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围绕着头部导演建体系?


 且不去谈论中国电影是否已经改朝换代,单说传统的头部导演,是否已经建筑了一个新的围城?

文/庞宏波

中国电影产业,就是围绕着头部导演建体系。

腾讯影业副总裁陈英杰此前不经意的一句话,直击要点。没错,相比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中国电影市场的确就是围绕着头部导演建体系。

但这两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市场本身进入到了一个转折变革期。其实除了徐峥、黄渤等跨界导演和新崛起的80后年轻导演,中国称得上头部的传统导演或许不超过10个。

恰好在这两年,几大传统的头部导演都有亮相,而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也没有大导演压轴。复盘头部导演这两年的票房表现,中国电影市场,在围绕着头部导演建体系的同时也围绕着头部导演建围城。

在电影市场迅速变化的同时,导演的命运也在发生在反转。如今对于传统的大导演来说,似乎集体步入了一个新的围城。

 类型出现“票房瓶颈”,

 导演“自我寻找”为何难成功?

今年,张艺谋执导的《影》累计票房5.74亿,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累计票房6.06亿,姜文的《邪不压正》累计票房5.83亿。


与此同时,今年全年票房TOP10的准入门槛提到了13.6亿,目前并没有一部国产片出自传统大导演之手。  但传统大导演影片票房难称头部并非是口碑本身作用票房使然,而是电影本身已经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类型瓶颈。

张艺谋的《影》豆瓣评分7.4分,但作为一部偏向文艺的武侠片,6亿的体量是一个相对较为公允的市场反馈;徐克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豆瓣评分6.2分,虽然整体口碑略有分化,但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两极对立。显然,视效大片本身是具有极大市场空间的,但《狄仁杰之四大天王》票房体量的缩水,除了导演的个人风格化处理外,古装视效大片难以打通足够的受众是一大关键因素。

 虽然视效大片具有很宽的受众广度,但这两年真正能够在市场突围的不再是三四线年轻观众消费热情的带动,而是充分拓宽电影的年龄层,在纵向上实现打通。


这主要是因为,在没有集中性的低价票补后,视效大片“物超所值”的观影吸引力已经不足,观众更渴望的是一种大众的、真实的、具有共鸣性的观影体验。

显然,《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在遭遇《我不是药神》后,后者强大的情感共性带动了足够的社会话题,而前者并不具备这样的特点,这是影响电影受众面,从而突围困难的重要原因。

但对于传统头部导演来说,他并非看不到目前市场出现的新趋势。只是在个人选择上,目前头部导演都选择了集体“回归”,回归到擅长的类型,回归到个人表达,希望通过“匠心”和“艺术”来对市场发起新一轮的冲击。


而做出这种反应在于,头部导演此前基本上都经历了市场无情的“摧毁”。张艺谋的《长城》恶评如潮,徐克的《奇门遁甲》恶评如潮,姜文的《一步之遥》两极分化,再加上冯小刚和陈凯歌市场表现一直是来回徘徊。

 大导演经历了所谓的“滑铁卢”后,必然希望通过自己最擅长的方式重新证明,所以个人风格上的“回归”,必然会带来新的问题,即电影本身的滞后性。

其实去年到今年,市场对于所谓的热门类型有了新的排序,在变革的过程中,头部导演却选择的是“回归”。尽管电影本身的口碑尚可,但很难顺应现行的市场法则。

导演补全的是之前作品的“错误”,但遗漏的却是对市场新趋势的一种捕捉。尽管“内容为王”的市场口号让电影本身的类型优势出现弱化,但这是基于具有情感共性的类型片基础之上的,并非对于所有影片都适用。

 资本上的镣铐束缚,

 导演和“导演”的资本之争

“中国电影的发展,就是围绕着头部导演建体系。”

这句话,足以说明资本对于头部导演的追随。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对于头部导演的争夺是不可能停止的,原因就在于电影本身是少量的头部赚钱,大量的腰部赔钱。


在整个市场进入到头部化后,导演就成为了被资本疯狂追逐的对象。目前,各大巨头公司和导演之间的绑定关系非常紧密,但这是市场理所当然的自然反馈。然而在市场变革期,过重的资本负担无疑让导演有了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本身并非市场的压力,而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压力,即究竟选择拍什么样的电影?

