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机器人销量过万,行业革新到来了吗?
餐饮机器人看上去前途灿烂
多家餐厅正在引入
盒马有面点机器人,能自行将面粉和水做成面条,再配合现成汤底煮出标准化面条。
在海底捞,部分门店由机器人手臂将菜品从货架取出,再由员工交给传菜机器人进行配送,店里还有自动配锅机。
据了解,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海底捞共在 3 家门店安装了智慧机械臂, 23 家店采用了智能配锅机,并在全球餐厅中使用了 958 台传菜机器人和 385 部小美电话机器人。
碧桂园旗下的千玺集团也推出汉堡机器人、单臂煎炸机器人、小龙虾机器人、粉面机器人等多款设备,并计划今年底开出 100 家机器人餐厅。而今年年初,该集团刚开出第一家机器人餐厅。
在西安某餐馆,老板以 1500 元 / 月租下一台机器人,无需改造餐馆的电路,就可以将机器人投入进行传菜。它一天工作 18 小时。“关键是不怕累,不会找老板埋怨发脾气。生意如果好起来,我会再租一个,或者买下来。”餐馆老板如是说。
据了解,国内餐饮机器人的销量近两年在迅速增长,销量已经过万,与此相对应的,是近日频频报道的 “餐饮企业招工难”现象。
据 58 同城招聘研究院的数据,今年 1 月至 10 月,住宿和餐饮业招聘活跃职位 TOP10 中,服务员、收银员、娱乐厅服务员、后厨、酒吧服务员位列前五,而洗碗工和后厨求职需求同比增速达到 20% 以上;配菜 / 打荷支付月薪同比上升位居首位,增长 4.99% ,达到 3884 元。餐饮业支付月薪达到 6266 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求职者中, 95 后占比达到 26.78% , 00 后占比达到 20% 。这意味着,应聘餐企有近一半是 25 岁以下年轻人。
招聘难的原因,一方面是薪资不理想,基层严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流失率严重。
此前在汹涌的疫情下,大量员工被逼退,但也自此一去不复返。招人时给的薪资一般,而激励机制不足,又会进一步导致员工离职。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餐饮业内人士介绍, “当时盒马、沃尔玛等公司跨行业接收了不少餐饮业员工。但由于其他行业,尤其是部分带有互联网元素的企业,给予员工的酬劳是明显高于餐饮业的,于是即便在餐厅重新开业后,大量餐饮从业人员也不太愿意回到原来的餐厅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餐饮业用工和留人难。”
此外,大品牌尚且不论,在同样需要招收年轻服务员的小餐馆,微薄的薪资( 2000-3000 元,包食宿)也难以对年轻人构成吸引力。最后,只能招到四五十岁的阿姨来帮忙。
另一方面,是不止前端,在后端的研发、营销、供应链等方面也都缺乏人才,真正印证了有钱也招不到人。一家早点餐馆的老板表示,想花 30 万 -40 万招面点研发人员,却无处寻人。
都说餐饮企业正在回暖,而没有人来为回暖 “助力”。餐饮行业的发展会被制约,空有“妙计”却无力施展。何处去找到合适的人,成为行业痛点。
后端人才姑且不论。在偏向前端的服务员职业,行业人员认为,机会或在机器人身上。餐饮机器人在今年迅速发展并非偶然。它在疫情限制出行、行业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闯进来,分担了企业的一部分用人压力。而制约餐饮机器人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性能和价格。
以上菜机器人为例:
一是机器人性能未有充分保证,餐饮老板难以信任机器人能安全平稳运行,做得比人更靠谱。一旦使用,反而可能需要多一个人负责保障机器人的运行。
二是机器人相比真人,还是存在难以对话和完成反馈,不能适应餐馆的各种复杂情境等缺点,这样一来性价比堪忧。
而餐饮行业服务人员薪资本身不高,依然能和机器人竞争。
但是,机器人还会继续发展,其性价比会越来越高。即使在实际运用时,机器人未必能比人做得更好,却也多少能慢慢降低使用成本,直至低于用人成本。
在餐馆缺人、缺钱时,它会成为一个绝佳选择,且 “在岗”更稳定。但这个时间点在什么时候,仍需观望。如今,餐饮机器人公司仍在布局。机器人仅是一个概念,还是重新开创一个产业?值得期待。
美宴前身丰海工贸成立于 1996 年,二十五年来已经从单一的食材供应发展到整合餐饮上游的全品类供应商。
2015 年自主开发美宴 APP ,利用互联网思维解决餐饮供应链条中成本高、环节多、损耗大、议价能力差等问题,自建同城配送物流,打造起了餐饮相关全品类商品供应体系、快速反应的采供团队和全年无休、迅捷、专业、过硬的可以实现企业零库存的仓储配送团队。美宴通过信息化管理简化采购流程,财务对帐功能强大。
美宴已经构建起了整合餐饮渠道的综合服务、信息化管理采供环节、自建配送体系的平台式供应链体系。
近年来,美宴进一步拓展渠道,在原有专业服务各类宴席食材的基础上,不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校园食堂、工地食堂等各种类型团餐食材方面发力,全面助力团餐行业发展,努力打造团餐食材供应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