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这一思想与AI能碰出怎样的火花?

为了更广泛地适用,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立场需要来自中国和日本等非西方地区和文化的观点。在该研究中,研究者提出,由于和谐的概念在东亚文化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它对设计社会公益的人工智能的挑战的适用性,将和谐的概念加入到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讨论中是非常有益的。研究者提出,构建和谐人工智能的核心挑战是让智能系统变得有技巧,同时也要有技巧地设计和使用这些系统。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要想成为有技巧的系统,就需要对其所处的具体情境及其社会和伦理影响有高级的敏感度,并有能力大概推断出与之交互的人的情绪和认知状态。本文以“Harmoniz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ocial Good”为题于2020年9月1日发布于《Philosophy & Technology》杂志上。

和谐社会这一思想与AI能碰出怎样的火花?_人工智能_机器人


    研究开展  


人工智能(AI)及其子学科机器学习(ML)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尤其是训练深度神经网络的技术,已经成功地从研究实验室跳到了各个行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每天被数十亿人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考虑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的许多应用领域,从早期癌症检测到自主汽车和机器人,这种影响在未来几年和几十年内可能会变得更大。然而,技术进步并不是决定性的,而是可以也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和道德方式来塑造。


刻画这两个名词的含义,以及如何实现这两个名词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是应用伦理学领域的学者们的目标和使命,称为 "人工智能伦理学"。在过去的几年中,该领域中来自民间社会、工业界和政府的实体提出了大量的人工智能伦理原则。


事实上,提出的原则清单非常多,以至于很难追踪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研究方向。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有人将所提出的原则浓缩为一个 "伦理人工智能五大核心原则 "的框架:有益、非有害、自主、公正和可解释性。前四条是来自生物伦理学的著名原则,而最后一条,即可解释性,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特有的新原则引入的。


哪一个核心伦理原则反映了东方哲学传统,并且可以成为一个概念框架内的宝贵资产,以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发展和使用?


研究者提出的答案是 "和谐"。"和谐 "这个概念起源于音乐,后来被孔子应用于社会。自中国大哲学家时代起,和谐就成为东亚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由于研究者自身的视角,研究者主要关注和谐在日本社会中的作用,并希望邀请中国学者补充他们的观点。研究者想提出的是,深入探讨和谐的一般哲学概念及其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是一项值得努力的工作。哪些具体的和谐维度和解释是最理想的,在技术上是可操作的,应该在这个总体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讨论。


为了论证和谐的重要性及其对人工智能技术伦理化挑战的适用性,研究者首先要仔细研究和谐的实际含义,这个概念的起源以及如今在哪些语境下使用。和谐的概念是多形式的,在许多不同的领域都有使用--从音乐、数学、艺术到复杂的系统和社会。然后研究者将和谐的理解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首先,研究者提出了日本人与AI和谐社会的构想,由Tohkura一一提出,并在日本政府关于“社会5.0”的第五个科技基础计划中表达。


和声概念的起源在于音乐。它的词源以希腊语为基础,反映了这一点。当个体的声调通过他们的关系和差异创造出整个和弦时,他们自己通过这些相互关系和他们在整体中的位置来获得自己的身份。在和谐系统中,实体的绝对地位因其静态和动态关系的重要性而相形见绌。一提到动态关系,研究者就有了一种节奏。声调的协调构成了音乐和谐的水平维度,而节奏则在乐谱的垂直方向流动。再一次,节奏的本质不在于元素(音调),而在于它们的时间关系,从而产生一个共同的重复模式。


在这个时代,数学与和谐紧密相连,没有和谐,根据毕达哥拉斯人的说法,宇宙就不可能存在。这一和谐宇宙学的世界观被他的老师柏拉图所认同,他认为正多面体(柏拉图固体)是与宇宙所有元素相联系的和谐人物。将近2000年后,约翰尼斯开普勒在他的研究中基于这个思想发展了他的柏拉图式的太阳系固体模型。

