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消息,差压传感器行业2017年为1610.23百万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956.39百万美元,2017年至2023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30%。市场受各种终端用户行业的推动,如汽车,医疗,暖通空调,工业,军事和国防等。由于下游消费通常伴随着金砖国家等发达且快速的经济增长领域,这些年来发达地区的公司更倾向于对欠发达地区进行投资。
传感器技术是21世纪各国高技术发展战略重点和相互竞争的制高点,也是对外封锁关键技术之一,是物联网、大数据等感知技术的基础和数据来源。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其发展和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预计到202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将达到万亿级。
该行业相对分散,主要品牌包括霍尼韦尔,ABB,Amphenol,松下,西门子,博世,TE Connectivity,艾默生,Sensata,恩智浦,威卡,Sensirion,First Sensor,欧姆龙,大陆,凯勒,宝石传感器,OMEGA工程, Yokogawa Electric,AB Elektronik,Ashcroft,Lord Corporation,Setra Systems,KEYENCE,Hunan Firstrate Sensor等。
差压传感器通过两个端口提供两个压力源之间的差异,允许客户向设备提供所需的压力输入以测量读数。该设备提供的这种灵活性有助于在预测期间推动差压传感器市场的增长。
领先的公司拥有更好的性能,更丰富的产品类型,更好的技术和无可挑剔的售后服务的优势。因此,他们占据了高端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展望未来几年,近年来缓慢下行的价格趋势将保持不变。随着竞争的加剧,不同品牌之间的价格差距将缩小。同样,毛利率也会出现波动。
恒州博智发表Global Differential Pressure Sensors Market Professional Survey Report 2018该报告提供了差压传感器行业的基本概况,包括定义,分类,应用和产业链结构。讨论发展政策和计划以及制造流程和成本结构。
报告重点关注全球主要地区行业参与者,包括公司简介,产品图片和规格,销售,市场份额和联系信息等信息。更重要的是,分析了差压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和营销渠道。提供了关于行业现状的主要统计数据,对于对市场有兴趣的公司和个人来说是一个宝贵的指导和方向。
中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将传感器技术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先后建成了“传感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传感器工程中心”等研究开发基地。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近30年来逐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示范应用和产业化的较为完整的创新链、产业链,由仿制、引进逐步走向自主设计、创新发展阶段,基本掌握了中低端传感器研发技术,并向高端领域拓展,培育形成了传感器领域发展研究和产业化推进的基本科研队伍,产生了一批传感器制造骨干企业。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和电子信息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我国传感器产业快速成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传感器制造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拥有科研成果、技术和产品的敏感元件与传感器约1.2万多种,常规类型和品种约7000种。随着物联网发展,传感器产业也将迎来爆发。未来5年,我国传感器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30%,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目前生产传感器产值过亿元的仪器仪表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3%,全国不足200家,产品种类齐全的专业厂家不足3%。
传感器产业快速成长的同时,我国传感器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阶段我国市场主要应用传感器的核心部件绝大部分仍要依赖于进口,主流市场产品依赖国外配套的情况尤为突出。未来,传感器则将围绕工艺技术和应用两大方向进行突破。
构建“双生态”产业链集群式发展
要使物联网、传感器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除了要提升产品质量、功能和实用性,还要提升中国物联网、传感器的标准化水平。
国内传感器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高端人才特别是国际化领军人才。郭源生建议,传感器产业应结合区域特征和优势,构建“双生态”产业链,组成国际传感器产业园——传感谷。利用5年至10年时间,聚集100家以上的公司和科研院所,组成特色产业集群或基地,设计产业优势突出的专业传感器产品,形成有实力的国际化产业园区。同时,打造政、产、学、研、用、服六位一体的双生态体系,实现传感器产业化集群式发展和行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