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层“递迁”里蕴藏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的创新奥义
过去半年,中国电视剧迎来了《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山海情》等现象级作品,题材涵盖革命史、抗美援朝、脱贫攻坚等,都是近来文艺创作的热点和强音。 制图:冯晓瑜
《觉醒年代》被观众集体催更,还被当成学习党史的辅助参考;《山海情》播出时,一批又一批网友争当涌泉村的“精神村民”;《跨过鸭绿江》收到的观众来信上至耄耋之年的志愿军战士,下至在校大学生;《在一起》不仅凝结了中国观众的集体记忆,也在“走出去”后深深触动着海外观众;《装台》播出后,西安的热门景点在兵马俑、华山、大雁塔等之外,又多了一项“城中村”。
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得、社会满意和市场认可兼具,过去半年,中国电视剧迎来了一波现象级作品。难得的是,这些作品题材涵盖革命史、脱贫攻坚、抗美援朝、抗疫、百姓生活等,都是近来文艺创作的热点和强音。
重大主题电视剧异军突起,一方面因为这两年我们国家大事要事不断,电视剧因时而生,时事造剧。另一方面也该看到,当现象级作品得到交口称赞的同时,一些同类型、同题材剧集仍在旧套路里打转,题材红利并不万能,是创作动机、创作储备、创作功力上的差距,造成了品质的高下之分。
日前,由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和上海大学主办的“新时代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新生产”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为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提炼可复制的经验。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胡智锋认为,近来持续走红的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都做到了三个层次的“递迁”——由单向度的对主题本身的解读,转化为对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内容的开掘;由理性的、观念性的演绎,转化为感性的、艺术性的呈现;由共性的、大而化之的宏阔景观占据主导,转化为注重赋予质感的、个性化的景观缔造。这三层“递迁”,恰恰蕴藏了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的创新奥义。
更为宽频的题材,能同时呼应时代语境与人心所向
为什么《跨过鸭绿江》能刷新央视一套近两年的收视率?为什么《觉醒年代》和《山海情》都拥有无数“自来水”?许多学者不约而同提到了时代语境与人心所向。
胡智锋说,《跨过鸭绿江》并不是简单回望历史,而是切中了今天的时代性话题——中国人如何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更有尊严地生存——如此一来,抗美援朝的主题性内容转化为今天中国老百姓关注的命题。同样,《觉醒年代》能在今天的时代语境中被看作年轻人、知识分子如何找到自我价值,《山海情》《装台》则能让生活困窘的人思索如何通过奋斗奔向美好的生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以书卷气的《觉醒年代》、泥土气的《山海情》、烟火气的《装台》和硝烟气的《跨过鸭绿江》来概括近期重大主题电视剧共同构筑的葱茏之气。“它们最重要的,是都呼应了切近时代的人心需求和切近现实的深度。”在他看来,处于新发展阶段,中国人内心激荡着新期望,“表现为对我们国家更为拥戴,对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新认识和新情感的呼吁”。这种新期望为创作者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电视剧不能迷信美剧,而是要回应我们的时代与人心。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曲春景注意到了从“主旋律”到“重大主题”的理念转变。她认为,在更为宽频的题材选择中,这一提法的更迭体现出重大主题创作上的伦理转向,“戏剧冲突不再由过去的所谓压迫与反抗、敌我双方斗争来构筑,而是呈现出家国与个人共同体的象征结构”。她以《山海情》举例,剧中矛盾不是两个阵营的较量,从国家到百姓个体,所有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民更美好的生活,矛盾冲突仅仅源自共同体内部因人口数量、规划方案、计算方法等问题产生的分歧。
尊重“艺术是人的艺术”,捕捉真实的中国人精气神
