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他写出了人间正道,戏外他实名抵制于正、郭敬明抄袭

原标题:戏里他写出了人间正道,戏外他实名抵制于正、郭敬明抄袭

戏里他写出了人间正道,戏外他实名抵制于正、郭敬明抄袭_娱乐产业_社交娱乐

    余飞很忙。戏外,他忙着录《吃瓜大会》,并参与发布了    “     抵制于正、郭敬明等劣迹艺人上综艺       ”       的编剧联名信。  

 戏里,  由他编剧的电视剧《巡回检察组》正在热映。

 戏里戏外,余飞其实都想探讨同一件事:

 到底什么是公理正义?我们又该如何去追求正义?

    文丨    坎波斯

    编辑丨    雷伊斯

 《巡回检察组》的剧本写到绝境时,余飞半夜挂着录音笔,沿着小区旁一条荒废的小河,一路走,一直走到一片坟地。

 其中一块墓碑,刻着和他某位同学一样的名字。当口述完重头戏后,余飞在坟头放声大哭......

 这部聚焦政法系统的官场大戏收视率一路破  4  。但在创作时,剧中  40  多个案件,  70  多个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也一度将余飞逼到绝路。

 甚至在剧集播出后,余飞还亲自手绘人物图,帮助读者理解剧情。

戏里他写出了人间正道,戏外他实名抵制于正、郭敬明抄袭_娱乐产业_社交娱乐

 “太痛苦了。写到37集时,后面10集写了6遍,相当于结了6次尾。”余飞向《毒药》记者回忆道。

 余飞向《毒药》记者讲述了他的问题与信念。

戏里他写出了人间正道,戏外他实名抵制于正、郭敬明抄袭_娱乐产业_社交娱乐

    不止编剧,谁维权都难    

    毒药         :    最近微博上编剧汪海林和于正、郭敬明开战了。

    余飞         :    嗯,他确实被激怒了。于正、郭敬明现在感觉就是明目张胆、光明正大了,甚至开始进攻。我们不是说你有多坏,没有成绩之类的,是说你那个事儿(抄袭)确实做得不对,而且你还一直不承认,这是很讨厌的。

 我都写文章说了,承认错误,以后不再犯了,学好嘛,这就可以原谅,这事儿也就翻篇儿了。

 但他们是真不承认,就觉得老子有钱,赔钱就赔给你,你还要咋地?

 这就没劲了,你光给点钱(不道歉)啥意思?

    毒药         :    为什么抄袭屡禁不止呢?没有一个行业规范吗?

    余飞         :    有行业规范,你过去抄袭的人,肯定都受不了自杀了,大家都要脸,这是你职业生涯的一个尊严问题。比如说你是个画家,你把人家的画复印拿去卖,这好意思吗?

 就像人不能杀人,即使没有法律,你也知道不能这么干。但是他们就这么干(抄袭)了,问题还那么多人捧他,说白了就是一些平台、资本,人家觉得能赚钱。

 为了挣钱啥都干得出来,这就不对了。

    毒药         :    一些编剧维权也挺难的。

    余飞         :    不只是编剧维权难,谁维权都难。所谓维权,就是说你的权益被侵犯了,一般分两种情况:钱,或者人身、精神上的这些伤害,你要维权,相当于要他把口袋的钱掏出来给你,或者让他斯文扫地。侵权的人当然不愿意。所以他欺负你很容易,但你想弄回来(很难)。而且他干坏事了,他可以什么都不管,不讲法律地瞎搞,很痛快。但你要维权呢,你不能破坏(法律)。走法院,又有一个时间和精力成本,维权的人不一定负担得起。

 就像一个人杀了人跑了,你没法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很可能几十年受害者就只能等着,对方也许还很猖狂。

    所以从人性的角度讲,法律是很不“公平”的。可社会没有法律的话,你要自己执法,那整个社会就乱套了。就个人来讲,这又是非常气人的,太不公平了。  

戏里他写出了人间正道,戏外他实名抵制于正、郭敬明抄袭_娱乐产业_社交娱乐

    毒药         :    《巡回检察组》里也会涉及这些讨论?

