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工业4.0”翅膀打造龙头企业
推出湖南首台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专利数量居国内同行第二位
近日,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贺礼(右)和技术工程师一起研究产品技术创新。长沙晚报记者黄启晴摄
时下,长沙智能制造发展方兴未艾,众多机器人企业在此聚集。如何从中脱颖而出,发挥龙头示范效应?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贺礼认为,除了通过实施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做大做强企业自身外,还要通过平台建设辐射本地企业、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在长沙的创新和扩散。
贺礼口中的平台,正是今年该公司与长沙市人民政府、德国西门子共建的湖南工业4.0(中南智能)创新中心。目前,该创新中心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明年一季度正式开业营运,届时将为本地孵化和培育更多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
产品创新
专利数量在智能制造领域排全国第二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长沙雨花经开区的中南智能,看到众多技术工人正在为一台航天打磨机器人进行调试。
作为省级国有智能制造平台,中南智能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为核心,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覆盖了国内“陆、海、空、天”四大领域,是国内应用领域最广的机器人企业。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达1.4亿元,营收逾5000万元。
“我们通过不断自主创新,推出了湖南首台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长沙一号’,结束了国外品牌在汽车制造等高端行业的垄断。”贺礼说,以汽车智能装备系统产品为例,产品从简单的系统集成工作站逐渐向复杂的智能化车间和工厂演变,机器人技术从计算智能逐渐向感知智能的方向发展。比如应用在湖南猎豹汽车玻璃涂胶生产线上的“长沙一号”,可实现喷涂、码垛、上下料等工序全部智能化,并能做到精准测量、精准涂胶、精准安装。
“能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得益于我们在自主研发上的投入。去年,中南智能的专利数量在智能制造领域排名全国第二。”贺礼说,公司目前拥有专利近200项。未来3年,公司还将通过“3个1000”的工程(即培育1000名行业优秀工程师、产出1000项专利和知识产权、服务1000家有代表性的客户)来保证公司的创新能力。
打造最先进的工业4.0技术创新平台
今年3月,长沙市政府、德国西门子、中南智能三方共建湖南工业4.0创新中心,共同致力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与发展。创新中心预计明年一季度正式开业营运,将依托中南智能丰富的行业经验、最广的应用场景,结合德国西门子先进的工业4.0技术,为本地孵化和培育更多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商。
“创新中心最核心的技术是数字化双胞胎技术。通俗地说,就是以数字化方式拷贝一个物理对象,模拟对象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对产品、制造过程乃至整个工厂进行虚拟仿真,从而提高制造企业产品研发、制造的生产效率。”贺礼说,这项技术可用于产品的智能升级、生产的智能升级、服务的智能升级,帮助客户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降低整体成本。
标准化建设
牵头筹建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目前,我们已获批牵头筹建湖南省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贺礼说,今年11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复同意成立第一届湖南省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就挂靠在中南智能。
“标准化是行业互联互通的关键,要在一个行业内实现智能制造的大范围覆盖,标准化必须先行。”贺礼说,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他们都意图建立自己的标准并将其推广至全球,以维系对制造业的主导权。而作为省级国有智能制造平台,中南智能也将抓住智能制造标准化的机遇,致力于本地乃至全国的标准化建设,并抢占全球制造业的主导权。
对话
记者:湖南工业4.0(中南智能)创新中心运营后,对长沙智能制造发展有何帮助?
贺礼:创新中心将面向长沙所有企业,提供各种层次和各种形式的知识、技术和产品服务。通过创新中心的建设和运营,中南智能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其作为湖南智能制造省级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完成省、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同时,极大地吸引和促进西门子公司在长沙设立独资的区域分中心,多方助力长沙市构筑智能制造高地,大幅提升长沙智能制造产业综合竞争力。
记者:对长沙“千人帮千企百日大行动”有何期待?
贺礼:长沙智能制造市场潜力大,应该充分挖掘。希望市委、市政府可以深入了解企业需求,重点围绕智能装备和产品、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领域,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选择一批像中南智能这样有基础、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在省、市进行大力推广。充分发挥智能制造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信息交流与对接合作的桥梁作用,为企业搭建智能制造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