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运营方法论改变运气的本质是——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比别人更优秀,在工作上会更加突出,得到更多的赏识,获得更多的鼓励与奖励。慢慢的这个正向循环会开始发酵,让个人变的更有自信,反过来又让做事更有效率。
运气这东西,很微妙的,看不见,摸不着,你要是说他不存在吧,有的人运气似乎就十分的好,做什么成什么,有的人则刚好相反,做什么萎什么。你要是说他存在吧,那有什么证据来证明呢?又找不到证据。运气就好比外星人,到底有没有呢,这是个问题。
不论有没有,但是在工作中,大家的确都有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运气真差!我相信要选择一项超能力的话,每个人都想要“好运”这个超能力,就像《死侍》里面有个运气超棒的女孩,不论遇到什么危机,都能化险为夷,好运气真的很重要。
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运气呢?
那种类似画符的方法,这里就不讨论了,不是不管用,而是因为我不懂呀,就不误人子弟了。虽然那方面不懂,不过在多年的运营工作中,我发现巧妙的运用运营方法论,是可以让人得到想要的结果的,算是改变运气的一种手段了吧。
运营方法论:了解事物本质
一位大师说过:我们所有的不幸都是来自于自己的无知。因为不懂,我们才会踩到坑,踩到坑往往不会归咎于自己傻,而是说自己运气不好。比如:买楼高位接盘的,一看楼价跌了,立马抱怨了,为什么别人一买就涨,自己一买就跌呢,肯定是运气不好,实则是不知道经济兴衰周期,想躺着赚钱,哪有那么容易。
做产品运营也是如此,拿引流来说,如果不清楚用户的本质,即用户属性、用户标签、目标用户,盲目的去做引流活动,效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古话说的好,三思而后行,指的是在做事情前,要想清楚,放到运营方法论就是要了解事物的本质,然后再去行动,可保证结果不会太差。
了解事物本质离不开阅历,为什么小时候觉得大人说的话都不对,等长大了才发觉,他们说的其实很有道理。是因为阅历,我们做产品运营,也是要多思考,多尝试,等接触的案例多了,做的项目多了,对事物的本质自然而然就比其他人,了解的通透了。了解事物本质,没有捷径走的,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
运营方法论:有解决问题的策略
只看到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不可取的。就像明知道股市要大涨,发现囊中羞涩,眼睁睁的看别人赚钱,自己只能黯然神伤。我们在做产品运营时,衡量一个运营是否靠谱的,其中一条标准是:能否解决问题。不要小看这条标准,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
在产品运营过程中,始终伴随左右的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坑,今天踩坑,明天一定会继续踩坑,就像墨菲法则一样,该踩的迟早会踩。有的时候,我们把工作做的很完美,交差后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些小BUG,记得当时明明没有问题的呀,就像突然出现的惊喜一样,让人措手不及。
有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求运营在面对已知或者突发问题时,知道如何应对。比如:运营群里看到大家说自己的KPI是公众号涨粉1万个,不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话,霉运会一直伴随左右,老板天天在耳边说,昨天涨了几个,今天涨了几个,听久了,心情不好,工作不开心,日渐消沉。如果懂得用票选活动来涨粉,一次活动涨个十来万,那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运营方法论:养成总结的习惯
其他岗位有没有经常总结的习惯,这个不清楚,但是作为运营,总结是运营工作很重要的一块内容。而这个总结,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领导的威逼下完成的。像周总结、月总结,做久了后,变成了一项任务,只想赶紧的交差完事,就像在父母的威严下被迫学习琴棋书画一样,久了后,你其实会发现,这样对自己很有帮助了。
我在做管理的时候,因为比较闲,就会为自己找点事做,做什么呢?
做总结吧。把自己做过的事情,经常性的做一总结。这个是完全自发的行为,因为这个总结做出来是给自己看的,并没有给其他人看。当我把数据这块做了总结后,和不做总结前对比,对渠道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之前凭个人感觉,觉得某个安卓渠道,质量很好,仅仅是凭感觉得出的结论。在做完数据分析的总结后,结论是这完全是个滥竽充数的一个渠道,赶紧pass掉。
养成总结的习惯,能让我们更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提升个人的有效产出。就像流水线对标小作坊,生产率大幅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战斗力,顶两位普通员工的,老板自然是对我们刮目相看,如此来说,等着咱们的就是升职与加薪了,运气是不是也开始变好了呢?
结论
用运营方法论改变运气的本质是——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比别人更优秀,在工作上会更加突出,得到更多的赏识,获得更多的鼓励与奖励。慢慢的这个正向循环会开始发酵,让个人变的更有自信,反过来又让做事更有效率。
然后,回过头来一看,哇,我的运气变的好好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