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如懿传》大结局,心下凄然,忍不住又找来多年前看过的小说,再次重温。
最是断肠当是懿薨逝噩耗传来这幕,此时,皇帝终于意识到自己是真的失去如懿了,也是这一刻才恍然明白,那个人,已然刻入骨髓。
如懿被赐名时说,懿,一生一次情意动。
在暖阁,如懿写下“懿”字,转头看着静静待在自己侧后方的弘历,眼波流转。阳光透过窗棂,洒下来,如此的岁月静好。
这一生,这个男人便是如懿唯一闺心深系的少年郎,是不管不顾都要走到其身边,执手一生的有情人。如此执着,怪不得太后亦说,不贪恋权势后位,不算计君心恩宠,这个女人唯将情分进行到底。
只是,一生只为帝王钟情的如懿,却为何病重弥留也不想透露一丝消息给他,就连唯一与他一起入画的帝后人像都要绞毁,临了,只言片语也不为他留下?
不是说好了,生同衾,死同穴吗?
想来那帝王作为夫君,那么任性,把她的爱当做理所应当,他私心以为不管他何种作为,如何匪夷所思,纵使冒天下人之大不韪,他的如懿也会懂他,容他,支持他。
想当初,只为他一句前朝后宫,情势所迫,她吞下所有冤屈,怨念,入冷宫三年;只因他一句万人之上,孤独落寞,她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他的身边。
他怕是从来没想过,那个说要陪他永永久久的人会有一天戛然而去,在那九天之巅独留他一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他何尝不知道,她本无心为后,只是一心想要与他,生同衾死同穴,死生不离。
而当时的如懿呢,满心满眼皆是情起少年时的帝王呀,她哪里会知道,情到浓时情转薄,哪里会明白世间的情意抵不过岁月流年呵,哪怕是情深如许,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也只需一个转眼,一个须臾。
几番探究,只怕是缘于皇帝与如懿虽是帝后,但也是世间夫妻,而皇帝却听信人言,疑心频生,对如懿几番私心揣度,皆令她如坠百尺寒潭,感情就在这日渐消磨中,烟消云散。
凌云彻几次救如懿性命,皇帝便疑心其对如懿有不轨之情,同时疑心如懿对其也是暗生私情,命人多次调查未果,却一意孤行阉割凌云彻,更是送至如懿眼前当差,还美其名曰以堵后宫悠悠之口,周全如懿清誉。
作为夫妻,对如懿不复信任,疑心在前,不容辩白,诛心在后,如此自私跋扈,信任皆无,这般无情还如何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恐怕纵使勉强维系,也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了吧?只是如懿这般为情宁折不弯,恐怕也只有断发决绝才可平息心中悲愤。
再则,作为帝王,大多性子孤傲,有着不容他人质疑的尊严,可是作为夫妻间的情长维系,最重要一条难道不是互相尊重,彼此迁就?为求夫妻恩情永续,无外乎举案齐眉,相扶相携,若一方只一味索取,一方总妥协退让,长此以往,只怕是只余主仆,君臣之份,哪里还有半点夫妻之情?
而不无讽刺的却是,皇帝还总是埋怨,后宫众人皆是胭脂俗粉,行为举止多唯唯诺诺,曲意奉承,无一丝情趣可言。如此不自知,不自省,难怪如懿会在挥刀断发之时一针见血:后宫倾轧,所有的阴谋算计难道不是全因你而起?
若非皇帝的自私虚伪,何苦填了那么多性命进去?兜兜转转一生,到头来一切成空,所有争斗全无意义,可怜多少青春韶华,为了这种刚愎自用,自私虚伪,薄情寡性之辈,不是蹉跎是什么呢?
归根结底,帝后夫妻,皆要先论君臣主仆,再论夫妻,君为妻纲,一言九鼎,圣心欢愉则鸡犬升天,一世荣华;雷霆圣怒则九族灭门,斩草除根。对于一心追求平等自由的如懿来讲,最后落得心灰意冷,离心离德,难道不是意料之中?
放在如今,这难道不是身份悬殊,三观不合?分道扬镳的结局怕是早已注定吧?
皇帝呢,人生恍惚十数载才终于明白,原来如懿才是那个让他一世放心之人。因为她总是站在他身后最坚定的地方,所以,他放肆,恣意,甚至是挥霍,都是有的放矢,从来没想过节制。殊不知纵使情深似海,日夜消磨也难抵逝水如斯,徒留遗憾。
原来南方的绿梅在这紫禁城终究是水土不服,难以成活;而乌拉那拉氏亦是与这深宫内院相斥相克,八字不合。
末了,那个牵绊一生的人,临终所求竟然是许她来生,三生三世,永永远远,自由自在。如此坚决,那你侬我侬的昔日景象岂非像极了镜花水月,虚浮幻象?
至此,帝后终于陌路殊途。说好的生同衾,死同穴,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换来的却是断发为祭,相决相忘,不复再见;郎骑白马傍垂杨,妾折青梅倚短墙,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识君即断肠,到头来也不过是曲终人散,空余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