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人都是照相师的时代,可能大家对照片这种东西都有点麻木了,走在人多的地方,到处都是拿着高端智能手机的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来一张美美哒自拍,每个人的手机里起码有上千张照片或视频,有时候空间不够随手删了,并不会觉得可惜。
曾几何时,照片是一种很金贵的东西,那时候人们拍照只能去照相馆,最简单的黑白一寸照,都要认认真真的听候照相师的指挥,每家每户最珍贵的东西就是夹着百十张照片的相册,稍微重要点的合影就要放大,装在相框里,时不时的拿出来品读一下。张唯执导,谢钢、涓子、刘牧、康磊等主演的电影《照相师》就把时光拉回到那个时代,带大家一起去追忆这些年我们一起欣赏过的老照片,把照片背后的燃情岁月重新来过。
影片围绕客家人照相师蔡祥仁在深圳所经营的一家照相馆,通过一家三代人经历的兴衰,他们的生活与事业,爱情与理想,展现四十年来深圳人的变化,深圳精神的延承和转变,从第一代人对传统的坚守,第二代人的寻找改变,第三代努力创新,都有细致的表现。
蔡家照相馆的变迁,不仅是一部鲜活的照相馆发展史,更是见证了四十年来深圳由边陲小镇变成国际化大都会的历程。八十年代,当老蔡坚守着老式的木箱子照相机,给邻里市民拍着简单传统的照片,那时候人心纯朴,每一个人都在热切的憧憬未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新深圳的建设填砖加瓦,烫着港星式卷发的儿子蔡安国已经和儿媳妇陈文娟引进了先进的相机,已经开始试图创办更赚钱的婚纱摄影,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九十年代,轰轰烈烈的深股上市, 1992年8月10日,上百万人在广场上排了几天队,五百万张认同券一抢而空,抢到的欢天喜地,没抢到的黯然神伤,蔡家的媳妇陈文娟凭着自己的精明和努力,在股市如鱼得水,亲朋好友纷纷受益,然而,蔡家赚到了一桶金,却没有办法为幸福充值,生活理念的改变,创业带来的忙碌和焦虑感,使家庭出现了裂痕。
然后是股灾,有些人的财富一夜之间变成白纸,有些人涉险过关,还有一批像赵卫民这样的有志青年投身电子工业,实业振兴,带动深圳的经济迅速腾飞,再往后,像雄仔这样的第三代深圳人长大了,以自己青春热血,独立自主的精神面貌,研发出新时代需要的拍照软件,与时俱进,薪火传承。
故事中每一个情节都带着时代的烙印,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观众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历历在目,犹在眼前,是一场难忘的集体回忆,而对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小盆友来说,通过《照相师》去了解过往四十年的风风雨雨,深圳人的光荣历程,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思考和教育。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科技智能时代,AI已经呼之欲出,但是无论科技再怎么进步,我们不能遗失老一辈传留下来的奋斗精神,只有在困境中坚守,在顺境中不忘初心,学会珍惜和感恩,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就像影片中很有喻意的一幕,蔡祥仁父子给逝者拍照,然后一笔一笔画出眼睛,照相的设备、方式、技术不断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照片的价值。照片和人一样,只有用心的活过,才能留住岁月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