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丁磊身体力行发展养猪事业已经成为了业内的美谈,过去8年中,网易公司陆续投入上亿元,建造出了生态养殖场。互联网和养猪,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结成了一体。继网易之后,阿里云又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养猪结合了起来。今年6月7日,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海峰会上发布了ET农业大脑,又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养猪结合了起来。猪这次又站上了新风口。
最近,国内很多猪场工作人员的电脑屏幕上都会出现“母猪XXX号,没有怀孕,请在12小时内再次安排配种”的提示。其实,这都是阿里云的工程师同养猪科学家合作研发的成果。
母猪有没有怀孕可是一件大事,什么时候开始配种、配种之后有没有怀孕、需不需要重复配种,都需要人工不断去监测。这个周期也很长,基本上都需要耗费1个多月。如果母猪不幸错过怀孕期没怀上,那就是俗说的:“无效饲养”。
其实,有没有怀上,母猪自己都不知道。不过幸好,科学家已经从猪的行为找到了真相,研究出了「怀孕诊断算法」。
一年前,阿里云开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猪场。在养猪场内布置了多个自动巡逻摄像头,观察配种后母猪的行为习惯,通过睡姿、站姿、进食等数据,加上人工智能的独特算法从而得出结论。
举个例子,睡觉喜欢四脚朝天、站着不乱跑、吃东西食量稳定的母猪,怀孕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阿里云工程师还在计划为这一算法增加“基于臀部特点预测产仔量”的功能。这些算法将集成到阿里云ET农业大脑当中用于养猪场。
一年前,阿里云ET农业大脑被首先部署在四川宜宾的一家猪场,负责管理3000头猪。具备的功能有:猪只识别、猪场资产盘点、部分疾病预警、行为异常分析等。
合作中的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年出栏猪200万头左右。去年的理论验证阶段, AI可以让母猪每年多产3头小猪仔,并且猪仔死淘率降低3%左右。上述两家合作企业计划到2019年,将50头母猪规模以上的猪场全部安装这套人工智能系统。
除了帮助判断母猪有没有怀孕,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猪叫声来来辨别猪的状态。而以前的信息是手写的,费时费力,现在每头小猪一出生就有ID身份证。通过摄像头可以自动采集猪的体形数据,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春夏我们会把猪赶到室外,让它们多运动增强体制。通过ET农业大脑记录猪的运动距离、时间和频率,不达标的话,统统加试。”养猪人苏志鹏说道。
特驱猪场内遍布着ET农业大脑加持的摄像头,不仅可以自动采集猪的体形数据,还会记录每头猪的运动距离、时间和频率,运动量不达标的猪,会被饲养员赶出室外“加练”,这正是200公里猪的由来。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每一头生猪都有自己的档案,包括品种、天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频次、轨迹、免疫情况等,这些数据可用于分析行为特征、料肉比等。同时结合声学特征和红外线测温技术,可通过猪的体温、咳嗽、叫声等作判断是否患病,预警疫情。
而未来,每一块猪肉都会打上数据标签,告诉消费者这头猪从它出生到最后上餐桌,跑了多少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