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企业应用向云端迁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企业不愿意再自建数据中心,在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等硬件设施方面投入更多成本。基于云的弹性扩展、按需付费等特性,企业能极大地减轻IT应用的部署和运维压力。但在笔者看来,企业要想真正体验到云的便捷性,获得成本优势,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全面管控。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企业每个月在IaaS方面投入的费用,不仅不会节约成本,还会远远超出预算。传统企业是否需要上云?上云对企业价值有多大?是否有系统不能上云?上云后是否需要专业的云服务商提供运维服务?
由于很多传统企业的管理者、IT人员对云计算缺乏了解,这些问题在认知上存在很大的偏差。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结合以往给企业上云的实战经验,通过层层分析,强调云计算对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平稳上云,如何用好云,如何通过云来重构企业信息化,进而逐渐实现向数字化转型。
传统企业要不要上云?
传统企业的信息化现状分析
传统企业的信息化以内部信息化管理为主,标志性的系统包括ERP、CRM、HR、OA、MES等,在过去的三十年,这些内部系统在企业的规范化管理、降本增效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这些系统主要部署在企业自己的机房或托管IDC,IT资源缺乏有效调度;采用套件式采购+二次开发的方式,系统运维牵一发而动全身;系统之间的数据没有完全打通,存在一定的信息孤岛,数据价值没有进一步挖掘。
无论从运维的角度,还是从辅助业务经营决策的方面,传统企业的信息化都需要转型、升级;同时,传统企业在业务模式方面也在不断创新,也有很多新的系统;系统的管理以及系统如何给企业带来业务价值,这些问题困扰着传统企业的管理者们。
传统企业对于上云的顾忌
企业上云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从互联网公司到传统企业,云计算的底座价值日益凸显。然而,还是有很多传统企业对于上云有所顾忌,担心安全、害怕失败,或者认为自己的企业不需要上云、系统不适合上云,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源于对云计算缺乏了解。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传统企业的所有系统都可以上云,而且有大量的传统企业已经全面上云了。
传统企业上云是大势所趋
国家已经陆续发布了《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等纲领性指引文件,企业向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云服务作为助推业务创新、企业升级的动力覆盖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企业为了紧追技术变革,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纷纷向“云”敞开了怀抱。
与此同时,云计算厂商通过最近五六年的发展,无论从云平台、产品、应用案例方面都达到成熟阶段,云计算行业的成熟为企业全面上云提供了可行性,传统企业不光是要上云,而且需要深度拥抱云计算。
传统企业上云是大势所趋
总体规划,分步迁移
传统企业上云跟互联网公司上云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互联网公司的业务和IT天生长在云上,系统数量少并发访问量高,IT技术力量相对较强。传统企业系统规模大,动不动就是上百套应用系统,系统关联关系复杂、网络架构复杂、系统技术架构传统,IT技术力量偏弱,对新技术、新架构比较滞后。
这些特点决定了传统企业上云采用思路的不同性,为了保障系统上云的平稳与成功率,传统企业上云通常采用上云规划咨询+迁移实施两步走的方式,规划咨询阶段从整体架构、网络、应用、数据库、容灾、安全、上云路径等方面规划出发,为第二阶段的迁移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重点:安全、灾备、监控
传统企业对数据的安全、备份更加关注,管理者们本身对数据放在云上就略有担心,提前做好安全体系建设规划、数据灾备非常重要。其实,云计算在安全、灾备、监控方面比传统IDC具有天然的优势。
比如安全方面,从云平台到安全产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防护,比如网络安全边界防护(DDos、云防火墙)、应用安全防护(Web应用防火墙)、主机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库安全审计、云资源访问控制安全、运维安全等;灾备方面,云平台天然提供同城容灾、异地容灾、两地三中心架构,云上文件、虚机、数据库等备份服务工具性价比相比IDC高得多;监控方面,云平台提供免费的云资源、云服务监控,同时提供应用系统的性能监控服务。
云原生产品与服务为我所用
企业上云绝不仅仅限于云平台IaaS资源的使用,对于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是通过数据来推动业务的增长。上云的价值,从某种层面上来讲,更多的是借力云平台的PaaS能力(比如大数据、物联网、AI)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业务价值。使用云提供的云原生产品服务,降低业务创新成本,提高业务迭代速度,推进数字化转型。
慎选云服务商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能失败,也失败不起,这关乎企业的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关乎企业的发展与生死存亡。传统企业上云,选择上云经验丰富、管理流程规范、技术全面、规模实力强的优秀服务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尽量选择本地化供应商,可以提供更贴心的服务,项目风险更低。
传统企业上云后需要云运维服务吗?
