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腾讯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宣布,微信正式推出企业微信这款办公沟通软件,适用于各类型的企业和机构用户。国内外的类似应用包括:钉钉、纷享销客和Slack。但对于这些潜在的对手而言,企业微信目前还不足为惧。
对于广大熟悉微信的用户,从功能上来说,企业微信似乎并没有特别的地方,除了具有类似微信的聊天功能,还集成了公费电话和邮件功能。在移动OA功能方面,结合了公告、考勤、请假、报销等功能。还有一些更贴合办公场景的功能,如“回执消息”功能、“休息一下”功能。
企业微信的官方微博的留言
微信公众号“可能吧”的作者伍嘉贤认为,微信天然不是一个生产力工具,生活与工作不隔离、数据没有云端化、数据没有结构化等原因,让微信在很多时候是一个让生产力变得更低的工具。
此外,企业微信不是用另外的品牌名去进入2B市场,而是作为腾讯的第三个“鹅子”,必定是被赋予了在企业级应用市场圈地的重担,与阿里钉钉这个目前口碑还不错的企业IM应用抗衡。
在百度指数上,企业微信这几天内已跑赢钉钉
腾讯被业界所熟知的风格就是,比较晚进入市场,然后把市场先行者的优秀点加以放大,再进行反超。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这两年在美国急速冒起的Slack是企业微信开发团队的重要“参考”对象。(Slack的CEO也早就看到了微信在平台化上的成功)
Slack正式发布两年来的日活用户增长趋势
2014年2月Slack正式发布时,迅即达到1.7万名用户,一年后达到52万,两年后达到230万,其中近68万属于付费用户,占比约1/3。每六个星期,Slack 的年收入预测值就会增加 100 万美元。投资者也非常看好 Slack,因此截至2016年初,Slack 已经累计融资7次,共约3.4亿美元,公司估值接近 30 亿美元。
既然这样,那企业微信有没有可能以超过“史上发展最快的办公软件”Slack的速度来增长?让我们来看看Slack的应用发行轨迹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找到应用“铁杆粉”——早期采用者
Slack诞生于一个叫Tiny Speck公司的办公室,创始人是Steward Butterfield(斯图尔特·巴特菲尔德),Flickr的创始人之一。有趣的是,Butterfield是在开发游戏过程中顺手开发了Flickr作为团队分享图片的工具,而Slack也是Butterfield的团队在开发游戏时顺手开发的工具。与大多数籍籍无名的初创APP不同,Butterfield是在上一个失败Glitch(网页游戏)中走出来的。他也就是近年我们所说的“连续创业者”,而他的下一个项目自然也会吸引互联网行业的目光。
Slack从Glitch在2012年11月宣布关闭开始就不断从Butterfield的口中透露出来,可谓是吊足瘾。当月他是这样在推特上写的:“我们会开发一些独特的通讯技术,当中会使用游戏世界外的一些应用程序,而一个更小的核心团队会着力开发这个新产品。”
Slack本质上是一个信息聚合平台,自我定位是“邮件杀手”,希望解决邮箱常被塞爆而又会忽略重要邮件的问题。
Slack内置了对多种企业级Saas软件的API接口,将分散的沟通方式聚集到一个地方,将邮件、IM、短信、类似Yammer的工具、企业内网和 Wiki等信息显示在 Slack的统一Dashboard上面,从功能上说,其实就是聊天群组大规模工具集成文件整合统一搜索。此外,Slack还整合了Twitter、Zendesk、Crashlytics和 Heroku等服务,将他们的通知提醒、Bug追踪等数据融入到公司内的信息流中,这些对于程序员来说实在是太实用了。
回望2012年,据IDC当时的报道,团队协作和企业社交应用在过去两年中发展迅速,在2012年上半年企业协作软件的销售增长了15%。首当其冲的是Yammer这款2008年9月推出的一个企业社交应用(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内部的论坛社区)在2012年6月被微软收购。这种火爆现象的背后揭示了企业间跨团队协作的需求实际上是多年来未被满足的,而一旦有合适工具出现,可以让团队协作成本大幅降低而同时效率提高,无疑会让所有的使用者都爱上它。
那么当时可以免费使用的企业协作应用有什么呢?Basecamp、Google Docs、GoToMeeting、Skype、Mindjet等等。听上去都像是上个世纪的产品了。这些大企业用惯的产品,却与美国科技行业新冒起的思维格格不入。
