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杨明辉研究员带领的固体功能材料团队在先进气体传感材料的研发与先进气体传感器设计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于研制的先进气体传感器件,固体功能材料团队正在积极研制多场景智能气体检/监测装备,以做到实时获取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并及时反馈到空气净化装置。
团队在研发高性能传感材料的基础上,开发了多种类型气体传感器以满足不同应用环境,主要包括半导体型、电化学型、催化燃烧型及光学型气体传感器。团队目前已经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开发了低功耗、小尺寸、高性能的多种气体传感器。
基于研制的先进气体传感器件,固体功能材料团队正在积极研制多场景智能气体检/监测装备。“室内空气监测设备”面向室内典型的污染物进行监测,主要包括VOCs( 甲醛、苯系物)、颗粒物(PM2.5、PM10) 及臭氧等,实时获取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并及时反馈到空气净化装置。“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面向室外空气污染物的监测,主要包括颗粒物(PM2.5、PM10)、NO、CO、SO2及O3。设备在城市中进行网格化布置,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及时传回控制中心,实现对污染源迅速定位,促使人员快速赶赴现场排查原因,对其进行紧急处置,尽量将污染所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日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物联网等被列入了重点关注的领域。对物联网感知层最重要的核心的传感器而言,具备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可以预见的是,专用传感器以及精密度高的传感器将会是市场有力竞争者。
传感器与计算机、通信被称为信息系统的三大支柱,传感器技术的优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是否处在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标志,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的核心基础技术。传感器产业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是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渗透力强、市场前景广等特点为世人所瞩目。
传感器技术水平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是否处在国际战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标志。加快传感器技术研发进程,并推动相关技术及配件产业化发展,是传感器行业发展的命门。
可观的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应用面越来越广,传感器在医疗诊断领域意义突出。科研团队设计了小型传感器,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通过人工智能(AI)监测病人病情的发展。该设备粘附到指甲上,用于进行大量测量。当人在进行日常活动时,设备通过佩戴在指甲上的可穿戴传感器收集数据。因此,在处理很多健康问题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感器是工业4.0时代的重要角色,随着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发挥着采集数据的作用。通过数据分析提升设备效率,减少停机损失,让工厂更贴近市场需求。
纵观市场发展现状,在传感器的关键环节、关键技术、高附加值应用上,国际品牌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我国传感器企业长期扎根市场中低端领域。但依旧可以看到的是,传统技术和装备手段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产品的制造要求,市场发展状态良好。
万物互联时代,传感器的触角注定会延伸到各个角落,各行业应用都将蕴含巨大商机。处于传感器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微型化、多功能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等技术趋势,是传感器发展的未来。
传感器门类众多,技术门槛不一,高精度的传感器仍然是技术发展短板。在社会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传感器的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发展会更加艰难。滴水穿石,绳锯木穿。在技术与市场的多重驱动、积淀下,传感器行业发展正势如破足,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