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初愈的Sama君如期来参加一个工作坊,“台北电影节青少年评审团”,他以“自学生”的身分来报名。当然,由于之前几次旁听我的课,主办单位的工作人员基本认识他了,有时候还特别叮咛他在小组讨论时可以引导一下组员,或者充当一下主动发言、提问的“桩脚”。他在工作坊中的身分不是本文重点。
主要是他对于我在课上的引言中,举了《某种女人》的一场戏为例,说明这属于一种“文学添加”而感到疑惑。这一段是影片中的第一个故事,女律师被男客户缠著,当她刚于午休与男友(一位有妇之夫)约会完走回律师事务所,男客户正守在事务所等她。
进到办公室之后,男客户还在为他那一桩基本上没有转圜馀地的工伤公司争取权益。在她办公室门口,男客户注意到办公室的门没有装好,一直自动阖上,他被这扇门搞得有点心烦;随后,当女律师总算打发他走了之后,她用黏毛器将身上的毛屑黏除后,撕掉黏毛器的一张贴纸。
我的说法是:让男客户心烦的门,一方面点出他的职业特性(类似建筑工人或室内装潢专业),二方面带出他的人格特质(有点偏执),第三方面,也透过他“感到心烦”这件事来渲染他对自己案件的情绪。
所以一个甚至可以说无助于推动情节发展,亦即,没有“剧作讯息”需要传递的设定,但同时却又看起来非常自然,并同时输送如此多面向的含意。律师的部分亦然,她黏掉身上毛屑,无疑就像是“摆脱缠人”客户的那种双重性。
Sama君:师父,是因为这是文学改编所以说是文学添加吗?
我:由于我没有读过第一段故事的原著,所以不好说,但是我说的是这样的处理方式接近文学手法。
Sama君:所以,也就是一个表面上的动作,看起来自然而然,但是背后却有多重含意,这样就算吗?
我:嗯……应该这样讲,这些动作可有可无,就像我说的,它本身并不承载剧作资源,男客户也可以呆站在门口跟律师完成这场对话,而律师也完全可以在他离开后,摆一个不屑或无可奈何的表情,这场戏的主要讯息也就交代完了。
可是这些附加的动作,让这场戏看起来更丰富,也更有厚度。它不仅仅是像寻常电影的方式,透过空间外化人物内在,直接呈现出人物性格,而是以添加细部行动来立体化人物与对话场景的层次。虽说这也不是文学的专利,但是,文学设定上,这种描述方式基本是常态。
Sama君:那可不可以这么说:如果一部片的象征性设定很少,它就不是一部好电影?比如,今天下午放的三部短片,我记得有一组的同学因为其中一部片好像象征性的成分比较少,而觉得它不够好。
我:我会说不能仅以此来作为影片好坏的指标,但,确实在寻常的情况下,一部没有在这方面有特别下功夫的片,再好,也有一个瓶颈。简单来说,我们完全可以推想,对主创,尤其编剧、导演来说,这就好像他们试著把故事讲清楚、讲完,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于是他们无法驾驭电影这项媒材的局限也就显而易见,片子当然不会太好。
Sama君:那么,是不是可以反过来说,文学在这方面几乎是必要的?
我:嗯……要这么说也是可以。比如,我前些日子总算放弃了艾可的《布拉格墓园》这本小说,读了20页,觉得这个人大概有一些理论底子,也大致知道什么题材诱人,不过,说起文笔,感觉还真不是太好。很干,大概知道可能在整体呈现上,会有一个完整的象征系统(谁知道,又没有读完),但是文字行进的过程,比较像是直白的,有时还卖弄一下,一些历史资料看起来并没有很好地融合在虚构的情节中。
这种情况,在佩雷克的《人生拼图版》就好多了,他有几篇神似爱伦波的篇章,有较好地将一些资讯融入虚构中。而最近在看的库斯图里卡的自传《我身在历史何处》则让我非常惊讶地发现,他讲故事的能力早已毋庸置疑,但是没想到他的文笔这么好,文采很高。
Sama君:拍《地下》的导演?之前没听师父说起在读这本书。
我:没有吗?我拿到手开始读,几乎是爱不释手的情况,这才第三天,我已经读了一半多。
Sama君:所以里头有师父说的那种功能性的行动里头还含有象征性的意义吗?
我:是的,应该这么说,我感觉文学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序列关系,也就是上下文之间的绵延;二是平行结构下互为文本的手法;三则是寓象征性于功能性中。
当然,你要说这些在其他艺术,比如电影,会不会有?当然都会有,但是,在文学是相对容易产生效果。库斯图里卡这部自传里头,首先就在第二点上特别明显,比如第三章把“看电影”这件往事平行于一位叫阿利亚的邻居悲剧,而他们经常在孩提时期,透过墙洞去看阿利亚的太太在家卖淫或者通奸的情景,那个墙洞一次只能一个人看。
所以,这一章光是对看电影这个行为,就有两种巨大对比,这也正是电影的历史发展:从个人观看到群体观赏;不过,你也知道,现在VR又重新鼓吹这种个人观看的机制,只能能走多远,大概还有待观察。
然后在下一章,一方面顺著时间发展,他年纪也稍长,所以情窦在此初开,然而,这种情窦初开在他内心世界的翻覆情况,他不直接明说,而是透过一个很有隐喻性的动作:倒立,于是天与地颠倒了过来,然而,这个翻天覆地同时与这一章同时也在讲的另一条严肃叙事轴合在一起了:他们古厝的崩塌。很合理,这第四章既然讲老家没了,似乎象征了他失去了根,彷佛要开始漂流。
于是,第五章果然透过几次的“告别”,告别了足球、田径,也告别了先后辞世的外公、外婆,象征了一次重要的离开,离开了这些最原始的根,然后,他迎向电影,于是他从具体的经历来说,他也真的是要离家去学电影了。所以平行的行动,以及章际关系带来的前后文绵延效果,都在他的书中可以找到。
乃至于像第八章“谢谢你,费里尼”全篇讲他没看成的《阿玛柯德》,而当时正是他开始在电影学院的学习,也与此同时,他不断试著回老家去约会马娅(她后来成为艾米尔的太太)的行动平行,于是交往马娅和学电影的美好最后彼此隐喻了,而,由于错过或每每看时都睡著的《阿玛柯德》终究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创作指标,而它是迟来的,就像电影的姗姗来迟,以及他对马娅情感的后知后觉……你会发现这些元素竟如此完美地交织在一起。所以这本书才会让我这么爱不释手。
看著Sama一直在做笔记,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这书你拿去读吧!与其听我这样讲,还不如直接读比较快!”
这就好比当我还是迷影网的专题总监时,我邀了Muyan写了一篇关于这本书的评介,因为那一期是做库斯图里卡的专题,结果,我印象中Muyan的文笔不错,文章可读性很好,但不知怎的,对这本书倒没有兴起强烈的想读感。
所以后来书出的时候,我并没有积极想读它,大概跟2015年由于《地下》重新上映,在很短的时间内(三周)在戏院反覆看了四遍,突然对它、对他都有点冷却了,加上《送奶路上》也确实有许多我自己不甚喜欢的部分……但,真的最后还是凭著影迷乡愁买下这本书之后,一读,不得了!
“但,师父,您不是还没读完?”
“早就读完啦!我是为了迟迟没机会写这篇文章而一直把书押著,今天倒是因为你的提问,让我找到理由谈它。现在,我可以把它借给你了。”
肥内老师专栏
一条电影课 |《寂静之地》概念超赞也只能拿及格分
推荐 |“幕味儿”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