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需求 推动内外需协调发展
《报告》指出,要扩大消费需求,释放内循环市场潜力。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推动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促进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从根本上提升居民消费支出能力。加大关键领域有效投资,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带动社会投资,重点支持既能促消费惠民生又能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稳定出口贸易,推动内外需协调发展也不容忽视。”李博洋指出,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带来的国外订单锐减情况,要积极引导消费品工业企业利用云展会等新型展会平台,拓展新的市场和空间。同时以RCEP签署为契机,积极融入亚太地区产业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和投资布局,加快消费品工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注重可持续发展 培育新增长点
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推动消费品工业更加稳定、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发展,需践行“三品”战略,撬动新的消费增长点。《报告》指出,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要进一步做好市场细分,提高创意设计水平,增加产品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智能化特征,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推动新消费提质扩容。结合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打造高质量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推广和示范适老化产品改造,挖掘“银发经济”下的消费潜能。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建立更加高效的追溯系统,解决供需错配问题。加快消费品相关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包括食品安全标准、中药饮片标准、智能家居产品标准、适老化产品标准等,提升产品质量,改善市场竞争环境。
“同时加快绿色转型,增强产业内生发展力。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废水循环利用和废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推动废旧产品分类与安全环保加工处理,建立从原料生产到终端消费全产业链有效衔接的绿色生产模式,实现消费品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李博洋表示,要持续深入推进造纸、制革、印染、化纤、铅蓄电池等环境敏感型企业节能减排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支持和引导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鼓励大型消费品工业企业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优先选择绿色工厂为合格供应商,强化绿色生产,建设绿色回收体系,搭建供应链绿色信息管理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加大扶持力度 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报告》表示,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快布局生物制造,在健康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功能性纺织材料、锂电储能等领域建立多学科融合科研平台,支持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协同创新,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瓶颈,打造自主知识产权。鼓励消费品企业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VR、AR,生物、新材料等新技术,加强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引导企业贯彻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体系,推进消费品工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多部门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聚焦“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构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
对于广大中小消费品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李博洋表示,要引导大企业与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实现协同创新和协作共赢,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大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相关子基金对消费品领域的支持力度,重点向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效明显或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倾斜。进一步完善消费品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整合、规范服务资源,推动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增强中小消费品企业融资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多渠道给与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