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傍晚,巴黎圣母院突发火灾。随后数小时内,大约400名消防队员动用数十辆消防车、至少18个高压水枪、多架无人机以及一台机器人灭火。据了解,消防部门紧急派遣一台名叫“巨人”的消防机器人参与灭火救灾。它能够进入巴黎圣母院主体结构内部灭火、降温。
在法国巴黎圣母院的火灾事故现场,“巨人”消防机器人正参与灭火
美国消防队员格雷格法夫尔解释说,老教堂很少有被动消防系统,而重型2.5英寸的消防水龙带很难操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此类火灾无效。但最令人担忧的是,旧的木结构有可能倒塌在消防队员的头顶上。
值得庆幸的是,巴黎消防队1100磅重的灭火机器人Colossus帮助消防队员能够操作消防水带,移动设备或将伤员运送到安全地点。该机器长约5.25英尺,宽2.5英尺,略低于2.5英尺,可在1000英尺外操作。法国公司Shark Robotics创造了Colossus,它具有防水和防火功能。六个锂离子电池为两个电动马达提供动力,可将机器人推至2.2英里/小时。它还能够穿越困难的地形并携带1200磅物体。
Colossus还有其他的机器帮助它对抗圣母院的大火,其中包括两架无人机,一架DJI Mavic Pro和一架Matrice M210用来对教堂进行热成像,并将水引导到最热的地方。
这台消防机器人长约1.6米,安装有履带,能够爬楼梯,可持续工作8个小时。据设计者介绍,消防机器人十分灵活,可执行多项任务,例如扑灭火灾、疏散伤员、运输设备,以及使用视频工具和气体传感器侦察火情等。
“巨人”消防机器人
据悉,这台消防机器人已在巴黎消防部门服役两年,它需要消防员远程遥控,还不能完全取代人。
近年来,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它们能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浓烟等危险现场进行数据采集、事故处理、情况反馈等工作。
对于文化遗产消防工作,日本全社会如今已相当重视。不过,很多相关立法和措施也是在经历多场火灾后才逐步制定和完善的。70年前发生在日本古都奈良法隆寺的大火震动日本朝野。火灾后,日本政府立即通过立法等手段强化文化遗产防灾措施,从1955年开始,日本还将1月26日这一天定为全国文化遗产防火日。
日本文化遗产防火理念主要包括预防、早期发现和初期灭火三方面。比如在奈良,很多寺庙都设立了火灾自动警报装置和防止火势蔓延的防火设备。
再以日本本州岛栃木县东照宫中的国宝级建筑阳明门为例,东照宫除在院中暗藏一个大型蓄水池外,还在通往阳明门台阶路旁一处不起眼的地方埋设了灭火设备,掀开盖子安装好消火栓后,喷头可上下左右随意摆动,水枪射程足以达到阳明门。
阳明门门檐下方还布设与建筑物同一颜色的温度传感器。为了避免与古建之美产生违和感,东照宫内传感器配线共采用21种颜色,有的还使用金箔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