    余飞         :    后面会有这个讨论的。你要是自己去执法,就会面临问题,你哪知道标准?你执行到什么程度?每个人对标准的理解不一样,甚至有些疯子谁只要看他一眼,他就要搞谁,他觉得那就是公平。

 肯定还得有一个相对统一、规范的标准,和相应的执法机构来做才行。

    由不同阶层的代表探讨什么是正义  

    毒药         :    看《巡回检察组》里为儿子伸冤的母亲胡雪娥,就让我想到《三块广告牌》里的母亲。

    余飞         :    这跟那个还是有区别。我记得《三块广告牌》里那个事是很清晰的,那个母亲非常清楚知道她女儿受到伤害,她要讨回公道。《巡回检察组》里的胡雪娥可不是这么简单,背后的秘密可多了。

    胡雪娥是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出发,她对儿子的直接判断,认为她儿子不是这样的人。这也能代表很大一部分老百姓。他们不一定对法律那么了解,但对自己的家人很了解。  

 最后胡雪娥会非常明白自己做得对不对,后面还有非常震撼的情节。

戏里他写出了人间正道,戏外他实名抵制于正、郭敬明抄袭_娱乐产业_社交娱乐

    毒药         :    像这个案件它是贯穿始终的吗?

    余飞         :    我们这个戏的模式不是像传统模式那样一条线索,我们是请你吃“面”,一个展现整个社会生态的横切面。为什么有人开始看不懂?挑这样那样的漏洞,其实很多事情在后面都会解释。

 所以这个写法,有时候在前面阶段就有点吃亏。但是你要认真看,有非常多的悬念。

 你看一上来几个不同阶层的家庭,他们面临的困境。冯森的妻子被杀了,他在调查;政法委书记和他纨绔子弟儿子之间的关系;海平首富黄雨虹也出现了;然后就是胡雪娥。

 在前面短短一两集,这些线索基本全出来了,我们得把这些相关人物、事件都让你看见。这是一个面,不是一条线,过去我们写《重案六组》,一集就是两个案子,那很简单。破完案就完了,观众当然觉得很爽。

    到了《巡回检察组》这个剧,其实是一个论述题、证明题,最终要探讨的是正义是什么?而且是由不同阶层的代表来探讨。  

    毒药         :    很多人在聊第一场戏里送锦旗的段落,这是有新闻原型还是虚构的?

    余飞         :    我不是素材专门从生活中来的那种编剧,我更崇尚技巧。我们也做了大量采访,积累了很多资料,但真正写的时候并没有专门的案子一一对应。

 还是在生活中的阅历,综合起来,最后有了灵感、想法和设计。

    毒药         :    于和伟扮演检查组组长冯森,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但他也跟我们一般印象中的官员形象不太一样。

    余飞         :    你现在能看出来他有违法犯罪、违反纪律吗?没有吧。那为什么检察官就只能是一个样子呢?创作就是求新求异,都穿着制服,说话动都不动,那没意思。

 还有这个人身负血海深仇,身负巨大的怨气和委屈,儿子十年都不跟他说话,他还在忠心耿耿地为自己的信仰、职业服务,当他出现的时候,不应该有点异常吗?而且他儿子是东川省散打冠军,这爸爸能差吗?(笑)

戏里他写出了人间正道,戏外他实名抵制于正、郭敬明抄袭_娱乐产业_社交娱乐

    毒药         :    你最喜欢里面哪个人物?

    余飞         :    肯定最喜欢冯森,但其他相当多的人物我都很喜欢。因为每一个人都挺可爱,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像胡雪娥这一家,是最令人震撼的,但是米振东也很牛,跟胡雪娥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其实这些人几乎都紧紧地搅和在一起,我很难偏心,都是自己的孩子看哪个都觉得挺好。

    编剧就是西西弗斯加普罗米修斯    

    毒药         :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刑侦剧经验的编剧,你怎么把这种经验带到《巡回检察组》当中呢?

