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推进特高压,建设世界一流配电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电网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40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孤立到互联互通的蜕变。

如今,一张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已经形成,在提供电力保障、资源优化配置、助力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作为全球能源革命的引领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电网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特高压建设,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一流城市配电网,带给人们更加可靠、清洁、智能的用电体验,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

 从薄弱分散到广泛互联大电网保障居民可靠用电

1978年,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奋进的新征程。40年来,全社会用电量由1978年的2498亿千瓦时增长到2017年的6.3万亿千瓦时,增长近24倍。

举世瞩目的成绩背后,是40年来电网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网薄弱分散,以相对孤立的省级电网、城市电网为主,相互联系较少,一些地区还没有电网覆盖。1983年,温州第一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慈湖变电所及台—临—温输电线路建成,华东电网的电力得以送入温州。之后,全国各地效仿“温州模式”,实现经济腾飞,电网发展也随之提速。

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符合国情和电网发展规律,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核心是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2004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建设特高压,充分发挥其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优势,将西北部各类大型能源基地与中东部主要负荷中心相互连接,大范围优化能源资源。

2010年7月,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时代。那年夏季,华东地区经历持续高温,上海地区35摄氏度及以上高温天数累计达30天。这条特高压将清洁水电送入华东地区,为保障上海平稳度过用电高峰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工程,根本扭转了我国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输煤、局部自求平衡的电力发展方式,使特高压成为体现我国技术和经济实力的“金色名片”。截至2017年年底,特高压输电通道累计送电超过9000亿千瓦时,支撑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不断创新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也已经在各项特高压重点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实现了多个“世界第一”;青海—河南特高压输电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并有望在技术上实现远距离输送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突破;全球首条特高压穿越长江综合管廊隧道——“苏通GIL综合管廊”已正式贯通,被誉为“电力建设史上的创举”,将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随着特高压工程不断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向广泛互联方向加快发展,能源互联的崭新时代也已到来。

“1999年前,我国各区域电网互不相连,各管各的。在地广人稀的新疆和西藏自治区,又分为若干个小的地方电网。”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撰文回忆我国电网早期的发展格局时曾表示,西藏最初只有连接拉萨和日喀则的藏中电网,林芝、昌都、阿里都是独立的小电网,严重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如今的西藏,早已不是从前那般模样。西藏逐渐形成“一大两小”三个电网,即藏中电网、阿里电网和昌都电网,藏中电网通过青藏联网与西北电网相连;2014年11月,川藏联网工程投运,使昌都电网与四川电网接通,结束昌都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今年11月23日,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投入运行,实现了青藏联网工程与川藏联网工程互联,并使藏中电网与全国主网统一互联,推动西藏电网迈入超高压时代。

“从技术特征上看,未来的电网将向新一代电力系统演进;从功能形态上看,将向能源互联网演进。”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对未来电网发展的精准判断。2018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目标。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核心正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打造新一代电力系统。这一新型电力系统适应新能源高比例接入、新型用能设备广泛应用,集成先进输电、大规模储能、新能源友好并网、源网荷储互动、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具有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控、开放共享特征。

40年来,随着用电量高速增长,电网配置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1981年的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输变电工程投产,到1989年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葛洲坝至上海直流输电工程拉开跨区联网帷幕,再到2009年我国第一条特高压线路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成,华北电网和华中电网联结成一个同步大电网……电网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规模从小到大、输电能力从弱到强、电网结构从孤立到互联的蜕变。2005年以来,我国电网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电网建设总体保证了新增17亿千瓦电源的接入,满足了新增电量6万亿千瓦时的供电需求,有力支撑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未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核心,有机融合能源系统、信息系统、社会系统,实现网络广泛互联,用户灵活参与,有效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满足各种能源设施便捷接入,支持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推动与“一带一路”国家电网互联互通,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清洁发展推动能源转型与再电气化