《觉醒年代》里的一段蒙太奇,在研讨会上被专家们反复提及。那是陈独秀送陈延年、陈乔年两兄弟赴法勤工俭学的场景,总长4分16秒,没有一句台词。观众只是看到了两兄弟从西装革履、英姿勃发,到满身血污、身负镣铐,看到了他们在就义之时依然目光炯炯,看到了陈独秀在远方眼含热泪目送两个孩子走向生命的尽头。但这段充满诗意的艺术虚构让所有观众念念不忘。
也是在《觉醒年代》里,毛泽东踏着一路泥泞从雨中飞奔而来的出场,李大钊踩着乌篷船在江南细雨里的穿行,蔡元培于雪中“三顾茅庐”……诸如此类写意的画面,都是观众的心头好。
专家们认为,让艺术化的情节具有感染力,关键依然在“人”,必须尊重“艺术是人的艺术”这一规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在重大主题创作中,坚持以人物塑造为要,尤其是第一主人公的形象是否感人,往往决定着一部电视剧是否有了支撑。《觉醒年代》便是得益于人物的形象饱满、生动,观众才为浪漫主义的画面泪流满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贾磊磊很是认同重大主题电视剧里投入亲情的表达,“观众不仅看到了革命先驱为了中国社会未来命运所作的殊死斗争,也看到了以往作品里常被删除的个人私情”。他分析《跨过鸭绿江》中毛泽东的相关剧情:“‘谁让你是毛泽东的儿子’,言下之意‘你不上战场谁上战场’,是革命领袖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义无反顾将个人情感让位于国家利益的抉择。”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独坐伤心落泪,“此时他内心的悲,与千千万万失去亲人的中国家庭一样”。在贾磊磊看来,还原伟人生而为人的一面,能让观众产生情感交汇,从而更能体会到毛泽东政治人格的伟大。
站在人的角度,这一批重大主题电视剧亦可看作“心灵史”。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戴清认为,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将普通人的奋斗历程、情感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变迁自觉融汇在一起,从而呈现个体命运与社会时代的连接、同频共振。正因为此,在人物的精气神体现上,有必要在改编时对原著进行适当的“提亮”。《大江大河》和《装台》都作出了正向垂范,“对人物的亮度把握,恰是艺术功力、艺术分寸感的把握”。
走出“伪戏剧”的舒适区,以细节与个性让故事落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提出,创作需要突破舒适区,需要走出一些固化的类型套路,走出相对“伪戏剧性”的桥段设计。想要体现领袖的亲民,就得安排摸摸孩子的脑袋;想要体现扶贫工作的峰回路转,就会制造一个重大的偶发事件等。真的只能如此吗?
尹鸿以《觉醒年代》举例,该剧能突破固化的程式、能拥有丰富的叙事手段,一切的根源来自“另一种熟悉生活”。编剧龙平平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他对陈独秀、李大钊等剧中角色的熟悉,源自几十年沉浸在历史的考证与积累中。所以小到每一件物品的摆放,生动如陈独秀把嗑下的瓜子壳拨弄到蔡元培一侧的细节,都是基于长久以来对于历史的仔细考证。
《装台》能让观众触摸到生活的质感、与小人物共情,也是源自对细节的体察。该剧出品方代表韩殊分享了编剧马晓勇的创作经历。实地采风阶段,马晓勇在西安选择了一处城中村体验生活,哪知,他头一回夜晚10点半到城中村,居然“去早了”。因为,生活在城中村的人们,通常得半夜12点至次日凌晨才会带着满身疲惫归来。他在城中村转悠,发现“万物皆可租”,但同时,无论吃油泼面还是喝一两口啤酒,所有人都很享受,而小超市里,越是“齁甜”
的饮料卖得越好。“编剧说,那瞬间明白一个道理,生活就是这么简单。你吃你的山珍海味,我吃我的油泼面,都很快乐。”
走出舒适区,还体现在从不同侧面切入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陶冶认为,《跨过鸭绿江》作为第一部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的电视剧,它以细节与个性化的叙事,完成了对我们集体记忆碎片的一次重整。他很推崇剧中对邱少云烈士事迹的呈现:“具体到这段情节时,创作者作了了不起的设计。他不写我们熟悉的故事,而是写我们熟悉的故事的侧面。”邱少云牺牲后,15军因他一枪未发、没有消灭一个敌人,只给报了三等功;报呈上级,司令部修改为一等功;而到了中央军委,彭德怀认为应该记特等功。“它是故事的另一面,却一样能打动人。”而我们的卫国之战、我们对英雄的致敬,就是通过这样个性化又真实的细节,一下抓住了人心。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 王彦
编辑:范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