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星专访│《缉魂》原著作者江波:把成都视为中国科幻之都,很切合
由程伟豪执导,张震、张钧甯等联袂出演的电影《缉魂》正在热映,该片改编自科幻小说家江波的短篇《移魂有术》,讲述一宗蹊跷谋杀案及背后暗藏的“移魂”技术。截至1月20日发稿时,影片的票房已突破7400万元。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原著作者江波,他除了聊起电影的幕后故事,还谈到热门的科幻话题。曾多次到访成都的江波还表示,成都的科幻氛围浓厚,把成都视为中国的科幻之都,很切合当下的现实。
江波(受访者供图)
【谈电影改编】
“最成功的地方,还是情感驱动的引入”
红星新闻:首映时你给电影打出高分,评价非常高,你觉得影片《缉魂》与原著相比,做了哪些改变和创新?
江波: 的确评价很高,因为从《移魂有术》到《缉魂》,导演做了许多改编,加重了感情戏,同时也把悬疑的戏份码得更足。从整体上看更为立体丰满,所以我对改编非常满意。
红星新闻:从影视视角的表达上看,你觉得导演程伟豪改编最成功的地方是什么?
江波: 影视的画面色调很重要,程伟豪导演对画面色调做了成功的调整,用冷和暖来衬托人物内心世界,这是镜头语言的成功。但改编最成功的地方,还是情感驱动的引入。程导把情感和技术核心结合得很好,整个剧情的核心是“移魂”这门技术,但是每个人物都受到各自情感的驱动,情节设置自然合理,每一次选择,都和人物的个性特点相符。让情感而不是情节需要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动力,这是我眼中改编最成功的地方。
电影《缉魂》剧照
《缉魂》海报
红星新闻:《缉魂》中你喜欢那个角色?你对演员的表演怎么评价?
江波: 在《缉魂》这个电影中,最有表现力的演员反而是孙安可(饰李艳),因为她要一个人表达四个人的状态,孙安可的表演可圈可点。其他角色,张震自然不用说了,把一个癌症患者的状态表现得非常逼真,把一个认真负责机智敏锐的检察官表达得栩栩如生。张钧甯的戏也很有张力,还有其他演员,演技都在线。现场有一位导演说,这个剧组应该拿一个最佳表演奖,我觉得是一种恰当的褒奖。
【谈科幻创作】
“成都的科幻氛围是最浓厚的”
红星新闻:你来过成都很多次了吧? 你觉得中国目前哪一个城市最有科幻城市的气质?
江波: (来成都)很多次,都记不清了。至少也有十多次吧。成都的科幻氛围是最浓厚的,它拥有科幻的重要阵地《科幻世界》杂志,拥有全国高校组织最好的科幻协会,还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把成都视为中国的科幻之都,很切合当下的现实。我非常喜欢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独特的地理位置,特色饮食,还有引领了中国科幻的《科幻世界》。我也期待成都能够发展出更多带科幻元素的特色,成为真正的科幻之都。
江波(受访者供图)
红星新闻:你个人最喜欢的科幻作品是什么?
江波 : 我个人喜欢的科幻作品有很多,如果说最喜欢的,还是推荐《2001太空漫游》,因为这部科幻,很好地结合了神秘主义,现实社会,未来科技,甚至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NASA的参考,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阿瑟·克拉克可以被称为真正的硬科幻作家,他的小说,流露出科技之美,自然之美,非常值得借鉴。
红星新闻:在科幻作品创作过程中,你会一直关注科技的变化么?你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最前沿的科学内容?这些又是怎样转化成为创作的素材的?
江波: 对科技前沿一直很关注,了解的途径主要是各种媒体,还包括各类科普书和科普杂志。从科技前沿的内容转化为科幻创作的素材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各种知识会在人的大脑形成体系,这个体系和生活经验大胆想象结合在一起,就成为科幻。一个人的阅读不仅决定了他的知识储备,也决定了他的思考方式。创作就是思考方式的体现。
《缉魂》海报
红星新闻:《缉魂》是一部悬疑犯罪电影,不少影迷表示,它还是一部软科幻题材电影,你是怎么理解软科幻的?
江波: 我一般会说这是带了科幻元素的悬疑片。软科幻这个概念的内涵并不是特别清晰,并不是只有宇宙飞船,技术奇观才叫硬科幻。从概念上,我还是愿意把它称为科幻元素,而不是称为软科幻、硬科幻。
电影在大屏幕上展示的始终是故事,即便有技术奇观的加持,故事始终是最重要的。
红星新闻:如何看待近年来国内科幻电影创作的热潮?
江波: 国内的科幻影视创作远远称不上热潮。科幻是属于科学时代的通俗文学,我们正在步入科学时代,更多的科幻片会涌现出来。现在出现的科幻片,只能算是先锋,或许过十年,我们才会看到真正的热潮吧。
红星新闻:目前有没有正在创作的作品?
江波 :正在创作一个长篇,属于太空歌剧系列。新的一年,继续往前走吧。对作者来说,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是追求。我的创作并不预设什么目标,创作是对生活激情的一种捕捉,并不是一项既定的工程,正因为它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才分外迷人。
红星新闻记者 张世豪 实习生 郭云春
编辑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