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C2N开发出锗-锡半导体激光器,为芯片插上光学传输翅膀

计算机芯片中的晶体管是电力性工作元件。如果能为计算机芯片插上“光学传输”的翅膀,数据传输的速度将大大提升。因此,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将激光直接集成到硅芯片中的方法。据《自然·光子学》杂志近日报道,法国巴黎纳米科学与技术中心(C2N)、意法半导体公司(STME)和格勒诺布尔公司(CLG)等向着这一目标前进了一步。他们开发了一种可兼容的锗-锡半导体激光器,其效率可与传统砷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相媲美。


法国C2N开发出锗_锡半导体激光器,为芯片插上光学传输翅膀_爱车智能_试驾评测


氮化硅和铝构成的“应力层”上涂覆有几微米厚的锗-锡层。在氮化硅晶格的定向作用下,研究人员可以获得光学放大效果。


光学数据传输的数据速率和传输范围均优于电子处理模式,并且能耗更低。在未来,光学解决方案将更多地应用于板-板和芯片-芯片级短距离数据传输。其中,人工智能系统因为需要录入大量数据训练算法,将由此受益匪浅。


FSJ研究人员Detlev Grützmacher教授解释说:“目前,廉价激光器是我们缺乏的最关键组件。能够与硅基CMOS技术兼容的电泵激光器将是理想的选择。然而,纯硅是一种‘间接半导体’,不适合作为激光材料。为此,研究人员一般会选择III-V族化合物复合半导体为替代品,然而它们的晶格结构与硅完全不同。因此,激光元件只能先在外部制造,然后再进行集成。这样的处理方式导致了成本的激增。”


相比之下,锗-锡激光器可以直接在CMOS生产过程中制造。早在2015年,FSJ的研究人员就证实过,锗-锡系统可以实现激光发射,而且锡含量是影响激光器性能的决定性因素。FSJ研究人员Dan Buca博士说:“从本质上讲,纯锗是一种与硅类似的间接半导体。锡使其转变为制造激光源的直接半导体。”


FSJ开发的外延生长工艺技术已经被全球多个研究小组所采用。通过进一步提高锡含量,激光器已经能够在0℃下工作。然而,锡含量过高又会降低激光效率。


研究人员Nils von den Driesch说:“为了使激光器具有相对较高的泵浦功率,我们以增加材料应力的方式弥补了锡含量降低导致的性能损失。”通过优化锡含量和泵浦功率,激光器产生的余热非常少,成为第一款既能在脉冲状态下工作,又能在连续工作状态下运转的IV族半导体激光器。


除用于光学数据传输外,新型激光器还在红外技术、夜视系统和气体传感器等方面有潜在应用价值。


原文链接:https://www.fz-juelich.de/SharedDocs/Pressemitteilungen/UK/EN/2020/2020-03-17-gesn-laser.html


23
41
0
54

相关资讯

  1. 1、北信源与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达成合作,共铸大数据产业安全之盾3529
  2. 2、科众365等开发的长三角G60科创云平台启动!提供1亿多条专利2633
  3. 3、2019工业互联网全球峰会将于10月18日在沈阳召开3295
  4. 4、盖网通广告机与液晶显示器的区别1809
  5. 5、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增强生物支架材料的创造并帮助伤口愈合269
  6. 6、解读“机器人医生”4781
  7. 7、驱动人生被曝利用高危漏洞传播病毒,2小时感染10万台电脑2977
  8. 8、灵动微电子发布三款MCU产品,实现高中低端市场全覆盖4341
  9. 9、首个交钥匙物联网解决方案:物联网关CPX-IoT让所有数据都唾手可得4058
  10. 10、声音数据技术或将解决关键物联网难题2902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