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_台词

原标题: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

近几年电影中都流行"普通话+方言"的台词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丰富电影的层次,又能够更接地气的表演。但是不标准的"假方言"却降低了电影的档次,听完之后尴尬无比。

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_台词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比如《夺冠》当中,彭昱畅是江西省人,而黄渤是山东省人,两个人在剧中说方言带有浓重的口音。不仅表现不出独到的效果,反而还让原本的腔调变了味。

这样的台词比普通话多了分生硬感,影响观影体验,而且拉低了电影作品的质量。

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_台词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电影《天下掉下个UFO》中,黄渤也说了假方言。喜剧天赋方面,黄渤的表现力无可挑剔,但是蹩脚的方言却让当地人听得怪尴尬,不少网友甚至表示不会说就不要硬说。

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_台词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还有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九亿,那个方言同样是不敢恭维,当地人听了之后都表示不知道听了啥。可见说方言也有其他误区,那就是细节差异,当地人讲话的语调都有差别,更别说演员现学的方言了。

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_台词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此外,陈建斌在《无名之辈》中的方言也榜上有名。他那一口不带贵州味道的贵州话,讲来生硬,听得无奈,大大降低了观众们的观影兴趣。

如果台词表现得更加自然一些,《无名之辈》还能更夺目!

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_台词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过于做作的模仿只会让台词表现失去灵魂,并不能增添电影的趣味性。

尤其是近日大火的电影《八佰》,杜淳在其中的假方言表演更为明显。观影的观众一直以为杜淳演的是一个大舌头团长,谁知道杜淳讲的是广东话,很多观众都表示口音痕迹太重听不出来,让人出戏。

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_台词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对比《八佰》中方言讲得不错的魏晨,他原本是兰州人,但在电影中他讲的陕西话就比较自然顺畅。而且口音也比较轻,单个字词发音也标准,观影过程中看得非常过瘾。

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_台词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八佰》最大的特色就是五湖四海的军人聚集在一起,为了展示这样的独特性和真实性便以多样化的方言来演绎。为此,导演也有考虑当地人演当地方言,但是有些是处于角色的考量,演技是超越台词表现的。

 怎样处理才能避免"假方言"的尴尬呢?

其实,电影当中方言表现最自然的情境就是"角色本身在模仿方言",但是这样的设定还是比较少的。

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_台词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有网友表示当地明星演绎当地方言是最恰当的选择,也有网友表示说不来就直接换成普通话。另外,还可以避重就轻选择具有语言天赋的演员来演绎角色。

电影里“假方言”频出,口音巨尴尬,方言模仿不来还不如不说_台词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比如圈内的白百何、文章、张国立、李保田这类语言模仿能力较强或者学习能力较强的演员来出演,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观众跳戏。

总而言之,蹩脚的方言才是电影中的"罪魁祸首",一定要想尽办法规避这样的听觉灾难。否则,只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4
193
0
40

相关资讯

  1. 1、5年回首,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前行之路4936
  2. 2、高压电磁阀厂家未来的市场走向1057
  3. 3、瞄准大饼百度进军智慧医疗产业3135
  4. 4、各新基建协同作用,助卫星互联网加速发展484
  5. 5、Imagination中文技术社区2606
  6. 6、IFR报告:工业机器人销量仅上涨1%,车市遇冷成诱因4261
  7. 7、中国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势在必行1289
  8. 8、UML软件分析与建模技术在嵌入式指纹门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146
  9. 9、图尔克FS+流量传感器功能有哪些3066
  10. 10、印度新能源汽车市场这块“蛋糕”挑逗了谁的“味蕾”?319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