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成二维金属芯片,存储速度提高百倍数据存储革命来临?

据英国《自然·物理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一个美国联合研究团队利用层状二碲化钨制成了二维(2D)金属芯片,其厚度仅三个原子!在更节能的同时,储存速度提高了100倍之多,为开发下一代数据存储材料奠定了基础。更快、更密集的数据存储革命即将来临了吗?


美国制成二维金属芯片,存储速度提高百倍数据存储革命来临?_智慧城市_智慧教育


当今世界所产生的数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然而我们当前的存储系统已接近大小和密度的极限,因此迫切需要相关技术革命。科学家正在研究数据的其他保存形式,包括存储在激光蚀刻的载玻片、冰冷分子、单个氢原子、全息胶片甚至DNA上。


在这次的新研究中,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德克萨斯A&M大学的研究人员尝试了另一种方法,他们研发的新系统由二碲化钨金属组成,排列成一堆超薄层,每层仅有3个原子厚。其可代替硅芯片存储数据,且比硅芯片更密集、更小、更快,也更节能。


研究人员对二碲化钨薄层结构施加微小电流,使其奇数层相对于偶数层发生稳定的偏移,并利用奇偶层的排列来存储二进制数据。数据写入后,他们再通过一种称为贝利曲率的量子特性,在不干扰排列的情况下读取数据。


团队表示,与现有的基于硅的数据存储系统相比,新系统具有巨大优势——它可以将更多的数据填充到极小的物理空间中,并且非常节能。此外,其偏移发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数据写入速度可以比现有技术快100倍。


目前,团队已为该设计申请了专利。他们还在研究下一步改进的方法,例如寻找除二碲化钨之外的其他2D材料。研究人员表示,对超薄层进行非常小的调整,就会对它的功能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知识来设计新型节能设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更智慧的未来存储方式。


我们的数据存储方式,早已从磁带、软盘和CD等介质,进化到了能够在无数微型晶体管中保存数据的精密半导体芯片,而且其容量可以呈指数级增长。这是一个壮举。但时至今日,硅基芯片的能力仍告不足——人类数据爆炸式增长的同时,还要对动态数据快速地利用、分析,不断增加的需求给存储方式不断带来新的压力。这一状态无疑将推动存储方式持续变革,究竟谁会在这一次的革新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是DNA,也有人说是单原子。全球都在注视着,这些候选者中哪个技术最先成熟,或哪个能率先投入市场应用。


50
40
0
75

相关资讯

  1. 1、福布斯中国2018新三板企业TOP100及融资能力TOP50发布!2047
  2. 2、简要阐述自动检测血压计设计要点1956
  3. 3、捷顺科技以660万元增资天方大数据,聚焦常德市智慧城市服务运营2464
  4. 4、三部门发文支持打造4类特色载体,2020年前安排100亿专项资金1065
  5. 5、英特尔加码物联网:借助芯片优势,建立类PC平台的生态系统2740
  6. 6、新突破!UCF物理学家发现了量子时代的首创材料2255
  7. 7、加州大学研发新型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可监测汗液中维生素C水平2149
  8. 8、砥砺奋进!沈阳推荐建设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2566
  9. 9、为半导体工业“造血造粮”,中船重工特种气体迈向世界第一4347
  10. 10、VR的终极目标是脑机结合或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727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