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也渐次展开。特别是关键医疗物资、能源、粮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均已陆续开工。这标志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各地要特别关注制造业,要把优先支持制造业复工复产作为重中之重。
之所以要把优先支持制造业复工复产作为重中之重,首先是由制造业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 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保持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一些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制造业已经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一个焦点,其中智能制造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容纳了大量就业,而当前正处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优先支持制造业复工复产,对于稳增长、稳就业并进一步巩固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次要看到,把优先支持制造业复工复产作为重中之重,对我们继续做好防控并最终战胜疫情至关重要。当下防护物资紧缺,优先支持制造业复工,可以为抗击疫情前线提供充足的“武器”和“弹药”。同时,在疫情防控战中,现在有两条“一线”在展开,正如抗疫救治一线必须优先集中保障医护人员一样,各地对于复工复产所需防护物资的投放,在经济一线也要优先集中保障制造业。长期来看,经济平稳运行和保障民生所需的各类生产资料、生活物资也有赖于制造业尽快开足马力。
第三,把优先支持制造业复工复产作为重中之重,还因为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增速下行、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疫情短期内对经济活动尤其是对制造业的冲击不容忽视。有限的资源要用在最紧要、最关键的地方。各地要弄清楚资源配置的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平均分配。餐饮、文旅等第三产业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大,但恢复起来相对较快,而制造业如果不尽快恢复生产,部分行业的产业生态很有可能会遭到破坏,物流中断和疾控措施引发的产业链、供应链一旦中断,形成转移替代,一些较脆弱的制造行业几十年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基础也许就很难再找回来。因此,抓好制造业复工复产有助于制造业产业生态、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降低可能出现的更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各地复工复产情况不一的背景下,经济战“疫”才刚刚开始。需要注意的是,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复工复产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包括工人短缺、材料短缺、部件短缺等问题。各地要根据疫情实际分类施策,按照科学、合理、适度、管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复工复产方案,不搞“一刀切”。设定复工标准要科学、稳妥,引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护,提供必要的疫情防控物资,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确保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还要统筹兼顾,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做好各种保障。工业制造业包括钢铁、化工、电力、装备制造以及轻工电子的原材料、零部件及其产品销售。不少行业的生产与上下游企业密切关联。原材料的供给、基础配件的供应、高效率的物流、相应的市场需求等都必须纳入考量范围。可能某一个链条如因物流卡住,上下游的生产都会出问题。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交通运输组织保障,提高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要想方设法降低物流成本,解决好疫情防控时期的用工原料等问题,对交通枢纽、产业园区及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所在地做好疫情防控,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必要的基础支持,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鹜地复工复产。
此外,还要继续加强相应的财政金融支持,帮助确有困难的制造业企业渡过难关。
此次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多措并举,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国制造业和中国经济也一定能够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