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中之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6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24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超过1/3,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大国,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突出高端引领
供给质量显著提高
(一)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实现重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实现重大突破。百万千瓦级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和水电机组、百万伏级特高压交流输电设备等大型成套电力装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研制成功,“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C919大型客机实现首飞,AG600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完成总装下线,ARJ21-700新型支线飞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安全载客2万余人次。“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成功,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工程勘察船等海洋工程装备实现自主设计建造,长江三峡升船机刷新世界记录。高速龙门五轴加工中心、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400马力五级变速重型拖拉机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并投入使用。
(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增材制造、医疗设备等新兴产业迈入快速发展期,产业亮点频现。新能源汽车从2012年产销仅逾万辆,到2016年产销分别完成51.7万辆和50.7万辆。2017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2.4万辆和3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2%和37.7%。我国连续五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2万台,同比增长34%。2017年1~8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超8万台,同比增长63%,预计全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首次超过12万台。我国大型承力构件金属增材制造和生物增材制造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成功研发了全球成形尺寸最大的激光沉积制造设备、消费级微型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等一批先进装备。动态多极3.0T磁共振系统、实时多维全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rCT)等医疗装备,也实现国内首创。
(三)重点行业国际竞争优势显著增强
高铁、电力装备、船舶、无人机等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装备系列产品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相继在土耳其、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印尼、老挝等国家登陆。2016年10月5日,中国制造、中国运营的非洲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正式通车。电力装备技术水平持续国际领先,发电设备装机中的国产机组达到80%以上,海外首台“华龙一号”建设进展顺利,并成功参与建设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2016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总体保持世界领先,出口船舶已占到造船总量的80%以上,主流船型设计不断优化,产品综合技术经济性能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我国消费类无人机80%以上出口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创新组织模式,按照“制造商+用户”的理念,积极推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部门对接平台,共同推动了高端医疗设备、体育设施和器材装备、文物保护装备、旅游装备等民生装备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部门合作、部省联动、军民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有效地提高供给质量,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创新驱动
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组织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汽车大型覆盖件自动冲压生产线、8万吨模锻压力机等38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了国家重大任务、重点工程关键制造装备需求,高档国产数控系统实现了批量应用,中档国产数控系统实现产业化。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取得重要突破,承接了世界最大的22000箱集装箱船批量订单。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累计订单已达700架;ARJ21-700完成实验、试飞、取证、生产等自主研制全过程;新舟700新型涡桨支线飞机转入详细设计阶段;新舟60/600交付105架飞机,其中出口57架分布在17个国家;中俄远程宽体客机项目顺利开展,合资公司正式挂牌,客机命名正式发布。全面启动实施了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加快实现从测绘仿制到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变,成立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同时,装备制造领域积极开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2016年6月,首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正式成立;2016年12月,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筹建。
加快智能转型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基本形成了推进智能制造的顶层架构,明确了攻克五类关键技术装备、夯实三大基础、培育推广五种新模式、推进十大领域成套装备集成创新应用等重点任务。通过中央与地方、企业与研究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以智能制造专项、试点示范和标准体系建设为抓手,中央、地方协同配合,产学研用联合实施,各方面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2015—2017年,共组织实施428项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带动总投资722亿元;遴选确定20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覆盖30个省(区、市)、63个行业。累计研发使用316项关键技术装备和215项重点领域急需的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高性能大型金属构件激光增材制造装备、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轨道交通用绝缘栅极型功率管(IGBT)、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等实现突破。累计开发工业软件505项,形成了全球首款增材制造开放式一体化控制软件、运动控制核心技术、“i5智能数控系统”等创新成果。累计申请专利723项,形成国家、行业、企业等各类标准589项,初步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架构。通过加快推动智能转型,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超过20%,并探索形成了航空装备、汽车等领域以供应链优化协同为核心的网络协同制造模式。
强化基础支撑
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
在强化基础方面,搭建以高端液压件协同平台为代表的对接平台,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推动“主机+配套”协同发展,在工业强基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推动工程机械关键液压件、高端航空紧固件等产品实现了工程化、产业化,打破了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效地解决了装备制造领域一批“卡脖子”问题。在规范行业管理方面,为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发布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和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对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白名单企业的监督管理,发布了优质船舶配套产品目录,实施甲板机械质量品牌工程,积极推动民用航空工业有序布局,加快标准建设,规范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大力推动汽车公告行政许可管理改革,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发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推进低速电动汽车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