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无名之辈》的观众,很多都被任素汐的 “瘫式表演” ,惊艳到了。
在影片的豆瓣评价里,甚至有这么一条。
有的人坐着就能演技封神。
虽说这种评价有些过誉,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观众对演员 从颜值到“演值” 的需求转变。
这两年, 演技 二字绝对是娱乐圈的关键词。
今天,杀姐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多年前看烂片、刷烂剧朋友,一般是吐槽 剧情 或者 人设。
比如这个男的真渣,这个情节真假,现实生活不可能这样。
挑 表演 毛病的人,并不多。
演技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还是略显神秘。
我们对表演的好坏,也不知该如何评判。
直到 《孤芳不自赏》 的出现……
我们印象中的震惊是这样的
伤心是这样的
结果Baby在剧中的表情全是这样的
一个眼神,就能承包所有喜怒哀乐。
至此,大家这才注意到演戏不是 “快乐就是哈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 这么简单。
好的表演应该是 令人信服的,有层次的,能让大家产生共鸣的。
既然演戏不能套路化,那表演就只能靠老天爷赏饭吃?
为了解答这个疑惑,这些天杀姐专门翻出了,一直在角落吃灰的——
《演员的自我修养》
看过《喜剧之王》的人,一定知道它。
别以为,这本书是星爷胡诌的笑料。
实际上,它可能称得上 “表演圣经”。
作者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是俄国著名的演员、导演。
他创建了 斯氏表演体系 ,我们常说的 方法派 和 体验派 皆源于此。
简单来说, 体验派 对表演的要求就是:
相信自己就是角色,生活在角色的情境里。
举个栗子:
假如你要演一个杀人犯,可是你从来没有杀过人,也不可能去杀人,怎么办?
你可能会回忆一下,经典影视里杀人犯是什么样。
或者去监狱里观察杀人犯的形态,然后进行模仿。
杀人犯的表情是这样,杀人犯走路的姿势是那样……
而这个派系的表演方法,则是去寻找自己和角色的共通之处。
把自己变成一个“杀人凶手”,演员要找到仇恨的感觉:
今天你被老板炒了,想找个清净的地方发发呆,在小公园的长凳上坐一坐。
可是连身边的蚊子好像都要来欺负你,一直在耳边嗡嗡嗡,本来就心烦的你简直要爆炸了。
你满心仇恨地盯着其中的一只,直到它落在你的手臂上,让你恨得牙痒痒。
这时你不管会不会把自己打痛,一心只想拍死它……
这样你就找到了仇恨的那股劲,接下来就是把这个感觉放大,和角色融为一体。
周迅 就是典型的体验派演员。
之前看过她的一段采访:
“拍《如懿传》的时候,有一个新的体会,我和这个人物在一起的时间快9个月,拍到最后时, 我都能知道如懿想说什么话。
最后角色有一段非常重的长独白,我几乎不用背台词。
如懿心里的 惋惜、痛苦、无奈 ,她的整个人生感悟,在最后这个当下自然而然地就说出来了。
拍完最后一场我是非常幸福的,甚至我是暖洋洋的,觉得真好。
我能那么自然地说出那些话,好像我真的替她走过一生,我和她的灵魂是合二为一的。”
至于 方法派 ,其实和体验派同宗同源,追求的都是接近下意识的真实感。
不同的是, 方法派允许演员替换交流对象。
比如,直男演同志,方法派允许男演员将对方想象成一个女人,体验派则必须从这个同性身上找到爱的感觉。
当然,表演是系统化的,方法也不只一种,并不单纯说是找找感觉就能演好。
如果揣摩角色时没有理解人物性格、剧情逻辑,是很难找到正确的感觉的。
所以优秀的演员还需要对 心理分析、情感表达 以及 情感原理 有很清楚的认识。
不仅如此,为了演绎不同角色时能准确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演员甚至还需要训练,所有肢体器官、每一组肌肉和筋骨。
了解到这些,才发现表演真真是个技术活,难怪有人说 演员是靠表演吃饭的手艺人。
徐峥曾在综艺节目中喊话: “好演员的春天到了”。
确实,《无名之辈》的逆袭让我们看到了春天,观众也期待着更多好演员的出现。
本期互动话题
说说你喜欢的演技派吧
欢迎大家来留言区跟我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