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北则为枳,解读西方为何没有“微信”般的应用

橘生淮北则为枳,解读西方为何没有“微信”般的应用_软件科技_游戏攻略

我们可以看到,基于手机端的全球性的移动社交产品,大致有四款:WhatsApp、微信、KaKao Talk、Line,后三者都来自于亚洲。而美国的互联网产品,基于对于中国政策与国情因素、用户需求的理解力偏差,却无一不折戟中国市场,但西方自身为什么没有产出像微信这样的应用呢?


日前有消息指出,加拿大Kik创始人兼CEO泰德·温斯顿(Ted Livingston)表示,曾经在西方不被认可的聊天应用现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泰德·温斯顿认为,真正能开发“西方的微信”的企业可能并非Facebook,甚至不会来自硅谷。在他看来,Kik才有潜力成为“西方的微信”。Kik是否能成为西方的微信笔者暂且不谈,笔者要讨论的是,为何西方世界始终没有出现第二个微信?

或许有人会马上以WhatsApp来反驳。我们知道,WhatsApp是移动社交领域的先锋产品,无论是中国的微信、还是韩国的KaKao Talk和日本的Line,均是脱胎于WhatsApp。但目前微信与line的发展的势头却明显有赶超之势,我们看到,腾讯今年第二季度盈利报告就提到,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上升到了4.38亿,这一数字正在对WhatsApp的活跃用户数形成反超越之势。而WhatsApp又是作为一款定位于全球用户的产品,随着亚洲微信、KaKao Talk、Line的逐步崛起,可以看出WhatsApp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逐渐式微。

我们知道,在互联网世界,全球只有两个国家,美国与中国。美国的谷歌、亚马逊、Facebook等做的是定位于全球性的产品与生态系统。而国内的<BAT成功的在本土构建了基于中国国情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有效的构建了自身的势力范围,而美国的互联网产品,基于对于中国政策与国情因素、用户需求的理解力偏差,使得这些巨头虽然可以控制中国之外的全球互联网,但却无一不折戟中国市场。但总的来说,从技术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国际影响力辐射范围,毋庸置疑,美国互联网显然领先于国内互联网。如今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移动社交领域,亚洲的崛起速度却更为耀眼。我们看到,基于手机端的全球性的移动社交产品,大致有四款:WhatsApp、微信、KaKao Talk、Line。后三者都来自于亚洲。

 西方在移动社交领域还未出现真正具备统治性的移动社交产品

微信统治了国内的移动社交市场,Line、KaKao Talk分别控制了日韩主流移动社交市场用户。但WhatsApp有没有控制西方的移动社交市场呢?笔者认为没有。要知道,在西方世界,Facebook Messager 用户量依然很高,但美国通信应用Tango的用户也有2亿。前面提到,西方世界又崛起了一款移动社交类软件,叫Kik。

据了解,Kik目前已经有1.85亿年轻用户,该应用认为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为Snapchat以及Facebook。而苹果的iMessage用户量同样巨大,有消息指出,苹果用户每天针对iMessage发送的消息量就达到了20亿。虽然WhatsApp跨平台而imessage是苹果基于iOS的软件布局,但苹果基于iOS平台的社交布局无疑也对WhatsApp形成强力冲击。甚至,在美国流行的移动社交应用还包括Snapchat,Instagram,后者目前已经被Facebook收购。

因此,可以看出,在亚洲国内,单一的社交产品可以在各自本土市场一统天下,而在西方,移动社交软件显得分散而又定位细分,始终并未出现真正具备统治性的移动社交产品。

 从即时通讯到移动社交:西方的产品始终是工具属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我们再看WhatsApp,WhatsApp从诞生的那刻起,就是一款移动聊天产品,微信则从社交领域不断延伸,终极愿景是连接一切,社交只是它的一个属性,使用者对微信的侧重点不同,而带来不同的定位与体验需求。

事实上,从过去的MSN,到现在的WhatsApp和iMessage,在西方人的理念里,即时通讯始终都是定位工具属性,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在硅谷的移动社交应用许多创始人看来,产品功能单一才是好的用户体验。

我们看到,在西方的移动,WhatApp是单一的聊天类应用,Snapchat做的又是阅后即焚的社交通讯应用,而Instagram又是主打图片社交分享,甚至还出现了YO这种只能发一个“Yo”的奇葩社交App。而Tinder甚至创造了一种翻牌式的手机交友APP,虽然这些追求极简的社交通讯产品在细分市场各自能够抓住一批兴趣用户,但始终圈不了最广大的主流用户。

曾有业界人士曾指出,当有人问tinder为什么他们不增加新的功能时,该产品团队总是说,“不想破坏用户体验,我们要打造一个纯粹的 app。“

 西方极客精神的极简理念阻碍了移动社交产品的平台化

在笔者看来,这是西方对于极简产品追求的一种局限性,而西方的极客精神里面,有着对于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而这种对于产品极简理念的恪守,却恰恰阻止了生态建设的可能性。笔者之前有说过一个观点,即工具始终挑战不了平台。极简的产品虽然能保证用户体验,但却不利于维持用户粘性,因为其本身的极简工具属性缺乏无可颠覆的核心竞争力,同类更好的体验的产品随时可以对其产生颠覆性的效应。用户新鲜感一过,分分钟转移到其他产品玩更有趣味性的移动社交类应用。

