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香港电影里“打拼”的内地配角演员,其中三位已经“封神”
我们都知道,来自内地的李连杰、赵文卓、吴京等人,都是凭借香港电影成名。除他们之外,在香港电影的繁荣时代,在港片里还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内地配角演员。
香港电影里的很多配角其实都出生于内地,比如吴孟达、秦沛、午马、林雪等人,不过这些大咖并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他们虽生于内地,但都在未成年时就随家人去了香港。这里要讨论的是,那些在成年后,才在香港电影里的“打拼”的、来自内地的配角明星。
在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火遍东南亚之后,内地和香港合拍片模式成为一股潮流。刘家良联手李连杰拍摄了《南北少林》;徐小明邀请于荣光、徐向东制作了《木棉袈裟》;张彻与徐小健、董志华等人合作,拍摄了《大上海1937》《过江龙》等影片;张鑫炎找到于承惠、计春华等人,制作了《黄河大侠》……
这种合作模式的特点是,由香港名导担纲导演,演员则从内地武术运动员、戏曲和影视演员中选拔。不过以上提到的这些影片虽然都名噪一时,但其主演大多昙花一现,很多人都随着合拍片的没落而淡出影坛。比如《大上海1937》里的董志华(内地演员董子健的父亲),曾是张彻力捧的武打明星,但在主演完张彻导演的最后一部影片《神通》后,就在影坛销声匿迹,观众再次见到他,是在十多年后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
真正从合拍片时代走出的明星,除李连杰外,也只有一个于荣光。于荣光是京剧名门之后,自幼学习京剧,手里有真把式。在主演完《木棉袈裟》之后,由于他为人谦和,又肯努力,受到很多香港导演的青睐,陆续主演了《海市蜃楼》《古今大战秦俑情》《东瀛游侠》等片,慢慢在香港影坛站稳脚跟,成了一位可塑性很强的银幕硬汉。
此外,跟李连杰有过多次合作的计春华、当过李连杰替身的熊欣欣等配角演员,也是从合拍片时代进入电影圈,可惜他没有于荣光、董志华等人的好机会,个人演艺成就也就稍差一些。
在港片的配角明星中,于荣光无疑算得上是大咖。不过有两位来自内地的配角明星,咖位完全不输于荣光,他们就是刘洵和徐锦江。
刘洵和于荣光一样,也是学京剧出身,而且是一位京剧大家,受到过很多名家指点。他在进入香港影坛时,已经快50岁,在影视表演上算得上大器晚成。刘洵因在电影《刀马旦》中担任戏曲指导,而受到导演徐克的赏识,后来接连出演了徐克监制或导演的影片《笑傲江湖》《黄飞鸿》《黄飞鸿之狮王争霸》等片,成了一位亦正亦邪,对角色驾驭能力极强的黄金配角。
刘洵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角色,而且角色之间相差极大,《新龙门客栈》里的东厂档头阴沉狠辣、《九品芝麻官》里的李公公怪里怪气、《新上海滩》里的刘叔不怒自威……难怪有媒体和影迷将刘洵称为“千面如来”。
如果刘洵以角色多变著称,那徐锦江在银幕上就以千篇一律取胜了。徐锦江到香港发展时,大约20岁出头,他后来出演了近百部港片,跟周星驰、周润发、刘德华等大明星都有过合作。徐锦江虽然演了近百部港片,但角色比较单一,基本都是一些“粗鲁”、“蛮横”的人物。
这正体现了徐锦江的职业精神。据说他在拍戏现场极为细心和文明,表现出了高度的专业性,这也是很多导演和女明星愿意跟其合作的主要原因,否则他也不可能接拍这么多电影。
除于荣光、刘洵和徐锦江这三位“神级”配角外,曾在成龙作品《超级警察》和李连杰电影《鼠胆龙威》里饰演反派的王霄,也来自于内地。王霄在《鼠胆龙威》里称自己曾参过军、打过仗,现实中的王霄,还真的当过兵,转业之后才到香港发展。王霄对表演非常用心,30多岁时曾专门去美国进修电影和表演。可惜的是,天妒英才,他在2004年便因病离世,享年仅42岁。
当然,在香港电影里“打拼”的内地配角演员,远不止以上提到的这几位。记忆力所及,还有哪些给你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呢?欢迎交流讨论!
撰文:电影梗博士,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