    余飞         :    写这部戏有点像当整理专家。我们装修房子,家里东西特别多,我太太请了一个整理专家,把衣服、厨房都摆得井井有条。     实际上这个戏我就扮演了这种角色。我要把这么多人和事,从哪开始,到哪结束,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是非常复杂的。  

 但这是编剧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面临海量的信息量,你要把它组成一个好看的图。

 所以我们原来有47集,写到37集时,后面十集我写了六遍,怎么也收不了尾。

    毒药         :    那最后怎么解决的呢?

    余飞         :    这不就解决了吗?(笑)尝试了六次,用不同的方法结尾。现在这个结尾基本上大家都还挺满意,我也认为还不错。

    毒药         :    你当年入行时也会有一个迷茫期吧?

    余飞         :    很长时间都没有觉醒,属于一个打工仔的状态,人家让你怎么写你就怎么写。我是1997年开始写剧本,应该是到2005年左右吧,某一天突然间觉醒了。

 当时写一部戏,我开始知道什么是好,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了。

    毒药         :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余飞         :    因为我认识了我老婆,我要在她面前表现,突然间就明白了。(笑)

    毒药         :    但这是两码事吧?

    余飞         :    她激发了我,我想追上她,所以就拼命地表现,后来发现居然我能写成这样?

 我没看过什么书,(当时)也没什么文化,学的是理科,不是文科,但我就这样悟到了。虽然后来还遇到很多困难麻烦,但那以后,你就有你自己的标准了。

 第一,这个创意行不行。不管是一场戏还是几十场,戏的创意有没有独特视角?

 其次,阐述这个创意的人物、对白等内容是不是自洽?而且是带有独特风格的一种自洽。

    毒药         :    你曾提到过未来AI的发展,可能代替人类写剧本,所以你要抓紧时间写剧本赚钱,这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余飞         :    认真的。现在发展太快了,现在最新的量子计算机比过去最好的计算机都快多少倍啊,原来需要6亿年才能算出一个结果,现在200秒钟就算完了。如果手机里装的都是这种东西,你想想我们还干得过吗?

    毒药         :    所以你更相信逻辑和计算。

    余飞         :    因为电脑穷尽一切世界上编出的故事,一瞬间就全都明白了,把人类所有的情感、矛盾全都弄明白,每分每秒再不断演化尝试,那它编个故事来骗骗你,我觉得不是很难。

    毒药         :    干编剧这么久,有没有特别厌倦的时候呢?

    余飞         :    我厌倦很久了,就不想干活。编剧基本没什么休息时间,我现在休息最多不能超过一个星期,如果这个星期完全没有想业务上的事,我马上就会开始惊慌。

 编剧像什么呢?像西西弗斯和普罗米修斯的结合。一面一个老鹰在不断吃你的肝,同时你还不断往上推石头,但你确实又为别人带来了火种。      



27
175
0
69

相关资讯

  1. 1、国外研究人员成功在食物中生成石墨烯有助研发可食用传感器3063
  2. 2、全国首条石英晶体谐振器智能化生产线投产567
  3. 3、​颜学庆教授和卢海洋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提出激光驱动光子对撞机新方案946
  4. 4、为缓解劳力不足,日本种水稻用上智能插秧机和无人机4778
  5. 5、国内首家!阿里巴巴平头哥正式开源低功耗微控制芯片设计平台2188
  6. 6、思源电气支持北京君正全盘收购ISSI,形成处理器+存储器新格局2730
  7. 7、5G加速布局,承载网搭建基础3393
  8. 8、立昂微电子成功拉制出浙江省首根量产型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单晶棒4815
  9. 9、恩智浦半导体发布两款微处理器iMXRT1010和iMX7ULP663
  10. 10、传感器与可穿戴设备,如何相辅相成解决市场制约瓶颈?1384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