这里可以顺便提一下MSN的衰落因素。MSN是通信工具,MSN鼎盛时期即在2007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IM工具,但随着社会化网络兴起,Facebook崛起,MSN作为通信工具的局限性开始显现出来,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不佳当然也是另一个因素,但在国内,QQ则从即时通讯工具属性不断扩殖,向新闻、游戏、支付、社交等业务不断扩展与捆绑,构建出娱乐社交平台,扎根日深,用户粘性越来越强。MSN则始终是工具化产品,随着国外Facebook、国内微博、QQ空间等社交平台崛起,MSN的衰落也是必然。

而回到WhatsApp,目前也看不出Facebook如何将WhatsApp与其主业更好的融合。业界曾指出,Facebook针对斥巨资收购的聊天应用WhatsApp,也不敢投放可能令用户不满的广告和噱头。WhatsApp也始终没有做平台的野心与想法,甚至对于WhatsApp的生态建设也毫无想法。而在扎克伯克看来,WhatsApp也是只是附属在Facebook平台之下的防御性产品。扎克伯格不久前说,“WhatsApp将是一款全球性的消息平台,我们将有机会使WhatsApp把全球20-30亿人口连接在一起。”

但这种连接在一起的愿景,也仅仅是将WhatsApp定位成一个消息平台。当然这一点也在西方发生改变,我们看到,阿里投资的美国通信应用Tango也开始吸收来自亚洲的社交产品的整合性特点,比如Tango也开始进军手游领域,在功能上也开始与微信接近,而阿里的投资目的性也很明确,即在海外市场寄希望于该产品可以卡位微信。

事实上,我们知道,目前微信从一款移动聊天软件发展到社交平台,连接的是游戏、购物支付、衣食住行、媒体与社交分享。平台的吸附力极大,链接到各方的需求与利益,构建的是生态系统。虽然造成产品功能的臃肿,但事实上却加强了用户粘性,步步为营的稳固了在移动社交领域的地位,社交生态链越深,外部同类产品颠覆的难度也越大,而平台始终比工具更难以撼动。

 微信的发展有赖于QQ对于用户习惯的长期培育

当然,微信的迅速发展也与国情以及腾讯在社交领域长期积累与用户习惯培育的因素相关。在国内,QQ通过PC端长时期的用户培育,让国内互联网用户已经产生通过QQ这种即时通讯产品来沟通的习惯,将QQ用户导入到移动端更好体验的同类产品微信,也是QQ使用习惯与沟通机制的一种沿袭,而微信在移动端的体验与移动端使用场景相对QQ更佳,这是微信迅速壮大并统一市场的客观因素。

而在美国,即时通讯产品MSN的定位也仅仅是办公室白领层面,并未达成QQ这种全民普及的市场用户培育,加之MSN早早衰落,微软在2012年就关闭MSN服务,即时通讯的工具属性迟迟未转型成社交平台,可以看出,在西方,即时通信领域始终缺乏强用户粘性的产品。

 中西社交习惯的差异性,Facebook错失机会

另一方面是美国用户的社交习惯也与中国甚至亚洲有着不同,线下聚会、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是相对开放注重效率的美国更普遍的社交方式,而即时通讯与移动社交类产品却更适合含蓄内敛的东方人。另外,Facebook在PC端的社交平台的统治符号太强,PC端过重导Facebook并未抓住移动端机会,只能通过收购WhatsApp来挽回失去的时光与防治被侧翼颠覆的风险。

对于Facebook来说,如何将自身业务WhatsApp更好的融合,如何剥离WhatsApp的工具属性,进而构建更好的移动端生态建设是未来要发力的重点,不过这也是难题,正如Kik的CEO在博客中提到,西方的年轻人并不在WhatsApp手里,它也没有聊天优先的平台,在他看来,其创始人很反对弄这么个东西,因此导致WhatsApp充其量也是个很受欢迎的短信替代品。

前面也提到这是西方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一种极简思维局限。而无论是Kik,还是Facebook,都难以做出第二个微信,因为西方的用户习惯与极客精神的根深蒂固、移动社交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其欠缺微信这种平台型移动社交产品诞生的可能性,但事实上,这又决定着Facebook未来是否能更好将PC与移动端融合,实现Facebook的终极愿景即更好的圈住未来用户,达成连接一切的布局。


31
131
0
91

相关资讯

  1. 1、林峯低调承认张馨月是身边人,自曝明年会有大“惊喜”送给大家1622
  2. 2、著名表演艺术家杨在葆去世,搭档刘晓庆晒剧照悼念:大哥一路走好4941
  3. 3、《将爱之因为爱情》首曝海报幸福主题渲染爱情2683
  4. 4、《同桌》票房破两亿80后导演郭帆受学生欢迎2099
  5. 5、《火山对对碰》不畏大片爆笑挺进5月档4271
  6. 6、《风起霓裳》编剧怼原著小说,存在三大问题,小说作者霸气回击3808
  7. 7、《诡拼车》曝宣传特辑“万里诡拼车”嗨遍全国3221
  8. 8、名叫“胭脂”的五个美人,赵丽颖聪明,陈紫函颜值高,贾静雯纯真881
  9. 9、​娱乐圈最会演戏的星二代,除了郭麒麟,还有他俩4180
  10. 10、山河令幕后:导演谈龚俊出不来的那场戏,说他拍完还不太想离开4137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