和谐社会这一思想与AI能碰出怎样的火花?_人工智能_机器人


 图为黄金比率:各部分之间的比率等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率

和谐社会这一思想与AI能碰出怎样的火花?_人工智能_机器人


 图为Fibonacci螺旋:逼近调和的黄金比


和谐观在儒家哲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孔子来说,和谐反映在理想的人际关系中,而不是关注音乐关系,而是注重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可以被认为是人与天堂之间的主要关系的反映,并且既存在于个人之间(人际关系),也存在于个体内部(个人内部)。特别是家庭作为人类学习如何与他人互动和恰当地与他人交往的社会核心,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平衡是适当地权衡事物,从而建立稳定的关系的行为。儒家社会和谐的概念与研究者以前提出的音乐、艺术和数学中关于和谐的抽象定义是一致的。


音乐、数学、艺术和社会中关于和谐的讨论显示出多种共同点,例如强调平衡的关系、协调的相互作用、基于规则的美学与主观美学之间的联系以及一般和特殊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也有不同之处。音乐与社会和谐是随着时间而展开的动态属性,是由不同的主体共同构成的,而数学与文艺复兴艺术中的和谐概念则是以静态比例为基础的。AI作为一种技术与人类进行动态交互的能力是不同的,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工件。因此,研究者将关注和谐的社会视角(正如前面所介绍的,受到音乐观念的影响)。


“超级智能社会”的技术支柱被认为是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结合。他们应该被部署到满足人类需求和支持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活动,从制造业(类似于德国的工业4.0)到运输,医疗保健,销售和公共服务。

和谐社会这一思想与AI能碰出怎样的火花?_人工智能_机器人


 图为走向欢乐社会的社会阶段


AI是一个特殊的技术领域,因为它的不同的后代处理和调解更多类型的关系,可能比任何其他技术纪律。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应用于卫星图像可以让研究者从新的角度看到地球,而社交媒体平台则应用机器学习来调节用户的社会互动,例如自动检测仇恨言论。应用于健康和健身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创造了新的镜片,让研究者观察、解释和改造自己,最后,对话人工智能系统与人类用户进行直接交互。

和谐社会这一思想与AI能碰出怎样的火花?_人工智能_机器人


当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伦理学家为了社会利益而讨论人工智能时,他们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应用领域,这些应用领域通常对教育和保健等社会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然而,人工智能在个人层面上也可以发挥良好的社会作用,如社会辅助机器人领域的广泛研究所证明的那样。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把人与人之间的良好社会行为描述为亲社会行为。


人工智能系统鼓励人与人之间的亲社会行为,甚至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本身,可以间接地导致社会良好的结果。然而,与直接以教育和保健系统等社会系统的良好目的为目标的系统相比,这些间接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涉人员。帮助有不道德或无知目标的人的人工智能系统也会产生社会弊病。避免不良结果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对系统进行规划,使其始终考虑它自己的亲社会行为或它所调解的亲社会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包括在人类互动伙伴的直接社交圈之外的人。


本着这种人在循环的精神,协调人工智能系统不仅需要适应人类的行为和偏好,也需要适应人类的行为和偏好,也就是让用户有机会直接告诉用户他们的偏好和不喜欢什么。


为了支持研究者的建议,和谐应该被看作是人工智能伦理的一个额外的核心原则,研究者主张三个命题:(1)它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观点,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系统的背景下。(2)它尚未纳入其他核心原则之一。(3)它本身并不包括其他原则。考虑到核心原则中应包含有价值的观点,研究者得出结论,和谐及其先驱塔特应作为人工智能伦理的另一个核心原则。


研究讨论


该研究的目的是邀请大家讨论和谐概念能够给伦理人工智能的讨论带来的新视角。和谐在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文化中尤其受到重视,但研究者已经表明,这一理念对古希腊人以及研究者对和谐的不同使用背景进行了概括,发现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关于均衡的关系和相互作用,这些关系和相互作用产生了秩序、平衡和美观的现象。所关注的关系既是特殊的,也是一般的。这些对立面之间的中介是塔克特,它是一种根据具体情境深思熟虑、理智行事的能力,是将事物按比例和顺序排列的能力。在社会和教育等人际交往领域,Takt使研究者能够感知对方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并在行动中考虑到避免冲突和冒犯。


