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Vizio在向美国加州中央地方法院提交的一份新动议称,乐视违反了两家公司去年就合并失败达成的和解协议,并声这家中国科技企业集团仍欠着一大笔钱。曾被视为“中国Netflix”的乐视在2016年试图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Vizio,该交易在2017年失败。Vizio在当年起诉乐视,指控乐视未能支付1亿美元“分手费”中的6000万美元。
当时,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希望公司能通过进军电视和智能手机等硬件领域创建一个软硬件产品协同工作的完整生态系统,即乐视生态。然而贾跃亭的野心吞噬了乐视,这位企业家背负了数十亿美元的债务。
一年后,Vizio交易破裂,这家美国电视制造商起诉乐视,要求乐视赔偿6000万美元。Vizio表示,当乐视提出合并时,这家公司就已经由于严重的现金流和财务问题而初现崩溃,另外它指责这家中国公司为了达成交易而隐瞒了这些问题。2018年11月,双方达成和解,但协议条款从未对外披露。
尽管Vizio在最新的诉讼中指控乐视违反了和解协议,但这些条款仍处于保密状态。Vizio提交的动议--要求法官执行和解协议并对乐视作出判决--内容已经进行了大幅更新。令人意外的是,Vizio律师在动议中只是说“LeEco实体合伙人违约了”,他们“欠Vizio一大笔钱”。Vizio律师表示,乐视及其相关控股公司可以也应该被迫遵守他们达成的和解条款。
另外,Vizio律师还提到了贾跃亭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以此来了结其在中国欠下的数十亿美元债务。由于这一行动优先于针对贾跃亭的任何其他个人索赔,Vizio要求法院仅对乐视及其控股公司执行判决。
至于乐视是否有能力偿还欠Vizio的债务目前尚不清楚。几个月来,该公司一直处于从深圳证券交易所退市的危险之中,自贾跃亭在2017年搬到美国后这家公司基本上陷入困境。在此期间,他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到了拯救自己的另一家公司--同样陷入困境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Faraday Future,但似乎并没有成功。
2017年的纠纷回顾:
包括六点指控:一是违反框架协议;二是框架协议中进行欺诈;三是框架协议中进行虚假陈述;四是与框架协议相关的违背承诺;五是为作假而替换、更改框架协议;六是违反了中止20亿美元合并协议的一亿美元分手费规定。
而Vizio在州高等法院的诉讼则是针对乐视科技,指控违反其做出的担保协议,因此提出单独五千万美元赔偿。指控称,乐视科技向Vizio谎称只要担保有效就有财政能力进行付款,乐视科技无法和拒绝支付从而违反了这五千万美元的担保,无视付款到期和持续欠账。
根据法庭起诉文件,Vizio的主要高层王蔚等人和乐视集团主要高层贾跃亭等人从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尔湾和北京通过电话、网络、面谈为两个公司的合并进行系列谈判。如今Vizio相信在谈判期间,乐视集团就遇到严重的现金流和财务问题,但却让Vizio相信乐视财政健康并有能力完成20亿美元的合并案。控方认为乐视一开始就知道合并案有假,以及完成20亿美元的金融资金是不存在的。这导致了后面合并无法完成和流产。
起诉文件中Vizio还称乐视暗中使其泄露重要客户资料和用户信息等。而合并案流产后,乐视声称是中国的监管规则导致失败,但提新提案建议两家公司可以共同成立内容分发的合资公司。但Vizio认为新提案承诺也是假的,主要是为了将20亿美元合并案失败导致的一亿美元违约金减少到四千万美元。
事实上,不止一家公司在2017年与乐视在美国有纠纷。除了Vizio,Zeno GroupBlue Spike也将乐视科技和乐视商城告上美国法院。
另一方面,Vizio近年也有多起官司缠身。从2015年开始就有用户指控Vizio非法收集私人观影数据并转卖,随后变成联邦和州对其的集体诉讼。在2017年2月,Vizio不得不支付220万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和新泽西州进行和解,并且删除2014年至2016年3月通过智能电视的程序方法收集回来的数据。一些媒体分析认为,乐视声称的“中国的监管规则”致合并案失败暗指的就是这些问题。2017年
关于乐视
乐视成立于2004年,创始人贾跃亭,乐视致力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被业界称为乐视模式。乐视垂直产业链整合业务涵盖互联网视频、影视制作与发行、智能终端、大屏应用市场、电子商务、互联网智能电动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