2011年,精益创业的概念被提出,大家都知道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个道理。互联网初创企业不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人数越来越少、地域跨度越来越大。这些初创团队的成员可以在不同场景、不同时间实现协作、甚至共同开发应用,怎样更快地、更有条理地沟通这样一种需求实际上越来越迫切了。
而早在2010年,Hipchat就作为企业协作通讯应用开始被开发并推出,但到2012年初还是有用户指出这个产品的体验令人爱恨交加:主要是移动端的不良体验和占用Mac系统资源过多。这造成了用户在发现Slack更好后,马上投入Slack的怀抱。而Hipchat在天使轮投资后再也没有其他融资,产品的更新迭代也陷入停滞,失去活力。
所以Slack的早期用户几乎都是科技行业的小公司,一大波都是从Hipchat中“叛逃”出来的。而且至今还有人认为对于小型团队而言,Slack带来的好处更多。据Slack做的调查问卷,用户平均提高了工作效率高达32%,减少了48.6%的E-mail使用,减少了25.1%会议,79%的用户认为团队文化得到了改进,80.4%的用户认为团队更加透明了。
邀请注册、长达一年多的内测、累积口碑:总之不要急于正式发布
让我们回到Butterfield的故事中去。到2013年3月份,Butterfield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始在自己的工作中使用Slack了。但是他们知道,这只能反映自己企业的需求状况;到2013年5月,他们已准备好为更多用户服务。
Butterfiled 回忆道:“我们连哄带骗地让其他公司的小伙伴们来试用我们的产品,向我们提供反馈。”其中包括房屋管理软件厂家Cozy和音乐服务应用Rdio。“最开始的时候大概有 6-10 家公司来试用我们的产品。”
很快,Slack团队认识到,他们的产品随着团队规模的增长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Butterfiled 说,“尤其是Rdio,这家公司比我们大很多很多。他们给一小波前端开发者用了一阵子,然后扩展到整个工程团队,最后整个公司120人都在用 Slack。”
“突然之间,从一个大团队的角度来看的话,Slack看上去真是相当的简陋粗糙。”有了这些观测结果之后,Slack的开发团队对产品进行了一些修改,然后不断地迭代。“我们的一部分工作就是与一些积极的大型团队分享Slac。通过为每个阶段更多的公司提供试用来获取更多的反馈。”
创始人Butterfiled在2015年11月曾说过,“微信非常像我们正为企业用户所做的东西”
可能Butterfield有Glitch这个前车之鉴,宁愿慢慢打磨这个产品,实现缓慢的用户增长,用过硬的产品质量营造口碑。例如他们在2013年3月在推特上发布了 “Slack Wall of Love”(Slack爱心墙),在两年间已经集了超过10万个赞。对于一个从未听过Slack的用户,这堵“墙”就具备充分的说服力了。
“Slack Wall of Love”(Slack爱心墙)
到了2013年的夏天,Slack可以开展更大范围的试用了,在8月,Slack 发布了预览版本(即产品正式开始开发7个月之后),以及iOS和安卓应用版本。
“这实际上是我们的内测,但是我们不想把它称呼为内测,因为人们会觉得内测期间的服务很脆弱或者不可靠。”Slack开始采取邀请注册试用制度。在邀请注册的第一天,有8000人试用Slack(23家媒体报道了);两周之后,这一数字达到了 1.5 万。
虽然Butterfield的连续创业的确是媒体感兴趣的话题,但媒体只是提供一个背书而已,真正能打动新用户开始使用Slack这种全新类型的应用的影响者,是老用户。按照Butterfield的掐算,实际上只有20%的关注度是来自媒体的。“剩下的80%,是人们自己写文章。我从不去新闻网站,网站上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我会注意我的朋友在看什么、在分享什么内容。”
我们可以从Slack初期的应用发行故事中可以学到什么?
好好定义和满足早期采用者这群核心用户的需求
早期采用者是新产品采用者类型之一,他们是第二类采用创新的群体,占全部潜在采用者的13.5%。这类采用者多在产品的介绍期和成长期采用新产品,并对后面的采用者影响较大,他们对创新扩散有着决定性影响。
稳步建立口碑,在产品成熟前先别急着推广
以企业微信为例,在目前阶段,估计最愿意使用的是那些使用了企业QQ邮箱和腾讯其他企业产品的公司,而这些公司也可能是企业微信的铁杆粉丝用户,一旦开始用就不会流失,因此通过他们来累积口碑,是目前企业微信应该选择的发行策略。相比之下,哪怕钉钉已经把广告贴到家门口,但在中国的互联网江湖,这种上门“挑衅”之举也早就见怪不怪了,官方后续的冷处理其实也表明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