上好云,更要用好云
上云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说只是第一步,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成功上云固然重要,用好云更重要。企业的管理者们可能会觉得上云了,运维就由云平台搞定了,不需要其他运维了,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的确,上云可以简化运维,但仅限于服务器等基础设施层面的运维简化了,比如云监控可以很方便的监控到服务器的CPU、内存、磁盘、网络的性能,以及相关云服务的运行参数,但是云上有多大的成本浪费、应用系统是否存在性能瓶颈、架构是否需要优化、安全是否存在风险等等问题,还是需要专业的运维服务。只有把云用好了,才能最大化发挥云的价值。
云运维服务的核心价值
企业上云后,需要哪些方面的云运维服务?云运维服务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下图中的5个方面:
故障处理与技术支持,解决企业日常使用云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以及云计算新产品的技术咨询,这是最基础的价值。
安全方面:
从安全基线检查与加固、漏洞扫描与修复、补丁更新、安全架构建议等方面帮助企业严把安全关。
省钱方面:
每个企业都会关心。据专业咨询机构RightScale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当下的企业级用户在云计算支出一项的浪费高达30%。如何从云资源、架构优化、计费模式三个层面减浪费,需要专业的运维服务来优化。
架构优化方面:
当应用系统架构不满足业务运行需求时,检视应用系统的云上架构,找出架构不合理处,根据业务需求协助优化或重新设计架构。
性能优化方面:
当系统出现性能问题或性能瓶颈时,例如网站访问慢、处理速度慢等,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找出性能瓶颈并协助进行优化。
上述5方面,都需要专业的运维服务才能解决,如果企业上云后需要做一些自动化运维,比如巡检自动化、应用发布自动化、多云管理等,更需要专业的运维服务。
通过云计算重构企业信息化
企业未来的信息化或是数字化不管这么变,有两个方面是比较明确的,一个是云,云会成为常态,一个是数据,围绕数据进行的管理、执行、决策。不管是云还是大数据,前提都是在用好云的基础上,专业的运维服务助力企业用好云,可以帮助企业重构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组织、信息化系统架构,推进向数字化转型。
以下8个步骤,希望能帮助企业以正确的“姿势”开启云之旅。
1、指定云管理专员
企业要结合现有资源,指定专人进行云管理。比如,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置一个云架构师,或者通过外部专家来全面监管你的云业务,以防止企业在上云或者下云过程中出现业务中断情况。在制定具体的云规划时,要尽可能做到精细、详尽,包括每个项目的技术要求以及业务目标,哪些成本可以精简,哪些要提供最大化的资源支持等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消除云冗余现象。
2、实时调整IT治理流程
如果你所在企业开发的资产管理以及变更过程管理有如下表现:
a)公有云基础设施的部署时间为小时或天;b)每周都在发布新功能或者有更新;c)开发人员在做测试项目时,可能会有数十次的周转;d)虽然已经花费巨额成本,依然跟不上软、硬件的更新速度等。
说明整个IT治理策略已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需制定一个能支撑企业未来发展的长期计划,至少要满足3-5年的发展需求。
3、监控每个月的云成本
根据IDG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0%的IT领导者认为公有云费用太高,曾有一半企业支付了高于预期的云成本。虽然,有些公司是因合并或者并购等业务问题,导致了云支出增加;但大多数公司的大部分成本来自于始料未及的数据输出费用,以及未能根据性能和使用需求调整了工作负载。所以,企业要想拥有更成熟的IaaS能力,必须拥有一个合理的云迁移规划,让所有成本支出都在可控范围之内。比如:通过IT手段监控每个月的云成本,记录不良支出事件,做到在出现财务损失之前规避风险。
4、减少不必要的数据迁移
在不同云之间迁移数据,可能会导致企业花费巨额迁移费用。假如企业每个月传输20TB的数据,可能会导致企业每年要支付2万美元的数据输出费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更合理的云架构和或通过边缘计算的方式,让数据迁移成本降到最低。
5、拥抱边缘计算
一些数据量较大的工作负载,可能更适用于边缘计算方式来处理。在边缘计算场景中,数据存储要么在公有云,要么在企业内部的数据中心,本地边缘为IT部署创建了一种高性能的桥接,云平台可集中进行数据处理。这种混合IT部署模式,可极大地降低云存储成本,特别是需要快速响应的IoT设备,通过删除云中的大量数据集,可以提升终端用户访问速度,极大地降低了计算和带宽需求。
6、闲置资源要即使清理
很多企业经常会把一些闲置应用的基础设施在云上搬来搬去,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要按小时支付费用。还有另外一部分企业,错误的工作负载迁移,不仅没有节约成本,还造成了双倍成本支出。只有将闲置的资源及时清退,淘汰不需要的资源,才能让CPU、计算的价值实现最大化,从而降低总体成本。
7、要制定全云迁移计划
将应用迁移到云端,并不是云托管。企业采用SaaS解决方案,并不代表所有的应用都真的在云上。当企业“迁移到云端”,要从三个层面重新定义。第一,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本质上就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其内部IT系统而迁移到云端。第二,平台即服务PaaS。PaaS一旦迁移到云端,就意味着企业将资源转移到了IaaS系统,PaaS平台具有计算资源,可以促使开发人员构建应用程序和服务,可以大规模使用平台上工具,进行自动扩展、负载平衡、容量配置等。第三,软件即服务SaaS,包括人们已经认同的许多云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像使用本地软件应用程序一样使用它们。而用户要想真正拥有云原生体验,必须按照不同层级,制定相应的云迁移计划。
8、定期评估云平台选型
大型公有云平台每周甚至每天都在发布新特性和功能,实时关注这些新功能,并且尽快升级,可获得更符合企业需求的解决方案,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传统企业上云的进一步思考
从互联网公司到传统企业,上云已是大势所趋,企业上云也已进入下半场。其实,传统企业上云与互联网公司上云有很多共性的方面,比如关注安全、成本、降低创新试错成本、数据驱动业务,互联网公司上云的很多经验可以值得借鉴。
同时,传统企业由于行业、企业、业务的属性不同,又有很多独特的方面,比如希望借助上云进行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的版本升级、云上云下混合云架构规划部署、灾备规划、基于容器的云原生改造等。
传统企业上云尤其是希望全面上云的企业,需要首先做好上云规划咨询,而且是可落地的咨询,而不是泛泛的提供一些咨询报告,进而采用分步迁移的方式分阶段有序上云,同时上云后要引入专业的云运维服务用好云,才能最大化发挥企业用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