结局能搭上关系,上面所说的一切都是表面功夫。追本溯源,天平这一端最大的砝码该是:
命运的馈赠。
简单的说,就是运气好。
如果没有“命运的馈赠”,一大笔遗产砸在头上,什么“美德的褒奖”,“放弃的勇气”,“解题的能力”通通都是白扯,没有资本也没有平台,更没有美娇娘,让你去展现你的全方位的魅力。
做你的白日梦去吧。
白日梦?哦,就是《西虹市首富》。
这场白日梦,还是舶来品。
改编一部上世纪80年不出名的好莱坞小成本喜剧实在是太过高明之举,没有那些大热IP的光环和阴影,却有着扎实的故事结构和情节,宣传时一笔带过甚至不提,也没有多少人有意见。
诚然《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绝对称不上优秀,甚至合格两字都有待商榷,格局小制作糙演员有点丑表演很浮夸,一眼看上去就兴趣寥寥。
更何况……这部电影非常难找……没有经验不费点工夫怕是看不到……而且我找到的版本还没有字幕,一路生啃下来的……
但是如果认真地看过《布鲁斯特的百万横财》和《西虹市首富》这两部电影,就会发现《首富》对于《百万横财》的精确还原。
说是改编,不如说是“翻拍”更为确切。除了结尾的安排,情节基本没有大变动,甚至所有的人物都一样,没有什么增减。
在文本上,相较于1985年的好莱坞版,《首富》的改编和创新相当有限,当然如果你拿棒球改成足球,主角表演的夸张程度拿来吹捧,我也没啥话可以说了。
而《首富》相较于《百万横财》的优秀之处不在于故事,恰恰是在于投资制作,场面质感,这些更加“电影”的方面。
毕竟是33年后的重制。而且有钱了之后,自然花钱的手笔可以弄得更大,反正最后也都会赚回来。
呃……这好像也是电影里展现的逻辑之一。
拿好莱坞成熟的“高概念”喜剧改编也非我们独有,前一阵子岛国长泽雅美和山田孝之的《初吻50次》,改编自好莱坞的爱情喜剧《初恋50次》,同样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这种不知名的,靠着一两个噱头撑起来的小成本喜剧想必在好莱坞还有很多,重新捡起来打磨一下可能就是一部票房爆款。不得不说有些差距,比如技术,比如特效是普通人都显而易见的;而有些差距,比如成熟的类型片流水线,比如在老旧的套路中更进一步,加上一两个脑洞概念——这种几十年的积淀,无数次以小博大拼杀总结出的经验,才是更加需要不断努力,追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