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市观察:《苏丹》,印度电影的票房神话就此终结?



[苏丹],由萨尔曼·汗主演。故事讲述、小镇青年苏丹为抱得美人归,成为摔跤冠军的故事。

在本土上映时,[苏丹]仅用了5天就打破了印度多项影史票房记录,也是2016年的印度本土票房冠军。

印度电影史上,[苏丹]排名票房榜第六。仅次于同为萨尔曼·汗主演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又是“摔跤”又是“汗”,[苏丹]无疑让人想起去年红遍全国的[摔跤吧!爸爸]。


截至目前,影片的猫眼评分为9.2,淘票票评分9.0,是同档期影片的口碑第一

耀眼的成绩单让人不禁联想,[苏丹]的票房会不会超过[摔跤吧!爸爸]?必定,它是唯一一部敢和[碟中谍6:全面瓦解]同日上映的进口片。

 但最终,仅625万的首日票房和7.2分的豆瓣口碑,彻底把[苏丹]打入冷宫。



目前,猫眼平台为影片预估的最终票房,仅5117万

同为摔跤+励志题材,为什么“爸爸”能拿票房冠军,[苏丹]却遇冷?本期「华语电影权力榜」(微信:mvquanlibang)便为您解读,[苏丹]的票房之谜。


1、印度电影三板斧,现实题材+励志+汗

[摔跤吧!爸爸]的成功,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了一股印度风。

截至2018年9月,共6部印度片扎堆登陆中国院线,总票房达到了12亿元人民币。

无论是[摔跤吧!爸爸]还是[三傻大闹好莱坞],国人印象中的印度片似乎总和“现实题材”挂钩。


片单中可以看出,现实题材仍为印度影片的票房主力

回顾历史,在[摔跤吧!爸爸]之前,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印度片,其实不少。

2011年, [三傻大闹宝莱坞]首先打开口碑先河。其9.1的豆瓣得分,是当年进口片阵容中口碑最高的一部。

此时的印度片,已逐渐显露出现实题材所带来口碑成功。但介于“尴尬”的官方译名以及近三小时的片长,[三傻]仍难以进入主流市场。

 [摔跤吧!爸爸]的成功,除了通俗易懂的故事,更在于突出现实题材的励志。

影片以流畅的叙事和“女性崛起”为元素的概念,让“摔跤爸爸”成为敢于突破传统、敢于突破守旧观念的符号。

这种观念,不仅成功帮助[摔跤吧!爸爸]登上票房榜冠军,也了打破了中国观众对于印度片“歌舞尬场”的传统印象。

接盘[摔跤吧!爸爸]的[神秘巨星]仍以“女性+励志”为主题,并在年初获得了7.5亿票房。

但由于档期和[摔跤吧!爸爸]仅隔了半年多,且主演仍为阿米尔·汗,故在宣传上,[神秘巨星]成了[摔跤吧!爸爸]的姊妹篇。


影片的7.5亿票房,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摔跤爸爸”的功劳

春季档的[起跑线]聚焦学区房,暑期档的[厕所英雄]聚焦印度“厕所难”。凭借超高的话题度,印度影片再次以同样的方式,占领了票房榜冠军。

相比之下,[巴霍巴利王]系列的票房失利,也说明了历史、动作类题材影片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市场的水土不服。


2、是“摔跤”惹的祸吗?

不可否认,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摔跤”就代表着印度电影。但今年,印度电影的井喷模式,显然已经让中国观众审美疲劳。


在相关媒体文章中,多数也把影片拿来和[摔跤吧!爸爸]做对比

 无论是市场还是影迷,都把[苏丹]当成了[摔跤吧!爸爸]的跟风之作。

事实上,当一部影片打开类型市场,所产生的跟风之作,在国内并不少见。在市场接近饱和的情况下,这类同质化影片,最终成为了炮灰。

2014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在春节档创造了10.45亿票房,两年后的[三打白骨精]更是以12.01亿的票房超越前作,成为当年春节档市场的票房亚军。

也在同期,市场上出现了一批经典改编+港台明星的重工业大片,但口碑无疑都是有特效、没故事的一边倒“差评”。


“西游记”系列第三部[女儿国]票房仅为7.2亿,远不及前两部

除了相似的题材,两部影片的主演,在造型上也颇为神似。

而两位同性“汗”的主演,在名字上更容易让不了解影片的观众混淆,进而引发对跟风之作的不满情绪。


主演同为“汗”,[苏丹]其实更像是“摔跤爸爸”的姊妹篇


同质化的市场所衍生出的“批量生产”,也让观众对同题材影片不在感冒,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苏丹]在国内的票房遇冷,也不无此因。

数据统计,[苏丹]的首日排片占比为12.5%,但次日却突然降至7.9%。对于周末市场而言,排片比下降也就意味着毫无翻盘机会可言。


3、同为摔跤,一个真实,一个狗血

[摔跤吧!爸爸]讲述了一个摒弃男尊女卑的社会偏见,让女儿成为世界冠军的父亲所作出的艰辛努力和改变。

片中有父爱、有亲情、有励志,唯独没有爱情。而“爱情”正是[苏丹]索要表达的主题。但[苏丹]的故事,却可以在任何一部励志题材影片中找到踪迹。

但就像好莱坞的[斗士]、[勇士]以及韩国的[哭泣的拳头],在一部纯励志风格影片中,往往难寻爱情踪迹。


就像“摔跤爸爸”和[勇士]、[斗士],在一部成熟的励志商业片中,几乎看不到爱情元素

无论是整体风格还是故事情节,[苏丹]有着太多和[摔跤吧!爸爸]的相似之处,但唯一的问题是,它缺少了一股冲劲儿。

在没了“摔跤爸爸”对印度当下社会“重男轻女”的反思之下,[苏丹]则最终成为了一部流水线作品。


从卖相上说,[苏丹]的玛丽苏励志故事,有很明显的跟风之嫌



影市观察:《苏丹》,印度电影的票房神话就此终结?_娱乐产业_娱乐八卦
9
74
0
14

相关资讯

  1. 1、从内容生产、内容平台再到算法,一文看清互联网媒体的“食物链”2952
  2. 2、投资直播类APP请谨慎!难逾越的3座大山或致再现硅谷悲剧1125
  3. 3、办公室无人货架:如何在新零售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3151
  4. 4、知识图谱:专治各种“撒币”2141
  5. 5、消费升级来袭:屌丝时代已逝,中产阶级成新宠2285
  6. 6、我的猜想:微信的付费订阅可能有哪些形式?4004
  7. 7、互联网深度洞察:你还有多久彻底抛弃PC投奔移动互联网?2623
  8. 8、搜索和社会化媒体的营销预算比例1319
  9. 9、关于“如果昨天是明天的话就好了,这样今天就是周五了!”的乱弹3095
  10. 10、代码怀孕了,谁是父亲?1722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