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文章强调,要拉长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产业质量,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
在“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下,我国光伏行业如何“拉长长板”?哪些领域将成为行业可以发掘的新方向?
什么是“双循环”?即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如果从产业角度看,我国光伏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双循环”范例。
2008年,光伏行业还是“两头在外”——上游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下游应用依赖国际市场,整个行业基本处在“国际大循环”状态中。
从2009年开始,为应对欧美等地的“双反”措施,我国光伏产业开始了“壮士断腕”式的产业结构调整。伴随这次调整,国内市场正式开启,光伏行业也开始转向“国内循环”。
2018年,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海外业务重新成为部分光伏企业的拓展方向,甚至被一些企业视为重点市场。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也日趋成熟,竞价、平价、扶贫等多种类型的项目均有较强的竞争力,这让“内外并重”的策略成为多数光伏企业的首选。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国内经济的大循环将被逐步打通,光伏的“双循环”也需要继续推进,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细化和优化。
在“国内循环”中,企业应不断挖掘国内市场的新需求、新机遇,特别是借助“新基建”的东风,提升技术能力,寻找新的应用场景;在“国际循环”中,企业应以新视角、新模式强化国际化布局,尝试开放创新、近岸业务等新模式,以增加回报、降低风险。
“国内循环”:把握新型城镇化机遇
激发国内需求、扩大新能源的应用场景,关键是要寻求“多点开花”。在“十四五”期间,光伏行业非常值得关注的领域就是新型城镇化。
不久前,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在总结已披露的各地“十四五”前期课题研究成果后,发现高频词汇主要集中在创新、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可见,推动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将是“十四五”的重中之重。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各地将会建设很多新的基础设施,以顺应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趋势,优化经济的空间结构,释放内生发展动力。
新型城镇化将伴随着绿色和能效水平的提升,这恰恰是光伏行业的机会所在。当光伏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必然生发出诸多新的需求,推动光伏应用“多点开花”,不仅会扩大光伏产品的多元化应用领域,还有可能推动行业开启精益生产。
尽管生产流程复杂、技术升级频繁,但近年来,智能制造等高科技手段开始被一些光伏企业所尝试。当下,配合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多元化需求,企业不仅需要提高产品质量,还要具备满足各种小规模需求的供应能力。这就要求改进生产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提升企业生产体系的灵活性。这正是精益生产可以实现的。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精”,既要保证生产的供应精准、不留库存,又要强调相互协作及业务的精简、减少流程,这与光伏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也是相吻合的。在国内光伏市场容量持续扩张的过程中,市场需求也会渐趋多样化,光伏企业不仅要面向B端市场,而且可能会开启C端市场,不同层次的市场将生发更为碎片化的需求。如果拥有大规模生产和精益生产兼备的生产能力,企业就不会因市场转型和需求多元化而措手不及。
“国际循环”:实现三轮驱动
10月13日,国际能源署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20》。这份报告预计,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能源需求出现整体下降,但全球清洁能源需求仍将保持0.9%的正增长。
因此,“走出去”仍将是国内光伏行业的重要选择,但前提是,企业要选择更加稳妥的方式去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出口贸易、近岸生产和开放创新的三轮驱动,或是最好的选择。
一是继续开拓出口市场。
自从去年欧盟取消对华光伏“双反”措施后,美国也在2019年12月宣布了对双面光伏组件豁免“201法案”下的进口关税,贸易政策的变化重新激活了中国对欧美市场的出口。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统计,2020年1~5月,中国对欧洲的光伏组件出口进一步增长,出口额为26.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3%,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了3.1亿美元、同比增长20倍以上。但受疫情管控和货币贬值等因素影响,今年对印度和拉丁美洲市场的出口量有所下降。
尽管出口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市场所在国的政策变化,但光伏企业依然可把出口贸易作为参与国际循环的重要选项。但应当视国外相关政策的变化,对出口目的地和贸易规模进行灵活调整。
二是海外投资要因时而变。
从全球生产的角度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旦全球供应链若干重要环节因疫情而中断,就可能造成整条产业链停摆。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开始重新评估本土产业链的安全性,试图优化和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在全球生产秩序恢复正常以后,区域化和近岸化可能成为国际投资和全球产业布局的新趋势。近岸化是和离岸化相反的概念。离岸化是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业务外包,利用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差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这种模式强调的是“高效率”和“低成本”。而近岸化则是利用邻国生产要素的业务模式。这种模式更强调“安全”和“便捷”。如果疫情后全球供应链体系调整出现这些新变化,到主要市场所在国或其邻国投资设厂,就近供应区域市场,可能将成为中国光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选项。
三是不断扩大开放式创新合作。
要想进一步提升光伏行业的发展水平,持续的技术创新不可或缺。在过去几年里,我国光伏行业的研发水平和技术能力进步很快,但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尤其是最尖端、最前沿的技术领域,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下,中国光伏行业已经具备资金、市场、环境等诸多优势,应当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来推动技术进步,既要聚焦自主研发,也要实施开放式创新,通过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实现集思广益。
“双循环”离不开四个支柱
从前几年的经验看,光伏行业的“双循环”离不开四个支柱,即扩大内需、优化供给、深耕技术和关注海外。
扩大内需就意味着要通过激活国内光伏需求,不断释放国内市场的潜力。这也是2012年后光伏行业最大的亮点。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此后几年中,我国光伏行业市场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光伏累计装机突破200吉瓦。
任何产业要实现迅速发展,仅靠扩大需求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提高供给端的质量与效率。过去几年,在光伏产能不断扩张的同时,供给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光电转换率的提高就是高质量供给的表现之一。随着技术进步,我国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特别是在过去一年,大硅片、高功率组件市场逐步完善,产品升级的速度超出了市场预期。
优化技术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国内光伏产品持续升级,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准不断提高。但必须承认,部分关键的技术环节仍存在短板。比如,光伏上游的制造仪器、部分核心零件等。要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行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为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国际市场能够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尽管部分国家和区域出现了“逆全球化”的现象,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并没有中断,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重构全球生产贸易体系。今年年底,亚太地区最大的区域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或将签署,它不仅会极大地促进亚太地区的投资与贸易,也将使光伏行业从中获益良多。
上述四根支柱的内在逻辑非常清晰,即先通过扩大内需、改善供给、促进创新等措施做大、做强、做优国内市场,再将庞大的产品供应能力和强大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进一步释放出来。“十四五”期间,四根支柱不仅要立好,而且要立稳,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实现有机结合,构筑出光伏行业的完整“双循环”。