张北坝上,“风光”无限,高高耸立的白色风机和闪闪发光的光伏板与蓝天碧野交相辉映,满载“风光”的绿色能源通过一条条银线被送至远方。截至目前,冀北电网新能源累计装机1689万千瓦,占统调电源装机比例为58.8%,新能源发电已成为主力。

1978年,人们只知道火电和水电,在我国电源结构中,分别占比69.7%和30.3%;今天,我国能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新能源发电投资占比显著提高,太阳能、风电、核电发电投资比重分别为9.8%、23.5%、15.7%,排名世界前列。

新能源发电比重的持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风电、光电消纳难题的不断增加,超出消纳能力的风电、光电“挤着”上网,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重重压力。如何缓解这一矛盾?“依托大电网,构建大市场”,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从2017年和2018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消纳的多组数据中得到了印证。

近年来,为进一步解决“三弃”难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快建设新能源并网工程和跨区跨省输电通道,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满足新能源集中大规模开发和大范围消纳需求。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负责11项输电工程建设,其中特高压工程8项。同时,为解决甘肃清洁能源外送和东北“窝电”问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推进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两项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这10项特高压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后,将增加东中部地区受电能力8000万千瓦,每年减少燃煤运输1.8万吨,降低PM2.5浓度4%~5%。

除了进行跨区通道建设,在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的过程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电网平台作用,打造全国电力市场。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深化设计方案,加大与地方政府在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等方面的沟通力度,稳妥推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和规范化建设;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实施跨区和跨流域风光水火联合调度、挖掘用户可中断负荷资源、增强电网对大规模清洁能源并网的适应能力,大力推进再电气化,在电力生产、消费端持续发力,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电网绿色发展。

清洁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并网消纳,还体现在电能替代的深入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让清洁电真正进入消费端,为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提供了现实路径。

2013年8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印发“电能替代实施方案”,积极实施电能替代战略,2017制订发布“十三五”电能替代规划,明确5800亿千瓦时替代电量目标,实现电能替代总体布局。

2017年3月18日,北京最后一座燃煤电厂停机备用,北京实现了电厂无煤化,并成为全国首个清洁能源发电城市。来之不易的成绩背后,电能替代发挥了巨大作用。2010年~2013年,首都核心区约12.2万户居民所在地区也接连完成了“煤改电”施工;截至2015年年底,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已累计完成东城、西城区31万户居民分散电采暖改造,基本实现首都核心区“无煤化”。环保部消息显示,今年3月~8月,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均实现历史同期最低,2017年京津冀区域内13个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近10%。

“煤改电”给老百姓带来的变化,不仅仅发生在北京。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大力推动清洁取暖项目落地。截至2017年9月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经营区域内共推广实施清洁电采暖项目1.8万个,推广电采暖面积约5亿平方米,累计完成替代电量277亿千瓦时。

要蓝天,也要绿水。40岁的杜国文是土生土长的“三峡人”,这几年,他亲眼见证了三峡库区首个岸电试点工程完工后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路过港口的时候,总会看到那些船只烧柴油,冒着黑烟,许多污染物还流进了江里,而如今,港口的所有游轮全部用上了清洁岸电,母亲河也变得清澈了。”

三峡库区首个岸电试点工程只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动长江流域港口岸电全覆盖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动建立长江流域岸电设施建设长效工作机制,设立长江流域船舶污染排放控制区,打造三峡坝区绿色岸电发展试验区,完善支持政策,统一技术标准,强化关键设备研制,引领长江流域岸电设施建设除了三峡坝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还不断扩大港口岸电建设范围,在京杭大运河水上公共服务区实现绿色岸电全覆盖,并将在东部沿海、长江沿线全面推进港口岸电工程建设,打造“两纵一横”绿色运输线,形成国际领先的水陆交通绿色发展样板。

不仅如此,自启动电能替代战略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还积极推广电动汽车、电蓄能、农业电力排灌等方式,有力降低了燃煤燃油排放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正以“再电气化”为引领,将“电能替代”作为发展战略,服务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转型升级。

