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人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于是新零售的逐渐崛起。那在这样的一个趋势下,传统企业应该学习些什么呢?
消费升级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其主要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财富收入稳定增长,以至于人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正如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相关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在迅速增加,而消费需求的变化对于很多传统企业,往往就会面临产品的升级与商业模式的转型。
用户需求的洞察
需求洞察,立足社会发展大趋势,顺势而为才大有可为。
消费升级必然会引起产品需求的改变,互联网领域淘宝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坚果网店的兴起,线下各种水果超市的出现,都符合了消费群体需求升级的大趋势,大家已经不再甘心嗑瓜子升级成开始改嗑坚果了,大家更加注重身体健康与生活水平开始补水果了。
如今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品牌扎堆生鲜品类,也是企业对消费升级下的消费大趋势的洞察,大家不仅仅再只吃猪肉了,各种生鲜的需求都在快速增加。
反观很多传统企业的产品还停留在满足用户现在的需求,没有跟上用户消费升级的脚步,不能洞察市场格局的变化,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顺势的转型,就会出现本来很好的产品突然卖不动了,打了一堆广告知名度大家都知道了还是卖不动的情况,没有需求又怎么能有买卖。
对于企业市场洞察是最难的,既需要庞大的数据分析系统,也需要一定的市场格局前瞻,还因为存在很多都是看似真实需求的伪需求,很多都需要市场的验证。
但传统企业也应跟上时代的脚步,通过积累的用户资源建立用户模型大数据基础,逐步形成客观的数据系统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数据支撑。建立产品创新小组,尝试新的运营模式,打造富有文化氛围的场景体验,探索与用户有效沟通的方法等都会成为企业未来的一大助力。
营销模式的转变
从渠道为王的产品推销模式,到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体验式营销的转变。
移动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成为了人们对更高层次需求追求的催化剂,进一步激发了群体的精神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分析,我国大众众的生活水平已经超越了马斯洛需求的生理、安全(物质温饱问题)的需求,而往更高层次(精神文化层次)的需求发展,大众的社交需求、自我实现的精神需求更加强烈。
自媒体、短视频、直播等多元媒体表达形式的出现也正符合了这一需求趋势,群体开始通过各种自媒体渠道进行自我表达,开始质疑权威,也形成了如今的网红经济。
从此传统媒体的影响力直线下降,传统广告式推销模式开始失灵,用户个人的个性需求价值更加凸显。如何赋予产品更多的附加属性,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也更加重要,用户体验成为了产品销售的重要环节。
传统企业更多从事的是渠道铺货、销售产品等模式,简单说就是在就产品而卖产品,通过信息的不对称性,地域的差异性等方式获得利润。
而如今互联网极大的消除除了信息不对称性,物流消除了地域不对称性,基于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属性,已不再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属性。传统的营销手段已经失灵,最终营销又回到了以用户为核心的基点,转变为基于用户的需求、用户的行为模式、用户的心理特点构建用户场景体验,获得与用户情感上的共鸣,场景化体验营销更能激发用户的情绪及购买冲动。
社交圈子的构建
从客户是上帝到与客户交朋友,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构建属于你的社交圈子。
互联网时代是基于社交属性的圈子的时代,产品附带社交属性,很多产品开始更多的起到了社交媒介的作用,正如:老罗所说的手机不挣钱就为了交个朋友。
更多的互联额企业都在不断地讲故事、讲情怀,其实就是为了与用户建立情感的链接,获得用户情感认可。传统的企业还在把用户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的时候,互联网企业开始与用户交朋友,上帝是遥不可及的,朋友却是常伴左右,可以时常谈心的。
通过与你的目标用户群时常谈心,为用户塑造带有企业价值观的生活方式,获得用户情感认可成为更加重要的事,产品就成了筛选共同价值观群体的媒介,在拥有良好的产品体验与用户拥趸的情况下,卖产品只是顺带的事。
所谓天道有常,市场发展也一样有其客观趋势,顺势者才能生存。
站在消费升级大时代的风口上,必将催生一大批新型创新企业,也会有一批后知后觉的企业诺基亚手机一般的倒下去,哪怕强大如可口可乐面对一群开始喝着枸杞的青年,也没有避免亏损的命运。
亚马逊的CEO杰夫贝索斯曾说:
亚马逊不会单方面决定售卖哪些产品品类,消费者会告诉他们需求的。
传统企业就要有时刻做好被颠覆的危机感,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迭代不断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社会是无时无刻不在发展进步的,企业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营销方法走向末路,抓住需求或创造需求,扎实做产品做用户体验才是正道。
未来的市场竞争不再是营销领域的竞争,更多的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产品竞争,用户已经不甘心再做一个小白鼠被营销牵着走,他们越来越多的参与到了企业产品的开发、企业品牌的建设中。
用户体验环节成为重要传播环节,用户也成为产品的推销员,与用户共创共建品牌将成为企业营销常态。
所谓得用户心者方能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