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经济的快速推动下,影视产业市场呈现多元化格局。剧集类型从早前的家庭、抗战、古装、偶像等“基本款”,到如今的传奇、科幻、罪案、都市、律政、商战等多元格局,类型得到全面拓展。
古装剧作为“常规基本款”剧集题材,今年有何变化?今后又有什么发展趋势呢?
备案数三年下滑28%,2018古装剧全面“退烧”
今年8月之前,古装剧基本缺席电视荧屏,大降温趋势显著。实际上,不仅荧屏古装剧不见踪影,今年的备案古装剧也大幅锐减。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视剧电子政务平台公示,截止至8月,今年已备案的古装剧集总计 125 部,共 5796 集。根据今年月均备案数估算,2018全年古装剧备案数大概在180部左右,数量上同比2016下降 28% ,环比2017年下降 14.29% 。古装剧全面“退烧”已成定局。
去悬浮,重写实,古装正剧或成未来主流
根据广电总局的备案划分,古装电视剧的题材分别有 古代传奇、古代神话、古代传记、古代武打、古代宫廷、古代青少 以及 古代其他 七个类别。
1、重“实”轻“娱”趋势明显,古装市场回归深度
从2018年备案古装剧题材分布来看,传奇、传记、武打等写实类古装剧占据绝大份额,较受年轻、女性观众青睐的神话、宫廷、青少类仅占比 12.8% ,娱乐性、轻松化古装剧备案数少,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荧屏上将会出现更多具备深刻思想性、有深度厚度的古装剧。
具体来看, 《董仲舒》《管子》《北宋名臣蔡襄》《纸圣蔡伦》《魏征传》 等均为根据历史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而成,娱乐性弱化,写实性明显。
2、神话宫廷降温,传记武打升温,古装创作走向现实主义
横向对比今年与2016、2017年备案古装剧的题材分布,从备案占比来看,古代神话剧从2016年的 14.8% 连年递减至2018年的 8.8% ,古代宫廷从2017年的 4.25% 降至今年的 2.4% ;反之,古代传记从2016年的 9.2% 递增至2018年的 16% ,古装武打也从2016年的 6% 涨至今年的 12.8% ,增幅明显。神话宫廷的降温,传记武打的升温,在一定程度上再次证明,古装创作逐渐抛弃悬浮,走向现实主义。
《大清相国》《大宋宫词》《大国行商 》等古装剧都展现出古代大国恢弘的历史文明,镌刻着现实主义创作温度,诸如此类的古装正剧风或成为未来荧屏主流。
古装IP式微,原创力量崛起
原创与IP之论由来已久,鹰眼统计出1-8月广电备案中古装原创剧与IP剧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今年四月之前,备案的原创古装剧逐月下降,而古装IP剧却逆势上扬,直至四月初全国电视剧创作规划会议的召开,广电总局强调“在再造电视剧创制流程中,要始终坚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把原创精神放在首位。充满智慧、情感和创造精神的原创性作品,可以形成新的数据格局和流量格局。”
广电总局对原创精神的推崇,让原创古装剧备案数在四月大幅回温,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古装IP剧的大幅下滑。五月之后,原创古装剧持续保持绝大比例,且整体成上升趋势,IP改编占比持续下降。显而易见,在政策风向下,古装剧原创力量进一步回归,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市场上将出现大量原创古装剧。
结语
通过2018年古装剧备案公示可以得知,作为所有电视剧题材中最有正确价值观导向的一类剧集,内容充实、质量上乘的历史正剧、现实题材古装剧将进一步回归,攻占年轻人市场。
附表
商务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