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襄
?
?
在电影《死亡诗社》中,文学老师约翰·基汀告诉学生:“金融,工程,建筑,计算固然很重要,那是我们生存的条件;但诗歌,浪漫,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原因。”作为喜剧演员的罗宾·威廉姆斯总能在电影中振聋发聩,欣赏他的作品,就像踏上了一场洗涤身心的治愈之旅,以致于这位“治愈大师”自杀的消息传来时有人感慨:我的心理医生抑郁自杀了......
?
?
罗宾·威廉姆斯的父亲像无数美国男性一样喜好脱口秀,所以,《今夜秀》成为了罗宾的喜剧启蒙。母亲则是一位浪漫的法国女人,她常常做出夸张的搞怪动作,用滑稽的笑话逗乐小罗宾,而这也成为了他早期幽默感的来源。
?
?
其实,儿时的罗宾有些孤僻,没有太多的小伙伴愿意和他玩耍,于是,他便学会了自娱自乐,他会赋予玩具士兵不同的角色,还会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讲话。罗宾·威廉姆斯在成为演员后塑造的那些絮絮叨叨略带神经质的经典角色在这里已初见端倪,他在《早安越南》里扮演过一个为了排遣孤独而自言自语的DJ,在《家有杰克》演过一个患有早衰症而被人排斥的“怪叔叔”。
?
?
不过,高中时的罗宾却希望成为一名外交官,因此他选择在大学主修政治,后来,罗宾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热情所在,痴迷演戏的他随即转入朱莉亚学院,从此踏上了演艺之路。毕业后,罗宾在电视剧《莫克与明迪》中扮演过外星人一角,奥巴马称他是独一无二的外星人。
?
?
罗宾·威廉姆斯最让影迷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一系列“心灵导师”的角色。他是《死亡诗社》中鼓励学生拷问人生意义文学老师,是《心灵捕手》中拯救数学天才的心理学教授,也是《心灵点滴》中主张“快乐疗法”的精神科医生......
?
?
其中,《死亡诗社》以9.0的高分入围豆瓣电影TOP50,他所扮演的约翰·基汀老师勇于打破传统名校严肃刻板的氛围,他会带领学生聆听死亡的声音,鼓励学生宣读人生理想,虽然挑战权威往往会付出流血的代价,却也足以带来深刻的反思与共鸣。
??
戏里戏外他都是“心灵导师”的模样,但这并不代表一味退让和毫无原则。1992年,罗宾为迪士尼电影《阿拉丁》中的精灵一角配音,电影上映后大获成功,而罗宾的配音演绎被很多人认为是整部电影的灵魂。
?
?
而电影之外,迪士尼未经罗宾同意便将他的声音用于广告,罗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并不愿意变卖自己的声音。随后,迪士尼向其道歉,为了表示补偿,还为他送上了一幅毕加索的作品
《哭泣的女人》。但在外人看来,迪士尼献上此画更像是对于罗宾的讽刺。罗宾的朋友曾表示,罗宾·威廉姆斯一度想上电视现场烧毁这幅画以表抗议。
?
?
人们不知道的是,罗宾抑郁多年,还常年与酒精、可卡因作斗争,后来还患上了失智症,这种病会让患者变得身体僵硬,导致走路不稳、产生幻觉和焦虑。在拍摄《博物馆奇妙夜3》时,罗宾已处于崩溃的状态,他时常会不受控制的啜泣,难以记住台词,哀痛自己无法再有趣起来,丧失求生欲的罗宾·威廉姆斯最终选择了自杀。
?
?
罗宾去世后,家庭矛盾才刚刚开始爆发。他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向法官诉苦,丈夫死后没几天,三名子女便进入房间搬走父亲的遗物。而子女却向法官表示,继母无权阻止他们的行为,她企图将名表归类于“珠宝”品项的行为无疑是不合理的。罗宾·威廉姆斯以结束生命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痛苦,而活着的人似乎还有打不完的战役。
?
?
喜剧演员更容易得抑郁症吗?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是,当一个以搞笑著称的演员陷入抑郁的阴霾,无疑更让人唏嘘。“喜剧之王”卓别林、“憨豆先生”罗恩·阿特金森、“变相怪杰”金·凯瑞......这些响彻影坛的喜剧大咖都像罗宾·威廉姆斯一样饱受抑郁症的折磨,或许,荧幕前的搞笑只是他们作为喜剧演员的职业素养,从来就无关悲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