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自主研发轨道式GIS/GIL智能带电检测机器人系统

3月6日,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轨道式GIS/GIL智能带电检测机器人系统在特高压泰州换流站顺利通过试运行。这是国内首个适用于GIS/GIL设备的无人化智能带电检测机器人系统,实现了GIS/GIL带电检测的智能化、全自动化,可极大提高检测效率。


国家电网自主研发轨道式GIS/GIL智能带电检测机器人系统_人工智能_人脸识别


长期以来,大部分GIS/GIL设备带电检测工作均由人工完成,普遍存在盲区多、效率低、成本高、结果判断不客观等问题,以致设备早期缺陷不能及时发现。随着在运GIS/GIL设备数量逐年快速增长,设备安全运维风险增多。传统变电站虽大量配置地面轮式巡检机器人,但功能单一,通常只具备视频检测和红外检测功能,且一座变电站至少需配备1——2台机器人,不能覆盖GIS/GIL设备的关键性能检测,投入成本高。


国家电网自主研发轨道式GIS/GIL智能带电检测机器人系统_人工智能_人脸识别


该系统采用轨道式机器人结构,集局部放电检测、红外成像测温、视频实时监控、有害气体诊断等多种检测模块于一体,具有自动检测、智能诊断、实时报警等功能。与人工检测相比,该机器人系统可大幅提升带电检测质量,提高效率及检测的准确性,避免了人工检测的盲区,实现海量带电检测数据智能同步综合分析。与传统巡检机器人相比,该机器人系统除具备视频检测和红外检测功能外,还可实现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有害气体诊断等多种功能,极大丰富了检测手段,实现设备多状态综合检测及诊断分析。同时,该机器人采用便携式设计,既可长期驻守于一座变电站,又可由检测人员携带至不同变电站开展带电检测,可降低使用成本。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公司之一,现辖13个市、51个县(市)公司及20余个科研、检修、施工等单位,服务全省4000多万电力客户。公司现有职工约3.9万人,农电工4万余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990余座、输电线路8.7万公里,电网规模超过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电压合格率、电网抵御风险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江苏电网已进入特高压、大电网、高负荷时代。


2017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5808亿千瓦时,增长6.39%;公司完成售电量4931亿千瓦时,增长7.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7亿元;投产110-500千伏线路3294公里、变电容量2952万千伏安;线损率4.08%,下降0.1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2987亿元,利润80亿元;资产总额2906亿元,固定资产原值5018亿元。囊括国家电网公司同业对标“综合标杆”“业绩标杆”“管理标杆”3项第一;获得全部10项“专业标杆”,其中7项位列第一。


98
99
0
1

相关资讯

  1. 1、CoreI2C的原理及采用FPGA技术实现I2CIP核的设计1680
  2. 2、未来我国机床将往什么方向发展?三个关键词解密!2364
  3. 3、分流电感在并联电阻测量电路中的应用及重要性分析3567
  4. 4、什么是软件定义存储,软件定义存储在中国的发展现状4903
  5. 5、人工智能尚未成熟未来AI是否会成为技术主战场?3429
  6. 6、国产工业机器人已逐步进入汽车,工程机械等对精度要求更高的领域4033
  7. 7、近85%制造业开始数字化转型,谁会成功?2732
  8. 8、特朗普再对中国扩大出口管制,中国攻克技术难关4565
  9. 9、Linux设备驱动的并发控制3818
  10. 10、传感器是智能市场快速增长的关键2737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