 提供“零停电”“零闪动”电力保障一流配电网引领美好新生活

1997年以来,我国电网从没有发生过电网稳定破坏事故,成为了世界上唯一没有发生大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如今,我国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48%,重点城市核心区户均停电时间不超过5分钟,居民已经享受到了“零停电”甚至是“零闪动”的电力保障。

在北京北运河畔,与崔家楼毗邻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世界一流智能配电网示范区已经初步建成。国网北京电力副总经理赖祥生告诉记者,这里有世界最先进“双花瓣”式配电网架结构,保证每个开关站有来自3个不同方向的电源,网架结构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9%以上,年均停电时间低于28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此之高供电可靠性的背后,是新时代一流现代化配电网的坚强保障。

配电网是大电网的“毛细血管”,它分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与我们的生活最密切,是电能输送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推进城市配电网建设,采用成熟可靠、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配电设备,建成坚强合理、灵活可靠、标准统一的配电网架结构,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

为加快推进中心城市智能配电网建设,全力支撑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等世界级、国家级城市群建设发展,2017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青岛、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福州、厦门10个大型城市,全面提高城市配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计划用4年左右时间,打造“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互动”的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未来,这些城市中的核心、中心区域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分别不超过5分钟和30分钟,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99.999%和99.994%,让人们基本感受不到停电,助力城市转型升级。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坚强、智能的一流配电网正为中国城乡注入生机勃勃的发展动力,为人们创造更加智慧的用电新生活。

走进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智慧能源管控系统通过监测所有变压器运行状态,实时调节用能侧负荷水平,实现柔和调节。楼内人员没有明显感知变化的情况下,系统已经完成对空调温度参数的调节,达到最佳用能状态。依托“互联网+”技术,雄安新区将建成能源计量一体化采集平台,智能电表覆盖率和水电气“多表合一”信息采集率达到100%。

这样的惊喜,将在一流配电网的发展建设中源源不断地出现。随着再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流、智能配电网的信息流与业务流相互融合,用电需求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多元化。面对能源消费方式、转换利用等方面的挑战,配电网也正在从传统放射型向多段互联网络转变,从单一供电向综合能源服务平台转变。

在能源消费方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整合各类能源的转化和应用,促进各类能源的富余部分向电能方式进行二次转换,为用户打造以电为主的智能化能源消费方式,充分满足各类用户的个性化用能需求;在能源综合利用方面,依托配电网构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电能的驱动作用,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各类能源系统的自调节和自适应能力,促进以电为中心的多能融合,提高各类能源的供给质量,提升各类能源设备的运行效率,实现各类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用能需求。

40年的时光变迁,见证了电网发展的巨变。作为全球能源革命的引领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电网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特高压建设,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世界一流配电网,带给人们更加可靠、清洁、智能的用电体验,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

国家电网:推进特高压,建设世界一流配电网_设计制作_EDA/IC设计
11
106
0
55

相关资讯

  1. 1、《奇迹:最强者》荣耀内测结束热度爆棚期待公测4232
  2. 2、你说一没人敢说二的《创造与魔法》的开服券特权1167
  3. 3、一夜成名手游安卓版开测开启你的梦幻明星之旅吧!1196
  4. 4、饮风共醉月谈笑江湖间《仙剑五》手游情缘系统解析180
  5. 5、擦出火花的兄弟情《烈焰龙城》公会活动解析2482
  6. 6、《仙剑灵域》鲜花绝色馈美人仙剑有情贺新春541
  7. 7、《美杜莎传奇》技巧试炼引爆暗黑之源935
  8. 8、《小小魔兽》竞技场大解析点燃盛夏格斗战3657
  9. 9、侏罗纪世界手游园艺设计大赛展现玩家史前技艺3804
  10. 10、2016星耀360盛典开启影响中国20位游戏先生首亮相2567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