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lang是由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所辖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室开发,目的是可以应付大规模开发活动的程序设计语言和运行环境。Erlang于1987年发布正式版本,erlang是函数式语言,提供了9个9的稳定性和超高并发并发性能,于1998年发表开放源代码版本。
Erlang是运作于虚拟机的解释型语言,在程序设计范型上,Erlang属于多重范型编程语言,涵盖函数式、并行及分布式。循序运行的Erlang是一个及早求值,单次赋值和动态类型的函数式编程语言。特别是在实时系统应用上,如移动电话交换机计费系统。
Erlang特性
Erlang是一种函数式语言,使用Erlang编写出的应用运行时通常由成千上万个轻量级进程组成,并通过消息传递相互通讯。使用 Erlang来编写分布式应用比其它语言简单许多,因为它的分布式机制是透明的,即对于程序而言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分布式运行。Erlang运行环境是一个 虚拟机,有点类似于 Java 虚拟机,代码一经编译,同样可以随处运行。它的运行时系统甚至允许代码在不被中断的情况下更新。另外如果需要更高效的话,字节 代码也可以编译成本地代码运行。
并发性:Erlang具有超强的轻量级进程,这种进程对内存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并且它没有共享内存和通过异步消息传送的通讯。Erlang支持超大量级的并发线程,并且不需要操作系统具有并发机制。
分布式:Erlang被设计用于运行在分布式环境下。一个Erlang虚拟机被成为Erlang节点。一个分布式Erlang系统是多个 Erlang节点组成的网络(通常每个处理器被作为一个节点)。一个Erlang节点能够创建运行在其它节点上的并行线程,而其它节点可以使用其余的操作 系统。线程依赖不同节点之间的通讯,这完全和它依赖于单一节点一样。
软实时性:Erlang支持可编程的“软”实时系统,这种系统需要反应时间在毫秒级。而在这种系统中,长时间的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 ti on)延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Erlang使用了递增式垃圾收集技术。
热代码升级:一些系统不能由于软件维护而停止运行。Erlang允许程序代码在运行系统中被修改。旧代码能被逐步淘汰而后被新代码替换。在此过渡期间,新旧代码是共存的。这也使得安装Bug补丁、在运行系统上升级而不干扰系统操作成为了可能。
递增式代码装载:用户能够控制代码如何被装载的细节。在嵌入式系统中,所有代码通常是在启动时就被完全装载。而在开发系统中,代码是按需装载的,甚至在系统运行时被装载。如果测试到了未覆盖的Bug,只需替换具有Bug的代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