目前,不少影视公司为了拉拢头部导演,在资本上给予了非常大的倾斜。例如一向以文艺片亮相的贾樟柯,今年选择了一部商业元素较强的《江湖儿女》。但这部电影引起讨论的核心不是电影本身的商业属性,而是诸多“致敬自己”的元素被刻意放大。

尽管有人认为这是贾樟柯在打造自己的“电影宇宙”,但作为艺术片,缺乏连贯的情节脉络,没有协调一致的主题,更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网络,何谈“宇宙”?而且从主题的表达上来看,《江湖儿女》的“电影宇宙”并没有取得成功。


而在这些诸多的质疑背后,是贾樟柯和某公司签订6年3部电影的协议,两年一部电影则可以充分维持导演的市场热度。但从电影创作的角度来说,这恰恰是违背电影创作自然规律的。

 导演尽管没有背负市场压力,但却不得不背负资本压力。这往往让导演不仅仅是“导演”,而是一个成熟的品牌运作,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精神镣铐。

此外,陈凯歌和新丽传媒7年7部电影的合作协议,冯小刚旗下的东阳美拉和华谊兄弟的业绩对赌协议,都是一种不施加票房压力但给予资本压力的新镣铐。

所以,中国电影在围绕头部导演建体系的另一面是建筑了牢靠的资本围城。

 市场期待值上的严重错位,

 部的未来并不顺坦

如今,你期待张艺谋拍摄什么样的电影?冯小刚、陈凯歌、徐克、周星驰又是什么样的电影?

可能每一个观众给出的回答都不相同。但如果问资本方,他们期待头部导演拍摄什么样的电影时,基本上会保持统一口径:  具有市场反响的。

这种反响不局限于票房,但大多体现在票房上。但对于导演来说,他们所期望的市场反响,绝不仅仅是票房,而且很少体现在票房上。


所以,  在市场期待值上存在着严重的错位。

例如张艺谋拍摄的《影》,这是一部艺术风格极强的电影。无论是外在的黑白的水墨画风、纯粹东方的音乐运用,还是内在的权谋相争,张艺谋都是在进行一种“美学实验”,一种更加纯粹的东方美学。

但张艺谋渴望的传统文化表达很难成为市场的期待核心。市场期待的往往是这部电影启用了邓超、孙俪、郑恺、关晓彤等明星演员,在商业和艺术上是否平衡。


而能够评判这种平衡好坏的,往往采用更加通俗的票房成绩,这就是目前存在于头部导演中的严重错位。

再例如姜文的《邪不压正》,无论这部电影本身体验出的口碑如何分化,观众一开始就期待的是这部电影能否成为另一部《让子弹飞》,而不是一个姜文如何塑造的《邪不压正》。

 对于头部导演来说,市场更期待其在大众共鸣上如何体现出更高的统治力,而背后的资本方绝大多数也希望看到如此。但对于导演来说,满足大众审美并非其绝对核心。


所以,这两年头部的传统大导演很少直接在全年票房上登顶,甚至都极少进入到TOP10。但头部导演在市场身位上的退化,很难影响资本对他们的期待。

因为在一个以“人”为核心的行业里,资本方更加愿意去相信资历。所以,资本的不断加注让头部传统导演并不会遇到太多资本上的困难,反而在这种加码中会体现出新的矛盾。

例如《一九四二》之后,冯小刚《私人订制》的海报上:成全别人,恶心自己像是一种直接的宣战;张艺谋多部商业大片因为市场和演员的变数,被重新修改。

这种矛盾,直接体现在了电影作品里,导致导演个人表达被弱化,所带来的口碑两极又反作用于导演身上,加大其失败的风险。

一线导演在如今市场新的趋势面前,迎来了最好的资本时代也迎来了最坏的市场时代。头部导演不缺投资,但头部导演却进入“围城”。身不由己的挣扎,让失败开始变的正常化,只是似乎没有人可以逃离失败,最终接受在被追随中承认这并不属于自己的时代。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新媒体矩阵: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新闻|百度百家

企鹅媒体|UC平台|搜狐新闻|新浪微博



中国电影,围绕着头部导演建体系?_娱乐产业_旅游达人
53
71
0
20

相关资讯

  1. 1、张家辉惊呆了《贪玩蓝月:传奇来了》真的发钱3905
  2. 2、敢叫板“三通”《龙门镖局》8大亮点揭秘4895
  3. 3、《小三来了》正式更名为《御魂三国》重新霸气来袭1287
  4. 4、仙境传说RO手游半年庆福利升级公会任务双倍奖励533
  5. 5、《消灭都市》萌新必读增加CHAIN数解锁FEVER1618
  6. 6、《热血奥特曼》带你闯遍5大景点打怪兽护和平1817
  7. 7、《模拟城市:我是市长》三招赢得市长竞赛3430
  8. 8、《愚公移山3》正式定名《愚公移山3智叟的反击》4661
  9. 9、天子手游新资料片即将上线全新职业“翎羽”首曝2516
  10. 10、《世界2:风暴帝国》即将开测和法师组团打怪兽408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