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国强调以科技产业为突破口,加快推动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正在显现出强大动能,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助力网络安全产业迈向新高度,同时也对网络安全提出了全新要求。
新基建的本质是数字化基建,中国新基建有两个主要场景,一个是智慧城市,一个是 工业互联网 。前者提高城市治理管理水平,后者是让传统制造业通过数字化实现转型升级,都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时代,意味着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要互联、大数据驱动业务、软件定义世界,整个世界的基础都架构在软件之上,工厂、电力、交通、能源、金融等领域皆与数字化挂钩。”360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表示,数字孪生时代,网络攻击影响力更甚核弹。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不能只是信息化的附庸,如果没有网络安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都将如同“裸奔”,设施建设数量越大、融合程度越深、涉及领域越广、安全隐患也会越多,“新基建”被控制、被瘫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因此,网络安全是做好“新基建”的提前条件,也是做好“新基建”极其重要的“内在规则”。作为新基建最重要的“基础型技术”之一的网络安全,已成为新基建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底层构架“基石”。
“新基建”中大量新技术的应用,导致安全风险急剧上升。在新的交互场景下,网络攻击不仅会影响虚拟空间的正常运行,还会给不同的线下生产、生活场景带来诸多安全挑战。例如DDoS攻击会让一个游戏挂掉,甚至可能在购物节让电商平台实时交易全线崩溃,给数千万用户造成影响。但“新基建”全面部署实施后,一旦网络出现问题,将给数字经济带来‘地震式影响’。攻击者不仅影响商业利益,还会影响社会运行,导致生活、生产全面塌陷,经济基础设施面临严重安全威胁。
要抓住“新基建”带来的网络安全发展新机遇,必须要从政策上保持重视、从投资上找准方向、从行业用户角度提高安全意识、从企业自身角度确定产品布局,积极参与到“新基建”的建设浪潮中去,形成全数据、全能力、全行业、全社会的大协同。
1. 从政策上,同步加强“新基建”的安全保障 在“新基建”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在推动国家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确保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从政策层面,必须加强监测监管,加强应急响应,监督指导任何参与“新基建”与数字社会运行中的主体,具备充分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完善政策制度管理体系,做好网络安全审查和监督工作。
2. 从投资上,重点关注新一代信息技术安全投资 从“新基建”的七大重点方向上可以看出,要重点关注以特高压及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领域的网络安全,以城市轨道为代表的交通领域的网络安全,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安全,都将是未来的产业投资热点。
3. 从应用上,加快建设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在“新基建”的发展过程中,行业用户必须要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按照《网络安全法》《密码法》等要求,同步规划和制定数字“新基建”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完善面向数字“新基建”的安全测评、安全审计、保密审查、日常监测等制度。在面临大融合、大连接的数字社会中,应当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加快提升网络安全建设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信息社会环境。
4. 从供给上,积极提升产品安全能力网络安全建设必然是一切 “新基建”所面临的基础性问题,网络安全企业应当把握“新基建”这一重大利好,发挥自身在数字新技术、安全能力建设和安全运营方面的优势,积极投身于各地“新基建”热潮中。一方面,网络安全企业应当运用整体系统工程思维建设网络安全能力,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有实力的网络安全企业不但可以参与“新基建”建设,更需要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服务数字城市、数字社会的管理,保障数字经济的安全平稳运行。
新基建带来的是一次巨大的技术变革和数字化浪潮,想有效应对涉及社会各单元的信息威胁,就必须在现有数字安全技术、策略、意识和人才储备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安全升维。今天的数字技术正在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世界,网络空间安全能力建设也成为新基建的核心构建之一。解决数字基建面临的新风险,首先需要转变网络空间安全思维。
传统网络安全关注的重心大多在安全技术和产品方面,解决单点的问题。在新基建中,数据资源贯穿其中。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从安全能力建设的源头进行标准化风险预防成为每一位网络运营者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