研究者认为,构建和谐的人工智能的核心挑战不仅是让智能系统变得有技巧,而且要有技巧地设计和使用这些系统。一个人工智能要想成为有技巧的人工智能,它需要能够对它所处的特定情境及其社会和伦理影响具有高级敏感性。此外,有技巧的人工智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大致推断出与之交互的人的情绪和认知状态,以及不同可能的行为可能对人类产生的影响的模型。在建立一致性这个维度上,应用于调解人与人之间互动的人工智能系统,如社交网络中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通过选择向他们展示哪些帖子和新闻,在连接具有相同观点和世界观的人(统一性)和持有不同观点和世界观的人(多样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应用于个性化新闻,以及更普遍的信息源的智能系统,也处于类似的位置,需要在显示直接目的的结果和扩大视野的结果之间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


对于与人工智能的技巧性自然交互,研究者认为,应用信息学,尤其是机器学习的技术来定量研究人类在对话中的行为的对话信息学研究领域将有很大的用处。与聊天机器人和目前的数字助理相比,它特别关注人类活动中通过细微手势等非语言交流表达的默契层面。最近人工智能的进展带来了一整套基于深度学习的强大工具,用于姿势识别、语音识别、活动识别、推断语音前言和面部表情中的情感相关性,以及其他人类感知方法。虽然这些能力为智能系统适应研究者预测的情绪状态并采取体贴的行动打开了一扇门,但它们也可能被过度使用,使人们感到被机器或虚拟头像模仿情绪所欺骗。理想与不理想之间的边界有时很窄,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受影响的人


在节奏和步调的和谐维度上,研究者主张智能系统应该始终适应人类的步调,而不是相反(以人为中心)的格言。这既适用于人类与技术交互的微观层面,如对话和协作中,也适用于人类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宏观层面。对于那些呼吁必须通过技术提升与机器竞赛的叙事,研究者应该谨慎对待。并不是因为这种科学方向在原则上会错,而是因为人类需要跟上人工智能的步伐,从而被人工智能推着走,而不是自主选择如何自我实现和发展的框架是错误的。


最后,研究者建议在人工智能系统的核心伦理原则中加入和谐原则。由于和谐的概念在中国和日本等亚洲文化中尤为盛行,因此将其纳入到人工智能系统伦理的核心目标和价值典籍中,可以引导研究者将东方的观点更有力地纳入到目前以西方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伦理领域,并对研究者如何在全球化社会中应用人工智能为社会谋福利产生更普遍的理解。


参考文献:Nicolas Berberich, Toyoaki Nishida & Shoko Suzuki Harmoniz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ocial Good  Philosophy & Technology 613–638(2020)



30
176
0
48

相关资讯

  1. 1、首日票房大破2.4亿,独自扛起超过8成票房,《毒液》终于爆发3248
  2. 2、他从小演员逆袭成影帝,娶身家上亿女富豪,儿子完全不像他1503
  3. 3、电影产业发展研讨会举办肯定电影对城市影响3654
  4. 4、《温暖的抱抱》暖心的大笑献给孤单的你,看完开心一整天4668
  5. 5、《啊朋友还钱》曝焦恩俊剧照颠覆出演“衰仔”3288
  6. 6、林青霞素颜逛商场,被偷拍后脸色大变,带着保镖当场离去4878
  7. 7、《天盛长歌》顾南衣身份揭秘,他才是秋明缨的亲生儿子,一生悲催3309
  8. 8、《非你莫属》开暑期实习生专场张绍刚回忆当年1810
  9. 9、演员伊势谷友介被起诉辩护律师为其申请保释_日本1638
  10. 10、院线电影《再见北京》后期制作中,导演曹茜茜为电影品质保驾护航341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