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半导体厂商罗姆于昨(23)日宣布收购松下半导体事业部门经营的二极管与三极管事业部分业务。预定转让时间为2019年10月。为确保向客户稳定供给,顺利进行业务转让,目前将由罗姆向松下公司委托生产,以保持与以往完全相同的供给体制。
功率半导体器件是实现电能转换的核心器件。主要用途包括逆变、变频等。功率半导体可以根据载流子类型分为双极型功率半导体和单极型功率半导体。双极型功率半导体包括功率二极管、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电力晶体管(GTR)、晶闸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单极型功率半导体包括功率MOSFET、肖特基势垒功率二极管等。它们的工作电压和工作频率也有所不同。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交通、轨道交通、发电与配电等电力电子领域。
国际厂商制造水平较高,已经形成了较高的专业壁垒。我们预计在2022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426亿美元。在2015年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中,英飞凌以12%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欧美日厂商凭借其技术和品牌优势,占据了全球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的70%。大陆、台湾地区主要集中在二极管、低压MOSFET等低端功率器件市场,IGBT、中高压MOSFET等高端器件市场主要由欧美日厂商占据。
我们看好功率半导体的国产代替空间。我国开展功率半导体的研究工作比较晚,且受到资金、技术及人才的限制,功率半导体产业整体呈现出数量偏少、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偏低及产业布局分散的特点。原始创新问题成为阻碍国内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功率半导体厂商尚未形成专利和标准的垄断。相比国外厂商,国内厂商在服务客户需求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我们认为,功率半导体的国产代替空间十分广阔。
罗姆成立于1958年,是全球最知名的半导体厂商之一,总部设在日本京都市。1983年罗姆在大阪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393。
根据公司2018年财报,公司2018财年营收23.45亿元,同比增长12.81%,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40.92%。15-18年公司净利率平均值为8.06%,ROE平均值为4.09%。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IC、分立半导体和模块等。公司收入结构中,ICs贡献主要收入,营收1.83亿日元,占比46.2%。其次为分立半导体,营收1.5亿日元,占比37.8%。
双沟槽SiC MOSFET是罗姆的代表性产品。为了进一步降低功耗,罗姆成为世界首个开发出双沟槽结构SiC MOSFET并实现量产的公司。罗姆通过其独特的双沟槽结构,提高了门级的强度,可以实现逆变器等电动汽车电力驱动系统的节能。与IGBT相比,罗姆新一代SiC MOSFET的开关损耗降低了73%。另外,罗姆还开发出了兼备业界顶级低传导损耗和高开关特性的650V耐压IGBT“RGTV系列(短路耐受能力保持版)”和“RGW系列(高速开关版)”。
罗姆重点专注汽车和工业市场。消费电子是罗姆最大的应用市场,占总营收的57%。因此罗姆希望增加汽车等其它领域的投入。罗姆在汽车领域的重点是动力传动系统、车身、ADAS的模拟功率产品。在工业领域则重点发展工厂自动化、能源和基础设施。
今后,两家公司将以取得相关当局的必要认可为条件,共同实施面向转让的准备。关于移管日程的详情今后会进行商讨。罗姆表示今后将以汽车、机械产业市场为首的领域持续扩大市场,扩大双极晶体管、电路保护用的齐纳二极管、TVS二极管等事业。为此,罗姆将积极投入所有的经营资源,努力强化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稳定的供应体制。这次从松下手中接手半导体事业,是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