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新发展,“人机合一”缺一不可

技术革命的每一次升级,意味着更高效率的生产力,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高的收益,这是大势所趋。当前,AI技术成为了不少行业和企业追逐的对象。

不过,一种潜在的“趋势”值得引发警惕,有些企业只注重设备更新,岗位降薪、随意解聘职工者并不鲜见,并“理直气壮”地称其为“产业升级”。购买设备舍得投入,对劳动者提出的岗位培训、技能转型要求视而不见;硬件花钱“大手大脚”,职工素质提升“缩手缩脚”;生产线前脚“迎进门”,老职工后脚“送出门”。

企业重视新技术的发展,无可厚非,但若是只热衷于“机器”,忽视了以“人”为本,那可就是本末倒置了。

 人工智能 四字,排名第一的始终是“人”。人工智能最大的贡献,是将劳动者从重体力活中解放出来,让人不再重复同样的动作,而要做更有价值和智慧的工作。

对企业而言,提高生产力的关键,是“人机合一”,缺一不可。再先进强大的机器,也要人来操作,哪怕“无人工厂”里,空无一人的生产线背后,照样是大量的技术员队伍。

对企业来说,让“人”让位于智能,只能是“眼光短浅”。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对少数传统重复性强的操作岗位具有非常大的替代性。

但是,大多数岗位上的劳动者,恰恰是新岗位上佳的“接力者”,而不是淘汰对象。试想,还会有别的人比他们更为熟悉这一工种吗?只需要进行相关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促使他们“转型升技”,就能迅速上手。而将本企业的职工随意“扫地出门”,相当于给竞争对手送去了大量后备对象,颇为不明智。

对企业来说,不尊重“人”而“崇拜”机器,很难长久生存。

一个想要持续发展、良性进步的企业,不会“热”了机器“冷”了人。全球企业办公室主任乔治卡尔曾经说过一句话:商业不是短期的,短期利益只会带来短命商业,低酬劳的劳动力没有持续发展的潜力,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在于滋养员工,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有助于打造全球品牌。

只有稳定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尊重和实现劳动者的权益,才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激发劳动者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尽的动力。就以疫情当下来说,职工危中寻机、与企业共进退,救活了不少濒临倒闭的企业;而一旦企业只有机器,就算它们再“聪明”,也难以化危为机,只能变卖了事。

人工智能新发展,“人机合一”缺一不可_设计制作_接口/总线/驱动
87
159
0
19

相关资讯

  1. 1、张艺谋以“点到为止”谈《悬崖之上》匠心获评“类型片新的高地”4439
  2. 2、因《丑女无敌》爆红的她,消失3年以为退圈,没想到早就去世了3944
  3. 3、辽视首创爆笑水果剧赵本山称挑战太大演不了3136
  4. 4、《悬崖之上》首映张艺谋:让更多人了解无名英雄的信仰力量715
  5. 5、终于等到这部压轴好戏,看完我断定这将是国产电影重工业新标杆3084
  6. 6、她凭借清纯形象出道,被父亲在节目上索要五千万2279
  7. 7、又一对明星被曝分手?网友这次最期待的不是李晨范冰冰而是他们4492
  8. 8、史上最好喜羊羊16日映“孩子的春晚”梦幻开启949
  9. 9、《赘婿》大结局:秦相被杀,苏檀儿被迫跳江,宁毅暴怒黑化杀皇帝198
  10. 10、《且试天下》月底开机,杨洋赵露思首次合作,期待吗?1096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