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硅晶供不应求潮持续上演巨头纷纷上调产品价格

近期半导体硅晶圆缺货潮持续上演,硅晶圆巨头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全球第一、第二大硅晶圆厂商日本信越半导体、日本胜高科技相继调升2018年第一季报价。第三大硅晶圆厂商环球晶圆董事长徐秀兰日前也表示,2018年-2019年各规格硅晶圆供应将持续吃紧,且价格涨幅不会太小。


 供需延续“剪刀差”


2017年以来,全球硅晶圆持续呈现供需失衡态势,报价涨幅在15%-20%,预计2018年硅晶圆报价将上涨两成。中泰电子分析师郑震湘认为,全球硅晶圆供需“剪刀差”将延续至2020年。2018年硅晶圆需求缺口在10%-20%。在12英寸、8英寸硅片涨价后,6英寸硅片也可能涨价。


半导体硅晶供不应求潮持续上演巨头纷纷上调产品价格_行业应用_LEDs


在各规格硅晶圆中,12英寸硅晶圆占比超过70%。据IHS Markit报告,随着智能设备高速发展,对CPU/GPU等逻辑芯片及存储芯片的需求保持旺盛。这些芯片大部分采用12英寸晶圆制造。未来对大尺寸硅片的需求将进一步上扬。


中泰电子分析师佘凌星介绍,目前全球12英寸硅晶圆总产能为550万片/月左右,而92%以上产能来自日本信越半导体、胜高科技、环球晶圆等前五大硅片厂。目前宣布扩产幅度为4%左右。根据统计数据,国内投产12英寸晶圆厂达到10家,产能62万片/月。在建12英寸晶圆厂项目15个,在建产能超过81万片/月。预计12英寸硅晶圆的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IHS Markit预计,2018年半导体硅晶圆面积将增加4.5%。环球晶圆董事长徐秀兰则表示,不考虑投资新厂,也没有扩产计划,而是让既有生产线释放最大生产效率。


 国产化持续推进


大尺寸硅晶圆是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关键材料,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一大短板。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中国大陆半导体硅片供应商主要生产6英寸及以下的硅片,具备8英寸硅片生产实力只有两三家,而12英寸硅晶圆则一直依赖进口。大尺寸硅片规模量产难度大,主要技术障碍在于集成电路相关工艺对硅片中硅的纯度要求极高,以及硅片尺寸上升所带来的良品率问题。


2015年,中芯国际前创始人张汝京参与投资成立上海新昇,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12英寸硅晶圆厂。上海新昇12英寸硅晶圆项目总规划产能为60万片/月,原计划一期15万片/月的产能在2018年年中达产,全部产能于2021年满产。


不过,上海新阳董秘杨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因上海新昇管理层变动及拉晶炉设备订购难等因素,上海新昇的实际达产情况不及预期,目前实现的产能仅为5万片/月左右。


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6月30日,张汝京辞去上海新昇总经理职务,上海新阳董事长王福祥也不再担任上海新昇董事长,但两人均保留董事席位。上海新阳持有上海新昇27.56%股份。


深耕光伏单晶硅片多年的中环股份则与无锡市政府、晶盛机电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投资建设集成电路大硅片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0亿美元,一期投资约15亿美元。


本文摘自:中国投资咨询网

4
14
0
18

相关资讯

  1. 1、中国智能制造的未来或将占据全球主导地位136
  2. 2、Linux内核使用gdb调试4942
  3. 3、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过程讲解1909
  4. 4、基于可重编程平台设计的FPGA数字显示方案实现降低系统成本3371
  5. 5、运算放大器MAX9617/MAX9618的关键特性和功能应用3176
  6. 6、对比全球智能机器人,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日臻完善!2465
  7. 7、直接数字合成器AD9914的主要特性及评估板的使用550
  8. 8、工业生产结构继续优化,多数行业保持增长4534
  9. 9、未来,烟草机械以“智”取胜5029
  10. 10、我的电压参考源设计是否对湿度敏感?控制精密模拟系统湿度和性能的方法158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