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机器人是伪需求吗?

2014年初的汉诺威展上,库卡展示了一款omnimove移动平台,其上搭载着机器人手臂,首次将“复合机器人”的概念落地;而在国内,新松     机器人     于2015年底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推出我国首款复合型机器人,并于2016年初投入量产。

时隔六年,复合型机器人赛道的玩家也多了起来,其中不乏MIR+UR这样的强强联合,但复合型机器人的市场实际接受情况如何呢?是噱头还是真需求?

复合型机器人主要由AGV、机械臂、相机、末端执行器几部分构成,最早的形态是地面铺设导轨,使用的是较为传统的磁导航式AGV,但是这种导轨加机器人的方式铺设不方便,占地面积大,安全性能也达不到要求。

随着更加柔性化的生产要求,AMR移动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搭配已经成为主流,而这两者的特性也决定了复合型机器人的先天不足,即低负载。

站在协作机器人的角度来看,节卡机器人CTO许雄博士认为:“除了负载,这也要求协作机器人有直流电模式,同时控制柜轻灵小巧,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其他方面例如精度的要求也会有变化。”

站在AGV的角度来看,仙知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叶杨笙表示:“AGV的负载和底盘是呈正相关的,而在很多场景如3C加工车间,留给AGV的空间很小,要留出精度误差还要有转向的空间,所以很难做到大负载。”

最后从集成商的角度看,山龙智控总经理曾雨权讲到:“我们之前为CNC车间做这种项目,AGV来自斯坦德机器人。用的是双视觉辅助定位法,因为AGV只能将机械臂运送到大概的位置,但是视觉又有视野范围,精度越高视野范围越小。所以我们做了粗、精两级定位。还有就是整个的流程控制需要PLC协调处理,需要对视觉和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除了构成复杂带来的技术难度大之外,动辄大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造价,也让众多企业望而却步,那是不是代表复合型机器人只是个噱头?

也不尽然,山龙智控今年已经接到了5条CNC车间产线的订单。

曾雨权表示:“按场景来说,一台复合机器人能代替多个人就有上的价值。如果是一台只能代替一个的话,就没必要采用复合型机器人。我认为CNC上下料绝对是一个可能会爆发的场景,因为CNC的操作工人的待遇比较高,像我们一台复合型机器人能满足8台机床的上下料,基本上客户也能一年回本。”

所以,不是没有场景,只是造价太高,企业的投资回报比太低。

仙知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叶杨笙讲到:“我们的复合机器人已经在半导体、制卡、制证等行业落地,目前主要的制约条件就是成本过高,客户很难接受,但是随着未来协作机械臂和AGV的不断降价,复合机器人的成本一定会降下来。”

GGII数据显示,从2014年~2019年,中国市场的AGV的均价已经从20万降到了11万,协作机器人也从21万降到了13万,当然这里面的产品各种档次的都有,但是必须承认的是随着厂商的不断增多,降价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高工机器人研究所分析师张鑫认为“当前,复合型机器人属于集成非标产品,其结构复杂、技术融合度高、行业应用面较窄,导致其迭代缓慢。从重复定位精度角度来看,复合型机器人的精度误差来自AGV本体和手臂的叠加误差,此外还存在机械加工和安装误差,而控制器都需要修正这些误差,最终再利用视觉将这些误差矫正,以保证末端执行器的精度能够在几个丝以内。这也就需要保证控制器采集和处理数据的实时性,对控制器要求是比较高的。”

但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价格下降,复合型机器人或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复合型机器人是伪需求吗?_设计制作_处理器/DSP
0
53
0
46

相关资讯

  1. 1、工信部:到2020年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体系4957
  2. 2、三种不同方法表征存储器特性1579
  3. 3、监狱内周界预警系统的产品、特点及功能分析3225
  4. 4、涅槃重生,智造共赢,中国运控20年匠心独运2153
  5. 5、激光电视为什么要配置抗光幕?白墙可以吗?3582
  6. 6、华为linux和windows的区别_华为linux系统好用吗3524
  7. 7、用户与内核空间数据交换的方式之一:procfs173
  8. 8、你知道Linux客户端、服务器、窗口管理器的关系?2319
  9. 9、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合作迈上新台阶3897
  10. 10、降本增收看云迹酒店机器人如何变身酒店新宠323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